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BOM环境下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2010-11-16方永胜
方永胜,汤 毅
(1.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2.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9)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BOM环境下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方永胜1,汤 毅2
(1.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2.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9)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造成成本差异有很多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岗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采购差异和制造差异进行分析。具体包括采购纯价格差异、份额差异和订单下达错误造成的差异分析,对制造成本差异主要从材料用量、工时、单车结算件和工程变更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采购差异;制造差异;BOM;COGI;单车结算件
一、BOM环境下成本差异概述
(一)BOM环境下的成本差异
影响汽车制造公司成本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专业人士可能都一一做过论述,但就BOM环境下成本差异分析不多,因此,在BOM环境下对采购过程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很有必要。以下就BOM方面的内容作详细的介绍:
公司采用了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信息系统来对生产进行管理,为了方便计算机识别企业所制造的产品构成和所有要涉及的物料,需要用图示表达的产品结构转化成数据格式,以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即BOM,包括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它是定义产品结构的技术文件,因此,它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
BOM环境中对成本造成差异的分为制造成本中的整车和自制件成本差异、单件的采购成本差异。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产品的设计变更是导致数据不准确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变更通知管理方法来管理。单件采购成本差异主要就是采购过程中对单件纯价格的差异和份额的差异。
在制造过程中还有个影响成本核算的因素就是单车结算件,所谓单车结算就是采购的件虽然在生产厂家,但是库存是供应商的,只有供应商的零件被生产厂家使用到成品上,才算是生产厂家使用了供应商家的零件,财务此时才与供应商结算。结算时是按BOM里的单车数量乘以成品的产量算出使用供应商的零件的数量,所以BOM的准确对结算的准确起着很大的作用。
BOM数据录入错误也会造成成本核算的差异,所以要求人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从而将可能发生的错误降到最低。
最后就是在制造过程中工时对成本差异的影响,工时包括机器工时和人工工时,工时不准确对成本的差异也造成影响。因为企业在使用ERP时,财务核算成本就考虑到了作业工时,所以工时的准确度就影响财务成本的核算,有效的工时管理也是减少成本差异的关键。
(二)成本差异分析的重要性
首先,BOM种类及作用有:产品工程设计的EBOM、工艺制造设计的PBOM、生产制造的MBOM、销售备件的SBOM、国际KDBOM五大BOM。BOM是数据之间的树型结构关系;是数据的汇总报表;是财务部门核算成本的重要输入数据;是制造部门组织生产的依据。
其次,BOM在ERP系统中被用于MRP(Manufactur2ing Resource Planning)计算、成本计算和库存管理。例如:计算机是识别物料、编制生产计划、配套和领料的依据;根据BOM进行加工过程的跟踪,是采购和外协的依据;BOM是任何管理系统中的基础,它几乎与企业中的所有职能部门都有关系,没有BOM就无法制造出同样的产品,所以, BOM对生产制造成本核算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成本差异分析的重要意义就是解决BOM环境下采购过程和制造过程造成的成本差异,如果这些问题偏差得不到及时的发现、纠正和解决,随着时间和产量的增加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影响着整车、自制备件、KD件的成本核算等。成本差异分析就是及时的解决由于BOM导致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使公司的基础数据能给财务核算提供依据和决策。
二、BOM环境下的成本差异分析
(一)采购过程对成本造成的差异
采购成本差异也就是材料价值差异,产生于采购过程中,之所以称为采购成本差异。一般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供应商,并且对不同供应商的材料制定了标准价格。因此,采购差异具体包括以下两大类。
1.纯价格差异造成的成本差异
纯价格差异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时,不考虑采购份额的变化,仅是由于各种材料的实际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是企业制定好的价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计算纯价格差异的目的是衡量企业由于采购材料纯价格变动对材料成本变动的影响。例如:A零件的实际价格是10元,标准价格是8元,那么纯价格差异就是2元,如果生产该配置的整车200台/日,每台车只用1个,那么就是400元的纯价格差异。图表如下:
单位:元零件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纯价格差异单车用量 日产量 累计纯价格差异A 10 8 2 1 200 400
累计纯价格差异=(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3单车用量 3日产量=(10-8)313200=400(元)
从上可以看出,纯价格的差异是随着产量的增加不断增加差异,所以这些小差异就会造成累加差异,那么如果按12月产量来累加,积少成多。在我们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都是采购财务提供维护到 ERP系统的,长此以往在BOM环境下的成本核算差异就不言而喻了。
2.份额差异造成的成本差异
份额差异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时,不考虑纯价格的变化,而是由于材料的实际采购份额与标准采购份额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计算份额差异的目的是衡量企业采购的材料因采购份额的变动对材料成本变动的影响。例如:E这种配置的整车日产量是50台,BOM下用A零件,采购给X厂家供应的实际份额是20套,标准份额是15套,给Y厂家供应的是30套,标准份额是35套,那么X、Y厂家供应份额差异就是5套。图表如下:
单位:套厂家 零件 实际份额 标准份额 份额差异 日产量X A 20 15 5 50Y A 30 35 5 50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际份额和标准份额有明显的差异,X厂家份额提高5套,而Y厂家份额则减少了5套,采购份额的变动也就影响着材料成本变动,对于X、Y厂家的实际采购价格是变动的,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核算差异也是不断变动的。
3.订单错误下达造成的成本差异。
采购过程中采购员在采购零件时将采购件和产品定义的图号对应关系搞错,导致一个零件号采购多种状态的零件,而整车成品BOM里面是分配置的,不同的BOM对应不同的整车成品物料号,又因为整车BOM在做报工时都是按销售和产品定义好的配置维护的,若BOM数据信息共享不顺畅,采购对BOM数据的应用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采购员用一个零件号采购另一个零件或者用一个零件号采购多个不同状态的零件从而造成成本差异。图示如下:
?
从上表纵向看出:采购零件和产品零件图号的关系是,采购用A采购A1和A;
从横向看出:A和A1的价格分别为5元和7元;
如果用A的号采购A1就会导致价格的差异2元。
整车BOM报工对比图示:
因此,计算采购差异时,用的是实际耗用材料数量,而不是实际采购材料数量。耗用的越多,造成的采购成本差异就越大;反之,耗用的越少,造成的采购成本差异就越少。订单的准确下达就不会给车间造成两种件一种库存,整车BOM在做报工时就会按一一对应关系进行准确的消耗库存,也就减少了整车成本核算的价格差异和COGI(系统账面消耗与实际消耗的差异而产生的负库存报表)。
(二)制造过程对成本造成的差异
制造差异是制造过程中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耗用量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价格与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制造差异是成本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控制的重点。制造差异应分解为以下几种。
1.材料用量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一般指设计定义的用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一是BOM(物料清单)之间的用量差异,即MBOM(制造物料清单)上规定的材料耗用量与标准的物料清单(设计定义的)上规定的材料标准耗用量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二是材料质量问题,即由于缺陷品的出现,耗费过多的材料而产生的差异;三是MBOM与生产实际用量的差异,即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与MBOM上规定的材料耗用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以上的种种问题都会导致财务报表上会出现COGI。例如:A成品产量是11台,需要B零件,该件的单车用量是1个,但B零件有10个库存,那么对应BOM消耗就是11个,但库存只有10个,这样就产生了负库存,所以在财务报表上就被记录下来了。记录的表单如下:
序号 工厂 库存地点 物料号 物料描述错误类型 数量 单件价格汇总金额对应订单 对应成品号 创建者 错误日期1 总装 总装在线 B 防擦条 无库存 5 5.46 27.3 708756 A 张三 2008-7-23
从上图看出,物料B已经产生了5个COGI了,累计价格是27.3元,分析其原因即成品A在做报工的时候没有B物料的库存可供消耗了,导致财务报表上出现的这个记录表,这个记录表是供财务、工艺员、BOM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产生材料用量差异的问题点,从而解决、调平账务上的借贷平衡关系。
2.工时造成成本差异
1)人工效率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实际耗费的人工工时与设定的标准人工工时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影响人工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工人的工作态度和机器设备的工作效率。生产工人工作认真负责、机器设备运转良好,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就少,反之,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就多。人工效率差异有两部分构成:一是纯人工效率差异,即由于耗费于合格品上的过多工时而产生的人工差异;二是人工质量差异,即耗费于缺陷品上过多工时而产生的人工差异。下图是我公司的产品耗费的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单位:分)
物料编号物料描述 工序 子序 工作中心 报告点描述E 油漆车身 0010 PP12L01涂装车间油漆车身生产线E 油漆车身 0010 0010 PP12L01X涂装车间油漆车身生产线E 油漆车身 0020 PP12L01涂装车间油漆车身生产线E 油漆车身 0020 0020 PP12L01X涂装车间油漆车身生产线人工工时 机器工时 机器工时 机器工时 机器工时 机器工时工具定额 机物料定额 废品定额 边角料收入定额504 2.8 2.8 2.8 2.8 2.87.8 65.91 0.52 0504 2.8 2.8 2.8 2.8 2.87.8 65.91 0.52 0
从上图可以看出,半成品物料 E消耗的人工工时是504分钟,机器工时是2.8分,如果实际不是这个工时,而是实际比系统设定的标准工时大,那么BOM环境下核算的成本就偏小,反之如果实际比系统设定大标准工时小,那么BOM环境下核算的成本就偏大。而想计算出两者之间偏差的多少就可以用具体的数据计算出来,比如:用物料E消耗的人工工时是504分钟,机器工时是2.8分核算出来的成本是7800元,再用物料 E消耗的人工工时是600分钟,机器工时是4分核算出来的成本是9200元,那么用9200-7800=1400元就是不同工时产生的成本差异。
2)变动制造费用费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指随着业务量和人工工时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如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电费等。变动制造费差异是指由于实际费率与标准费率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其实,从人工效率差异上的那个图表就可以看出,人工工时也是变动的,需要不定期的更新维护,比如: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公司生产部门不得不提高生产线的速度,加班加点的生产,那么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也要做相应的提速,所以BOM环境下的核算系统工时就要相应的更新,不更新就会导致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由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它有两部分构成:一是纯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即耗费于合格品上过多的工时产生的制造费用的差异;二是变动制造费用质量差异,即耗费于缺陷品上过多的工时产生的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同样,从人工效率差异上的那个图表就可以看出,人工工时统计其实包括装配的时间,其中耗费于合格品上的工时和耗费于缺陷品上的工时,这些工时都是直接影响人工工时的,所以在统计工时的时候实际工时和标准的工时是有差异的。
3.单车结算件由于总成号和本体号的差异导致结算的错误,结算时是按BOM里的单车数量乘以成品的产量算出使用供应商的零件的数量。BOM中总成物料的准确和数量的准确直接影响成本的核算。如下图所示BOM:
从BOM结构上看,供应商给客户提供前底板总成,而前底板总成的价格和前底板本体的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按本体来结算,那么供应商结算的价格比实际价格低,反之,供应商结算的价格比实际价格高,核算时是按BOM里的前底板本体总成单车数量乘以车身总成成品的产量算出使用供应商的零件的数量,这样就造成核算的差异。
4.工程变更
BOM环境下的工程变更是由产品部门发起的对产品某些零部件数量的增减、零件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BOM零件号的改变等。它的实施过程是有顺向的和逆向的,顺向的是从产品到工艺再到生产,而逆向的是有生产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经过相关部门的流程审批,经同意后再走ECN,即工程更改通知单用工程变更管理来控制零件和零件数量的变更等,从而减少整车零件使用的差异,也就是减少BOM环境下的成本核算差异。目前公司对这块的管理还不够全面,导致成本核算出现了的差异,工程变更管理其是对产品的变更到工艺变更到生产切换到备件的一系列的监控管理,从而使核算准确。变更的图示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变更前后的差异,变更前螺栓A用4个,变更后使用了螺栓B,同时数量也发生了改变用5个,如果产品在变更了这个数据信息后,没有通知到生产部门,那么在BOM环境下对生产BOM核算就会导致成本差异。
三、减少BOM环境下的成本差异的对策
(一)采购过程对成本造成的差异
一是纯价格方面的差异。部门给出标准价格的区间,对采购员谈判的价格进行审核,减少价格的偏高或偏低;二是份额造成的成本差异。做好生产计划,按订单生产,根据产能和市场需求合理的采购份额,严格管理,预防阳光工程带来的采购偏差;三是订单错误下达造成的成本差异。提高业务人员对单据的审核能力,减少错误零件号产生的库存,共享一份BOM数据,及时管理变更,从而关闭和更新订单。
(二)制造过程对成本造成的差异
1.避免材料用量差异
首先,解决用量上的差异,我们的方法是整理整车BOM的所有零件清单,整理生产线的工位信息,然后让生产部门准备一台车在生产线下面进行现场与系统BOM的核对。其次,就是加强领导管理力度,重视数据对企业的影响,数据是最基础的工作,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数据重要程度占70%,管理就要占30%,好的数据管理,则企业的其他管理做的一定也很好。除此之外就是当差异发生时,及时对产生的偏差查找发生的原因通过财务成本员进行纠正处理。
2.统计和控制工时
人工工时的不准确,可以专门设置一个部门,对工人工时进行测定,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合理的分配每道工序的工人装配,工时本身因人而异(效率高低有差异),所以同样装配一个零件的工时是不样的,整条生产线的驾动力也是根据人工的工时来调整的,只有这样才是合理的工时,否则工时的偏差就很大。
减少变动制造费用费率差异,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生产,因为晚上的动能相对比较便宜;还有就是节约动能,减少不必要的动能消耗来控制;最后就是定期的更新系统工时。
减少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就是加强培训,提高工人装配技能和熟练度,减少合格品的装配效率,其次就是加强采购质量管理,对外协件的抽样检查或全检,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从而节约返工工时。
3.减少单车结算件问题
通过对BOM数据的验证来控制BOM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看出,验证的整个过程,从准备到现场装车,从差异的整理分析到最后的验证结论,确保零件在系统中的情况和实际情况一致,账实相符。
4.控制工程变更方法
使用以下流程控制管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流程就是管理和控制工程变更的方法,从变更的发起到最终体现在生产物料清单MBOM上,ERP系统核算也就在这里,所以BOM环境下的成本差异也就在这里,通过这个流程的控制来保证由于工程变更引起的BOM更改有据可依,更改过程可以知道从哪天开始更改,从哪台车开始更改的MBOM,最终减少财务成本核算的差异。
[1] 萧塔纳.制造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付桂林,周斌斌.财务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 赖家元,付正平,袁蓓.成本会计实训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 丛乐龙.企业资源与成本管理:作业成本会计体系[J].商业经济,2005(2).
[5] 宋献中,吴思明.企业财务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6] 柳风兰,李建华.PDM与企业的发展[J].机械设计, 2003,20(1).
F406.72
A
1671-8275(2010)04-0021-04
2010-04-20
方永胜(1969-),男 ,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企业会计信息、财务管理。汤毅(1980-),男,安徽无为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BOM。
责任编辑:何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