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诗作中的东方主义
2010-11-16霍晨静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常常从新历史主义理论角度来进行分析,而很少从后殖民主义,尤其是东方主义的角度进行阐述。以下文章将从东方主义这一理论角度出发,对这一时期诗人及诗作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东方主义
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首次认为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是“欧洲中心”的普遍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了“欧洲”或“西方”这一身份的优越性,及“非西方”的低劣性。东方主义批评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点是关于学术研究课题;第二是思维模式;第三是权力语篇。
事实上,自了解东方开始,西方学者便把西方价值观,思维模式与衡量标准嫁接到对东方世界的认识上,这种先入为主的歧视与不平等,使学术与文学作品中涌现了大量扭曲、变形的东方形象。东方主义的本质就是西方眼中的东方世界,是西方试图控制东方的一种政治话语,或是西方创造的一个“他者”世界,而非真正的东方世界。
二、 浪漫主义诗人诗作中的东方主义
十九世纪,英国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引起了整个国家(包括文学领域)对东方世界的好奇与关注。相对贫弱的东方被认为是一个野蛮、未开发的世界。这一时代潮流中的浪漫主义诗人,很难超越当时西方社会之于东方世界的普遍看法。他们或多或少对经济欠发达的东方国家留有不好的印象,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东方世界。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通过诗人的想象构建了一个东方帝王形象,而这种想象正是建立在当时西方社会对东方世界的普遍认识之上。诗人在第一节讲到可汗命令建立一座占有“十里方圆的沃土”的宫殿。沃土本是用来养育牛羊,是游牧民族牧民的生命之源,而一座逍遥宫的修建,不仅破坏了大自然,也宣称了可汗的骄奢淫逸,以及他对人民的公然藐视。第二节,诗人使用“悬崖深谷”、“一片荒芜”、“恶魔情人”及“一锅骚乱”等来描述宫殿的坐落位置以及它的最终命运。他全然没有赞扬皇帝,而是揭露了逍遥宫只是这位自大、滥权的皇帝的娱乐场所。所以,在诗人眼中,可汗是一位给人民带来灾难(劫掠、屠杀、死亡)的好战的皇帝。
雪莱在其诗作《奥西曼迭斯》中也对古埃及皇帝奥西曼迭斯进行了讽刺。他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建立了一座坟茔,并在墓碑上刻写:“众王之王——/奥西曼迭斯就是我,看看我的业绩吧,/ 纵然是一世之雄也会必颓然而绝望!”。诗的第五行“鄙夷一切的神色”也表明皇帝的专制、自大。雪莱本想揭露自身社会的黑暗面,但是他却用一名古代的东方皇帝作为例子,而不是运用本国案例或直接抨击当局。诗人在其另外的史诗《希腊》中,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化理想。他认为文明源于希腊,并认为中国、印度及美洲土著人是未驯化的野蛮人。
作为革命的诗人(柯尔律治后期变得保守),两人都通过对东方皇帝的反面描写来表达自己反对专制与不平等的思想。然而,他们的描述充满了强权、不公平的话语,都避而不谈皇帝的成就及贡献。可见两人都受当时社会对东方皇帝扭曲原型理解的影响。
在十九世纪末,中国的美好形象也日趋坠落。中国人被认为是一群乌合之众,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被看作是欺诈、虚伪、保守的形象代言人。拜伦在其喜剧史诗《唐璜》中写道:
“它从不会越过防线而透漏出/ 天生所要表现的东西,这好似/ 一个满清官吏从不夸什么好,/ 至少,他的做派不会向人表示/他所见的事物使他兴高采烈,
/也许我们从中国学来这些——”
拜伦在这里表现了他对中国人的讽刺与蔑视。他认为中国人虚伪、冷漠、好掩饰真实情感。而对于一名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诗人来说,这与他的追求背道而驰,正是他要抨击的对象。
拜伦在游历东方国家时,写道自己对东方的看法:“我觉得他们和土耳其人并无多大分别,他们穿长袍我们穿短衣;我们爱说话他们比较沉默……”,可见,他对东方的印象与对土耳其的印象无甚差别,而拜伦对土耳其没有任何好感。
浪漫主义时期的散文家托马斯•德昆西在其《一名鸦片吸食者的自白》一书中,也描写了一个丑陋的,未开化的中国。
三、 结语
东方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拜伦的《唐璜》,雪莱的《奥西曼迭斯》以及德昆西的《一名鸦片吸食者的自白》都显示了东方之于英国文学家想象的重要性。西方学者共同构建的把东方视为“他者”的原型或意识形态对这些文人深有影响:他们认为东方人堕落、懒惰,欺骗,不理性。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认为西方构建主观主体的基础是其与“他者”的不同之处,认识“他者”意味着获得对“他者”的了解,以及控制“他者”的力量。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笔下或眼中的东方世界正是相对于当时西方世界的“他者”,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形象。
[1]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65.
[2]查良铮. 《唐璜(下)》[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666.
[3]晓 树.《震撼心灵的诗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9.
[4]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