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评弹的几点浅识
2010-11-16陈伟春
■陈伟春
振兴评弹的几点浅识
■陈伟春
苏州评弹是江南一绝,更是中国曲苑中的一支异葩。它在江苏、浙江、上海二省一市地区从城市到乡村有它广大的听众基础,大家都喜闻乐见。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它不但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它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一代一代艺人的不断努力、创新、完善,使它有了引人入胜的“说”、捧腹大笑的“噱”、清脆悦耳的“弹”、娓娓动听的“唱”、形象逼真的“演”,再加上剧目的更新,使它深受群众喜爱,无愧为江南一绝。可是遗憾的是近十年来,这支江南异葩在逐渐褪色,慢慢地枯萎,它的前景很不乐观,究起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评弹演员的组织形式(生产关系和分配方式)太落后,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生产的创造和进步,影响了演员的竞争积极性,使他们在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下,自觉不自觉的养成了一种“惰性”和“惯性”。例如:演出场地(书场)由各团负责业务的人安排,使演员和书场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等于商品市场中的计划经济,包产包销。使生产商品的厂家不需要担心商品能不能卖出去而去改善提高质量,或者更新换代,使产品几十年中依然如故,艺术生产也同样如此,何谈“振兴”二字,更不合理的是演员演出的价格,多少钱一场也是包的,使演出的票房价值和演员收入不挂钩,演好演坏,人多人少与演员毫不相干,演员是旱涝保收,这看起来是保证了演员的收入,但实际是扼杀了演员对艺术上的追求和创新上的努力。这支异葩的枯萎不是缺水、缺肥,而是被大水淹死了,被浓肥肥死了。
(二)评弹要有生命力,靠什么?这个问题,陈云同志早就有指示,就是“出人、出书、走正路”,这七个字是多么精辟,入木三分。可是有关方面的人们,没有真正去认真的贯彻落实,往往是只见刮风,不见下雨。尤其是长篇评弹剧目的创作,抓得很少,使得广大的听众听不到新的好的长篇剧目,听来听去“老三篇”———《珍珠塔》、《玉蜻蜓》、《水浒传》,使观众只能惝惝的离去,书场只能无奈的关门。评弹的基地,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慢慢的缩小,再缩小,缩到现在只剩下了上海、苏州、无锡、江阴等几个大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和乡镇已经很少看见我们评弹演员的足迹了。那些多么喜欢听书的老年人,都在老年活动室里干什么?打麻将、玩纸牌。可见长篇评弹剧目的创造,对振兴评弹是何等的重要。
(三)振兴评弹还有一个要素是“育人”,陈云老首长说“出人”,任何一个行当要兴旺发达,要发扬光大,接班人是关键。有位老演员曾经写过四句感叹的诗,叫“评弹欲振兴,培养接班人,春来花蕾绽,何处觅园丁?”他担心的是也是“育人”。我们认为现在培养接班人的方法,靠评弹学校招生,培养,似乎太单一,能否来个二条腿走路,一方面评校招生,另一方面有演员自己收徒、带徒、育徒,因为现在报考评弹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家长的意向,并不是学生的志愿和爱好,所以很难专心致志,故而收效甚微。而在广大农村还有不少青年人他们有这样的意向,有一定的天赋,但由于经济等多种原因而无法进评校,这就可以让演员随时地因材收徒,择优培养,学成后,政府有个考核机构,让他们去考试,合格者吸收到评弹团也好,单干也好,这些青少年往往比城市的青少年吃得来苦,也有上进心。更为适合的一点是因为是演员个人分别带出来的徒弟,他们的演出风格各异,书目不同,也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千人一面的生动局面,即有利于评弹的振兴,也不必担忧评弹后继无人。综合所述,评弹的振兴,归纳起来也就三点,1)体制要改革;2)创作要狠抓;3)育人要破格。是否正确仅是浅识,有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