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的对比分析

2010-11-07尹宝存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5期
关键词:摘除术基层医院乳化

尹宝存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后视力恢复迅速而稳定等优点,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因其设备昂贵,操作技术难度大、费用高,基层医院的患者主要来源于广大农村,使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受到限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需高尖端设备,同样具有切口小、无缝线、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并且手术效果几乎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选取分别行两种手术各50例做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共100眼,男59眼,女41眼,年龄最大87岁,最小35岁,采用拓普康手术显微镜,美国进口超声乳化仪,手术者为同一医师完成,人工晶体均为美国欧视进口硬性晶体。

白内障核分级,Ⅰ级核(软核)12例,其中5例超声乳化,7例小切口,Ⅱ~Ⅲ级核64例,其中34例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术,30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Ⅳ~Ⅴ级核14例,10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4例采用超声乳化。

1.2 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前充分散瞳,表麻加球周麻醉,开睑器开睑,一般不用直肌牵引线,切口选在10:30~12:30,角膜缘后0.5mm处,水平型,隧道长2~2.2mm,侧切口在2:30处,黏弹剂填充前房,撕囊镊环形撕囊,囊口6mm左右,最大7mm,用含肾上腺素的BSS作水分离、水分层致核能活动旋转(表1)。

表1 根据核的硬度、位置、能量、负压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术前充分散瞳,表麻+球周麻醉,开睑器开睑,一般不用直肌牵引线,切口选在以12点为中心角膜缘后1mm处做水平型切口,深1/2巩膜厚度,隧道刀分离至角膜缘内约2mm,黏弹剂充满前房,环形撕囊,直径约7mm,扩大隧道内口,分离晶体核后以圆匙托出核,植入人工晶体。

2 结 果

两种术式主要并发症比较,见表2。

表2 两种术式主要并发症比较表

3 讨 论

3.1 角膜水种是白内障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角膜损伤来源于超声乳化水滴对角膜内皮的弹射伤和超声乳化头的高温对角膜组织的烫伤以及小切口排核时对角膜内皮的擦伤,而超声乳化角膜水肿常发生在Ⅳ、Ⅴ核的白内障上,超声时间长且需使用大能量的超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其排核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伤角膜内皮,可以避免角膜水肿[1]。

3.2 后囊膜破裂

分析原因主要有:①初学者,精神紧张,在乳化核时用力不当;②注水分离核时不彻底,对晶体核进行乳化时,核与后囊未完全分离而损伤后囊;③Ⅳ、Ⅴ核的核碎块的角比较坚硬,划伤后囊膜;④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晶体摘除,出现1例后囊膜破裂,考虑高度近视眼,其眼球角膜特别是巩膜较薄弱且厚度不均,加之玻璃体液化,悬韧带数量相对少和脆弱,术中易出现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2]。

3.3 切口漏水

超声乳化切口很小,几乎不发生漏水,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因切口相对加大,切口密闭性降低,所以发生切口漏水的相对多一些,必要时要手术中缝合切口。

4 结 论

对于基层的眼科医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都应该掌握的技术,切口由大变小的趋势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之间的技术互为补充,联系更加紧密,在基层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需要指出的,单纯为了追求小切口手术方式,而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手术方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作为基层的眼科医师,我们认为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患者晶体的混浊程度,核的硬度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还有手术者的熟练程度,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未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医院,更应该选择好手术适应症,对Ⅳ、Ⅴ级核白内障,成熟期白内障,过熟期白内障,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应选择更为稳妥的手术方式。

[1]林振德,李绍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何守志.晶状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摘除术基层医院乳化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