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分裂假说与德语动词位二现象
2010-11-15何丽萍
何丽萍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湖南 永州 425100)
CP分裂假说与德语动词位二现象
何丽萍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德语动词位二现象是德语非常显著的语言特点,文章对CP分裂假说与德语动词位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认为CP分裂假说能为德语动词位二现象的解释提供很大的启发。德语C的强屈折性特征使德语实义动词也能占据C这个功能性成分的位置。
CP分裂假说;动词位二现象;强特征
德语属于日耳曼语系的西支,德语语言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性、数、格特征明显,因此,这种语言被认为是形态表现非常丰富的语言。从句法结构来说,德语动词位二(Verb Second, V2)现象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语言现象,也是德语比较特有的语言特点(在法语和荷兰语中有数量非常有限的这种表现),而这个特点也一度成为语言类型学家们划分德语归属SOV还是SVO语言的重要证据,本文将结合CP分裂假说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一 德语动词位二现象
动词位二(V2)主要和日耳曼语系语言有关。在文献中,V2指某些语言的陈述句中构成主要子句的第二位的成分永远 是动词的这种现象的效应(V2 effect)。下面我们来看下德语V2现象,在了解德语V2现象之前,了解德语动词的框型结构(satzklammen)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德语句子所要求的,也是其所特有的,框型结构指德语句子使用情态动词,可分动词,不定式,动词完成时态等时,句子中都存在一个框架,即动词另一相关部分要置于句首,而它所支配的句子成分要放在中间的框架内,构成框型结构。请看示例:
(1)可分动词的框型结构
I get in Morning always at 6.00 up.
I always get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
动词完成时态的框型结构
The delegation has yesterday this city visited.
The delegation has visited this city yesterday.
其实,从以上所举示例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来,在一般的陈述句中,似乎动词都是处于第二个位置。但我们还是具体来看看德语不同类型句子中动词是否都处于第二位:
陈述句:
正语序:
(2)Er hat vielen Bücher. (这里hat是实义动词)
He has many books.
He has many books.
反语序:
(3)Hans sagt, dass vermultich das Kind vielen Bücher gelesen hat.
Hans said, that probably the child many books read has.
Hans said that probably the child has read many books.
疑问句:(4)Welches Buch hat Hans gelesen?
Which book has Hans read?
Which book has Hans read?
除了从句以外,不论是陈述句的正语序还是反语序,无论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实义动词,不管句首成分是做主语的名词性成分还是做附加语的副词或者连词或者介词,实义动词都会紧跟在句首成分后面,如果有助动词加实义动词构成的框型结构,助动词会紧跟在句首成分之后,似乎句子的第二个位置成了铁定的动词的位置,这就是德语位二现象。总结而言,德语句子中(从句除外)句子的第二位是起谓语作用的动词,句首部分既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补足语,做状语的副词,介词词组等等。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主谓补的位置是固定的,德语因为有丰富的人称,性,数和格的体现,各个成分的位置调换并不会影响其在句子中位置的辨别,所以在框型结构的基础上,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来说就比较自由。
二 CP分裂假说
Rizzi参照他早期提出的Wh-准则(Wh-Criterion)以及Haegeman提出的Neg-准则(Neg-Criterion),提出了话题准则(Topic-Criterion),焦点准则(Focus-Criterion),含话题,焦点语素特征的中心语迫使话题化,焦点化成分发生移位,以便核查语素特征,从而满足完全解释原则的要求(The Principle of Full Interpretation)。那么,话题化和焦点化成分应该占据什么句法位置呢?Rizzi(1997)认为话题化成分和焦点化成分应该占据句子左边缘,他根据大量的意大利语句子的分析,认为句子左边缘的详细结构可以表述如下:
(5)ForceP…TopicP…FocusP…FiniteP…其中,Force表示语气力度,Topic表示话题,Focus表示焦点,Finite表示限定性。根据这个 CP分裂假说,句子中可以同时出现话题化成分和焦点成分,这时CP的所有投射都被激活;当句子中只出现话题化成分或者焦点化成分时,CP被分裂为三个最大投射;当句子中既没有话题也没有焦点时,ForceP 和FiniteP合为(syncretised)一个投射,也就是一个单一的 CP;此外,Rizzi认为在这个结构中 TopicP是可以重复出现(recursive)的,FocusP却不可以。
在这个分裂假设中,每个最大投射的中心语含有相应的不可解释的特征,Force 含有〔+Force〕特征,Top含有〔+Top〕特征,Foc 含有〔+Foc〕特征,Fin含有〔+Fin〕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很强的不可解释性特征,为使结构会聚(converge),这些功能中心语吸引带有相应特征的成分移位至Spec位置形成spec-head结构关系,以便核查其相应的特征。但这种移位是非主目语移位,因为其中心语具有的是“外围性特征(P-features)”(Chomsky1998)。
这个 CP分裂假设能解释以下英语中不合格的语言现象:
(6)a. *This is a book during the holidays which I would never read.
b.*I wonder during the holidays, why they invited Tom?
c. *Why did during the holidays they invite Tom?
以上现象不合语法是因为CP内部成分顺序排列错位,我们以一英语句子为例说明其内部结构,为方便起见,我们只考虑 CP部分的内部结构,(7a)中粗体部分的结构如(7b)所示。
Rizzi认为,移入句子左边缘的话题成分,焦点成分是导致CP分裂的直接原因。C的边缘性特征触发原位生成于IP内的话题性成分,焦点成分移位移入CP,而不是直接嫁接在IP内,这些成分被乔姆斯基称为具有“外围性特征的成分(P-features)”(外围特征指的是外围系统(peripheral system)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外围系统指语言表达式的语气力度(force),主题意义(topic),焦点(focus)等等),乔氏认为具有这类特征的成分的移位属于非主目语移位。因此,CP分裂假设与乔氏的精神是一致的。
CP分裂假设告诉我们,语言中存在一些带有外围性特征的成分,这些成分因为语用等原因出现在CP之内,从句法角度来说,这些成分并不像主语,补足语等作为独立的句法成分存在。英语和意大利语中存在这种现象,那么德语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呢?德语的动词位二现象是否与此类似呢?
(7)a. This is the book which during the holidays on no account will I read.
三 V2现象的分析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德语动词位二现象中,不论句首位置是什么成分,动词都会占据句子第二个位置,我们将尝试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我们首先来分析下德语句子的原始线性顺序。对于德语的语言类型,有SVO的说法,也有SOV的观点,本文赞同后者的看法,认为德语属于SOV语言。其原始生成语序与复杂句中从句语序相一致,VP的中心语V置于其补足语的右边,IP的中心语I置于其补足语VP右边,而CP的补足语IP仍然处于右边补足语位置(如(8)所示)。情态动词或者助动词原始生成于I 的位置,然后经过head-movement移位到C的位置;主动词原始生成于V的位置,然后与其动词特征一起(V+I)移位到C的位置,形成了德语中比较特有的动词位二现象。
Christopher Laenzlinger (1998)曾对德语动词位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其分析建立在Rizzi的CP分裂假设上,他认为表示不同语义的副词或者前置词(fronting)在句中以及在CP中处于不同的层级,德语中出现的动词位二现象是因为CP系统中的C与句中动词特点有紧密联系,当句首位置为一主题时,被主题化的成分位于〔Spec,TopP〕位置,动词提升到 Topo(这是一个与动词有关的中心语) 核查相应的特征,满足了 Top-criterion; 同样地,当句首位置为一主语时,其占据AgrcP的Specifier 位置,动词提升到Agrco(一个与动词有关的中心语)。也就是说其句首位成分都是直接原始生成于相应的投射的标志语位置。
从表面看 Christopher的解释很充分,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其解释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根据 Christopher的分析,当句首位置为一主题时,被主题化的成分位于〔Spec,TopP〕位置,动词便会提升到Topo核查相应的特征。也就是说其句首位成分都是直接原始生成于相应的投射的标志语位置,而并不是通过利己或者是利他的移位产生的,这违背了Sportiche(1988)主语在VP内假设(VP-internal subject hypothesis),根据主语在VP内假设,句子主语原始生成于VP的specifier位置,主语最终出现的位置是经过移位产生的。其二,在 Christopher看来,德语动词置于句子第二位都是为了满足置于句首的外围性成分相应的特征核查要求而提升的,而事实上,德语句子第二位是固定为动词占据的,也就是说,其位置根本就不受句子其他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当句子为陈述句,主语置于句首时,动词占第二位,而把同样的句子的介词词组或者副词词组移至句首时,动词照样占第二位,请看以下句子的对比:
(9) a. Vermultich hat Hans das Buch gelesen.
Probably has Hans this book read.
Probably Hans has read this book.
b.Hans hat vermultich das Buch gelesen.
Hans has probably this book read.
Hans has read this book probably.
这种句子结构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与置于句首的成分根本没有关系,而恰好也是德语句子的另一显著特点-置换(scrambling),Lenerz(1997),Haeberli(1993&1995),Diesing(1992)等都曾对置换做出相关的分析。因此,我们认为 Christopher把德语句子前段细分为不同的层级结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们认为CP分裂假说确实为德语动词位二现象的解释提供了很大的启发,但德语的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利用CP分裂假说其语言现象不能得到充分解释。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事实,德语句子的第二位不仅能够让助动词占据,实义动词也能占据该位置。根据生成语法,实义动词原始生成于VP内,C和I都是一些功能性特征的集合,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功能性词缀通过affix hopping下降到实义动词上,或者借助于助动词体现实义动词的不同形式,也就是说实义动词不会主动移位到功能性中心语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德语的实义动词也会移位到C或者是I上呢?CP分裂假设中CP可以分裂为具有不同外围性特征的成分,我们假设德语功能性中心语C也有一系列强特征:〔EPP〕特征,〔TNS〕特征,屈折性特征,以及相应的中心语特征,如焦点化特征,主题化特征,〔WH〕特征,限定性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吸引助动词或者情态动词或者主动词移位到C对C的不可解释特征进行核查,另一方面吸引句中含有相应特征的成分移位到spec-CP既满足了其〔EPP〕特征,又核查了其中心语特征。所以,C的强特征使C位置一直被某一成分占据(filled)。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德语的 C中有其他一些语言所不同的屈折性特征,而这种屈折性特征使屈折性动词也能够被吸引到C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实义动词也能占据C的位置的原因。那么,这种假设是否合理?这种假设理论上与Chomsky(1995)核查理论(checking theory)和移位理论的精神一致,根据移位理论,移位产生的根本动机是核查成分中具有的不可解释的特征,德语动词移动到CP中心语位置是受其强特征驱使。从经验上来说,佛兰芒语(Flemish)中引导限定性从句的标句词 C-dat 本身有人称和数的屈折变化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支持,请看以下例句:
(10)a….da Jan noa Gent goat.
….that Jan to Ghent goes
….that Jan goes to Ghent.
b. …dan-k noa Gent goan.
…..that-I to Ghent go.
…..that I go to Ghent.
c. …dan Jan en Pol noa Gent goan.
….. that Jan Pol to Ghent go.
…..that Jan and Pol go to Ghent.
因此,我们认为CP分裂假设为德语动词位二现象的解释提供了很大的启发,德语是一门有丰富的形态特征的语言,其功能中心语 C具有很强的一系列特征,使得中心语位置不仅可以被助动词占据,甚至可以被实义动词占据。
[1]Chomsky, 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5.
[2]Christopher,L.Comparative studies in word order variation: Adverbs,pronouns,and clause structure in Romance and Germanic[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B.V, 1998.
[3]Diesing,M.Indefinites[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2. Haeberli,E.Scrambling and Eeature Checking[J].Geneva Generative Papers1.2,1993:26-47.
[4]Haeberli,E.Adjuncts in Pre-Subject Position:Variation in the Germanic Languages and the Syntax of Agreement,Case and V2[J].Geneva Generative Papers3.2,1995:13-47.
[5]Lenerz,J.Zur Abfolge Nominaler Satzglieder im Deutchen. Tubingen Gunter[M].Narr,1977.
[6]Rizzi, L.The Finite Structure of the Left Periphery. InL. Haegeman(Ed.) [A].Elements of Grammar[C].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281-337.
[7]Sportiche,D.A Theory of Floating Quantifiers and its Corollaries for Constituents Structure[J].Linguistic Inquiry 19(1988):435-445.
[8]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戴钟鸣,顾士渊.大学德语(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10]卢力军.实用英语德语比较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1]吴刚.生成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校:何俊华)
CP-split Hypothesis and German Verb Second Effect
HE Li-p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Hunan 425100, China)
Verb Second effect is an apparent language feature of Germa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CP-split hypothesis, argues that CP-split hypothesis will help enlighten the syntactic explanation of German Verb Second effect. The strong inflected feature of German C triggers C to be filled by even an inflected content verb when there is no auxiliary verb.
CP-split Hypothesis; German Verb Second Effect; strong feature.
H0-0
A
1673-2219(2010)12-0158-04
2010-09-18
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青年科研项目(09XKY TB006)的部分成果。
何丽萍(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形式句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