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岛县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2010-11-06李丽琼
李丽琼
(洞头县统计局,浙江洞头325700)
全国海岛县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李丽琼
(洞头县统计局,浙江洞头32570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根据全国12个海岛县统计资料比较分析,其中GDP超过百亿元和50亿元的各有4个;其产业结构主要为“二三一”排序,正从单纯依赖海洋生物资源向依赖海洋综合资源演变;2008年其投资、出口和消费需求强劲,超过所在省份平均水平;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玉环等4个县,处于地区较高水平,其他县区收入均低于所属的地区水平;过去6年间其经济呈快速增长,年递增率在20%以上和13%-20%的分别有5个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超过20%的有6个县。近年来海岛县发展的启示:一是原始资本积累举足轻重;二是区域优势凸显发展机遇;三是投资建设提升区域优势;四是港口产业引领海洋经济发展;五是渔业是关乎海岛县民生的基础产业,应特别关注。这些值得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时借鉴。
海岛县;海洋经济;比较分析
全国12个海岛县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六个省市,其土地总面积达50365.8平方公里,人口总量为297.9万人,人口密度728人/平方公里。“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非常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举办了多届全国海岛县会议,并建立了海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料互换平台。本文以交换资料为基础,对全国12个海岛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若干启示,可以供我国沿海地区推进海岛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时借鉴。
一、区域综合实力现状对比
1.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在全国12个海岛县中GDP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有玉环、定海、普陀和崇明县4个县; 其中,玉环和崇明县以较强的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GDP超过50亿元的有嵊泗、岱山、平潭和东山县4县,其余的长海、长岛、洞头和南澳4个县处于第三梯队。在总排序中,2008年洞头县排在第11位,与2003年保持不变,仅高于广东省南澳县。另外,2008年12个海岛县的人均GDP达37017元,超过温州地区的31555元,接近浙江省2007年平均水平;其中,洞头县人均GDP为24119元,排在第9位,高于上海市崇明县、福建省平潭县和广东省南澳县,较2003年提升1位,但与浙江省其他5个海岛县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表1 2008年全国12个海岛县的GDP和人均GDP
2.三次产业结构。目前,12个海岛县的产业结构主要为“二三一”排序,其中有7个县二产增加值占比最大,说明海岛县仍处工业化过程中;渔业实现增加值仅占GDP的12.6%,说明我国海岛发展近年正从单纯依赖海洋生物资源向依赖海洋综合资源演变。其中,三次产业呈“三二一”结构的有定海区、洞头和平潭县。定海区服务发展是建立在工业经济较强基础之上,产业结构较优化;洞头县工业化程度不高,基础并不扎实,依然需要通过临港工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目的。
3.三大需求。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投资、出口和消费发展态势引人关注。2008年,海岛县全社会投资总额527.2亿元,同比增长26.2%,远远超出其所在省份或地区;出口总额达52.7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其中4个县增速超3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4.7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较为均衡。可见,海岛县的三大需求增势较强,但无论从总量或是增速来看,出口依旧是洞头县经济发展的短板。
4.三个收入。近年来,海岛县的财政收入呈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除了玉环县财政收入呈负增长以外,其他县区仍均呈高位增长;其中,洞头县排名由2003年的第5位降到2008年的第7位,被岱山和平潭县赶超。海岛县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玉环县、定海县、普陀区和岱山县,处于地区较高水平;其他县区均低于所属地区的水平,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其中,洞头县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8409元,仍居第6位。2008年有7个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且超过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名列前茅的浙江省(9258元),洞头县处于第10位。
表2 2008年全国12个海岛县三项收入情况
二、发展速度比较分析
1.GDP增长速度。资料显示,在过去6年间海岛县经济呈快速增长,年递增率在20%以上的有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和长岛县;年递增率在13%-20%的有长海县、玉环县、崇明县、洞头县和平潭县;增速在8%以下的有东山县和南澳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定海区,年递增率达24.4%,增势明显偏慢的是南澳县,年递增率仅2.8%;洞头县处于中等水平,年递增率为17.4% 。
2.工业总产值。凭借海洋区域和海洋资源优势,海岛县工业在过去6年间呈高位增长,有8个县年递增率超过20%。发展较快的有岱山县、普陀区和定海区,递增率在30%以上,产值由原来几十亿元发展到超百亿元,其中海洋化工、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等临港工业长足发展;洞头县的递增率为28.3%,处于第6位,但由于基数太小,总量才达到40亿元,处于第7位,与其他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的县区差距进一步加大。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十一五”期间,各省市高度重视沿海地区发展,各地加快对海岛县固定资产投入。2002-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年递增率在30%以上有7个县,为定海区、长海县、岱山县、嵊泗县、普陀区、洞头县和崇明县;增速最快的是定海区,递增率达156.6%,由投资额第5位跃居第1位;嵊泗依托洋山港开发建设,显示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洞头县年递增率为32.5%,居于中等水平,但由于基数较小,投资总量扩张并不明显。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过去6年间各海岛县的人口总量扩大不明显,居民人均收入呈平稳增长,相对其他产业,消费品零售额递增态势较为平稳。玉环县、定海区二、三产业发展迅猛,带动消费品零售额递增20%以上;洞头“十一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速较快,加上陆岛相连带来旅游业井喷,消费品零售额递增率达20.2%,居第3位,但因其人口总量较小,消费品零售额总量扩张空间有限。
三、海岛县发展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全国12个海岛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若干启示,供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时借鉴。
1.原始资本积累举足轻重。经过“十一五”发展,海岛县GDP三梯队队形基本保持不变,梯队间差距在进一扩大,说明原始积累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举足轻重地位。洞头县要迎头赶上较发达的海岛县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首先要做好经济发展的“快”字文章,凸显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借资发展,努力争取省市政府的政策倾斜。
2.区域优势凸显发展机遇。嵊泗县的大小洋山位于长江口外,凭借其离上海最近、具有良好建港资源的优势,抢占发展机遇,成为上海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一张王牌。虽然洋山港经营权归上海,但对嵊泗县发展带来的影响深远而巨大。洋山港开港港区集聚效益将带动其他港区开发建设,带动港口服务和海运业等涉海产业发展,促使陆域面积最小、人口不到8万的嵊泗县之GDP总量稳居第二梯队,人均GDP居第2位,城乡居民储蓄接近洞头县的两倍。所以,洞头县要在新一轮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抢占机遇,必须依托温州及浙南地区的经济腹地,发展港口及港口产业等海洋经济服务业。
3.投资建设提升区域优势。我国沿海的海岛县基础建设起步普遍较晚,陆海交通、岛际交通、城市公共建设等较滨海城市落后。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优势尤其重要。2008年海岛县投资密度相当温州地区的2倍,说明各地区均意识到这一点。如:舟山市定海区社会固定投资额从2002年7.8亿元扩大2008年115亿元,建成了海陆空交通枢纽,建成了国家级工业区;嵊泗县由上海投资,通过港区、东海大桥、辅助工程等建设,建成洋山港工程,2008年投资额达98亿元,是洞头县的5倍。洞头港口要在温州沿海产业带中发挥区域优势,必须全心全意建设好南北两大港口,解决集疏运系统不畅问题,使之成为温州重要交通枢纽,为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4.港口产业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综合分析12个海岛县经济发展态势,港口建设及港口产业群发展是其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决定性因素。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岱山县、嵊泗县经济高位增长,就建立在其港口物流及相关服务业、临港工业和海洋旅游业等发展较快的基础上。洞头县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后发崛起,在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合理规划港口产业和产业布局,健全港航服务市场机制,构建协调均衡高效的港口发展支持体系,以港口产业引领海洋经济发展。
5.渔业是关乎海岛县民生的基础产业。海岛县渔业生产以及水产品加工业在GDP占比、促进就业和提高渔农民收入等中都占据较重要位置。近年来,海岛县渔农民收入居较高水平,渔业功不可没。如,长海县的渔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大部分收入就来自渔业生产。因此,渔业是关乎海岛县民生的基础产业。洞头县渔农民收入在海岛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要实现渔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必须继续稳定渔业生产,提高渔业效率,加大渔农转产转业和完善渔农民保障体系,尤其要解决好失地失涂渔民的就业、创业问题,以解决发展海洋经济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牛域宁)
10.3969/j.issn.1674-8905.201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