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指标考核体系实务及其改进
2010-11-06丽水市统计局课题组
丽水市统计局课题组
(丽水市统计局,浙江丽水323000)
节能降耗指标考核体系实务及其改进
丽水市统计局课题组
(丽水市统计局,浙江丽水323000)
近年来,能源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节能降耗指标已具体量化,并纳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监测体系。但目前节能降耗考核体系存在未考虑各地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基数、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弊端。实际上,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能源消耗水平不同,产业结构调整使能耗水平和城乡居民的用能水平快速上升,因而当前的节能降耗考核体系具有不合理性。为此,建议考核目标应考虑地区清洁能源、再生能源产出对社会的贡献,对火力发电之外的电力产出及消费情况,应根据不同发电形式,给予不同折算系数,对清洁能源产出、使用对社会的贡献率,在全社会能源消耗中给予适当返还、扣除等,以改进现行的节能降耗考核体系。
节能降耗;指标考核;实务;改进
节能降耗考核是推动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确保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各地参照此目标,把节能降耗任务逐级分解,并对分解指标进行考核。我省根据国家的预定目标,统一对各市政府实行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考核:以2005年当地单位GDP耗能为基数,到2010年各地单位GDP能耗统一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单位GDP电耗下降20%的约束性考核指标。该项考核近年执行效果明显。然而,在当前各地主要以GDP为导向的考核体制下,实行一刀切的节能降耗考核指标也有待商榷和改进。
一、目前节能降耗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
1.考核目标未考虑各地不同的发展阶段
当前,节能降耗指标的分解与各地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结合不够,没有很好地体现差异性,缺乏必要的弹性。无论各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如何,都要在2005年到2010年的5年内下降20%,这使得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地区由于受节能降耗指标约束,缺少了经济发展的空间。
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表明,发达国家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单位GDP能耗都是上升的,能耗总量也是上升的,时间大体要
持续15~20年。目前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要实现节能降耗,用经济规律很难论证,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在工业化阶段能耗降低的先例。浙江省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并已步入工业化发展后期,节能降耗任务相对容易完成。但地处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工业发展初中期阶段,相对难以完成统一的20%节能降耗目标。
2.考核目标未考虑各地的发展基数
各地的节能降耗考核指标以2005年的单位GDP能耗为基数,由于基期年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同,基数差距很大,重工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节能降耗的压力较轻,而工业经济落后、以轻工业为主的地区节能降耗的压力就很大。如丽水市与衢州市,二市的发展水平相近(2008年人均GDP分别为22053元和26076元),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同,衢州高能耗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远高于丽水,节能降耗的潜力很大。而丽水由于地处山区,没有重工业基础,能耗水平相对较低,节能的潜力就较小。
丽水市的景宁县,工业基础落后,只有少量的小水电企业,2005年单位GDP能耗0.46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29吨标煤/万元,已经大大低于国家到2010年GDP能耗0.98吨标煤/万元的目标。按照统一的节能降耗目标,到2010年,该县的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分别下降到0.368吨和0.2175吨标煤/万元。为此,只有采取关停企业、关闭宾馆、控制居民用能等措施,而这势必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重创民生。
3.考核目标未考虑各地的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不同,能源消耗水平必然不同。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GDP能耗水平变化。2005年浙江省GDP能耗为0.9吨标煤/万元,一、二、三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为0.38吨、1.27吨和0.29吨标煤/万元,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49吨标煤/万元。工业的能耗消费水平大大高于单位GDP能耗水平。以丽水市为例,2006年GDP能耗为0.82吨标煤/万元,三次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为0.24吨、1.24吨、0.30吨标煤/万元。假定保持200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能耗水平不变,生活能源消费基数不变,如果2010年丽水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从2006年的12.8∶45.7∶41.5相应调整到2006年的全省水平5.9∶53.9∶40.2,则丽水市的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6年上升11.3%。其节能降耗的压力就要大于其他发达地区。
4.考核目标未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的需求不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肯定低于工业发达地区。以电力消费为例,浙江省1995年居民用电量为57.71亿千瓦时,2008年居民用电量上升为256.91亿千瓦时,增长3.5倍,年均上升12.2%;居民人均用电量由133千瓦时上升为550千瓦时,年均上升11.5%。分阶段来看,居民用电增幅呈前高后低的发展趋势,1995-2003年增长逐渐走高,2003年以后增长逐渐趋缓。而丽水市1995年全部居民用电量仅为2.22亿千瓦时,到2008年为7.37亿千瓦时,年均上升9.7%;人均消费量由91千瓦时上升为320千瓦时,年均增长10.2%,人均电力消费量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3.7%。工业化、城市化将带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将呈刚性上升趋势,一刀切的考核指标将遏制经济落后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上升,不利于地区、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当前节能降耗考核体系不合理性的实例分析
现从相关数据分析当前节能降耗考核指标一刀切所缺乏的科学性。
1.不同发展阶段的能源消耗水平不同
社会进入到工业化发展阶段时,单位GDP能耗通常呈抛物线的发展趋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在工业化初期是一个上升过程,达到工业化中期顶峰后开始逐步下降,到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以浙江省为例,其单位GDP能耗发展趋势基本符合上述趋势。
从数据看,浙江省单位GDP能耗2002年开始上升,2003年达到最高值(弹性系数高于1,说明单位GDP能耗处于上升趋势),2004年以后能源消费增长量开始低于GDP增长量,单位GDP能耗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从GDP增长及电力消费增长趋势看,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抛物线状的发展趋势。单位GDP电耗从1999年开始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到2006年达到最高值,此后开始进入下降区间。
从人均经济总量上看,1996年浙江省人均GDP就已经突破1000美元,达到1148美元。2008年达到6078美元,经济规律表明,浙江省的发展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而丽水市到2002年才突破1000美元(为 1022美元),2008年为3175美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2.2%,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5年以上,目前正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期间正是丽水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工化趋势明显,能源消耗水平仍未进入抛物线顶端,工业能耗水平上升趋势仍将继续延续。
2.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能耗水平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仍以丽水市为例,近年来丽水市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二产占GDP比重明显提高。2002年,丽水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上升到40%以上,到2008年上升到48.6%,年均上升1.4个百分点。1995-2002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幅高于GDP增幅2.5个百分点;2003-2008年间,两者的增幅差距增大为5.6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能耗一般为GDP能耗的1.5倍到2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则GDP能耗必然随之上升。2008年丽水市的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432吨标煤/万元,为单位GDP能耗的1.42倍。同样,工业中的重工业比重上升,也必然带来单位GDP能耗水平上升,而重工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阶段。近年来丽水市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为重点的重工业高速发展。到2004年,丽水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产值186.96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为55.3%,首次超过轻工业;2008年其比重已达70.6%,比2000年提高了26.4个百分点。重工业高速发展,必然带动工业用能快速上升。
3.城乡居民的用能水平快速上升
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刚性上升,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2006年香港人均用电量5883千瓦时,2007年北京、上海、杭州市辖区的人均生活用电量分别达到913、1002和879千瓦时。 丽水市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低,人均用能水平不高,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其城乡居民生活用能水平将较快上升。以用电量为例,2008年丽水全市城乡居民用电7.37亿千瓦时,是2000年的2.6倍,年均增长12.7%。2000年丽水市人均生活用电114千瓦时,到2008年上升到320千瓦时,年均增长13.8%。虽然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较低,今后仍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三、对当前节能降耗考核指标的若干看法及建议
1.根据地区发展阶段制定单位GDP节能降耗考核指标
从不同发展阶段GDP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得出结论:在工业化发展初中期,单位GDP能耗为不断上升的过程;到工业化后期,其自然趋于下降。发达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阶段,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时期,GDP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降低,单位GDP能耗等指标进入自然下降通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其下降有较大空间;而落后地区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单位增加值能耗处于上升阶段,单位GDP能耗下降的空间较小。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地区单位增加值能耗的高低,往往是由于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造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单位增加值能耗也必然会下降。如果按目前的考核任务,部分欠发达地区由于要完成硬性目标,就必然滋生一些人为干扰因素,最终影响能源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出现能耗降低情况与当地实际不符现象,有损于政府公信力。因此,建议设置节能降耗考核目标时,应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对节能降耗考核指标中的核心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应在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地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下达不同的考核目标任务。
2.取消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考核指标,建立主要工业产品(工序)能耗标准考核指标
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考核指标不尽合理。不同地区工业行业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区域重工化程度较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相应较高,意味着这些地区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会有更大的节能降耗空间;而重工化程度低和高耗能企业少的地区,节能降耗空间会更小、难度会更大,这些地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即使通过技术改造,也难以达到“十一五”期间25%的下降目标。目前多数地区对重点用能单位主要以万元产值能耗降低率为主进行考核有失科学性。首先是在产品价格下降时,单位产值能耗会相应上升;其次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多元化现象非常普遍,不同产品的单位产值能耗不同,而企业在决定生产不同产品的产量时,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即使企业生产的所有不同产品单位产值能耗都下降,也会由于不同产品产量的变动而使企业平均产值能耗发生变动;此外,如果企业已经使用较为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其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品能耗已经处于国内或世界先进水平,其能耗水平在短期内也难以较大下降。
因此,建议取消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考核指标。建立重点用能行业单位产品(工序)能耗标准,只要相关行业的产品(工序)的单耗达到这一标准,就不应再强制性给予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任务。
3.取消单位GDP电耗降低率考核指标
电力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会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能源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地区间产业结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社会及企业在选择能源消费品种时,自然会以当地容易取得、有一定价格优势的能源品种为主。浙江省属于资源贫乏省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量少。全省的电力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相应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全省从1991年-2008年的18年里,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10.0%,而电力消费量年均增长13.7%,两者年均增幅差距3.7个百分点。社会、企业对能源品种的选择是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作为政府不需要对具体能源品种进行规定。建议取消单位GDP电耗下降率考核指标。
4.考核目标应考虑地区清洁能源、再生能源产出对社会的贡献
考核目标应体现鼓励对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生产使用。以丽水市为例,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水电产出量为19.9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0.0%。(表1)
表1 丽水水电产出占全省水电产出量比重单位:亿千瓦时
在目前的能源统计中,全社会用电量统一以全省平均等价系数折算为标准煤,也就是全部用电量都按火力发电所消费的煤炭进行折算。这种电力等价系数折算方式显然没有考虑到各地不同电力产出形式。在全国,除水电外,还有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潮汐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多种电力产出形式。这些电力产出,完全不同于火力发电,因此在折算全社会用电量的时候,不应都以火力发电的等价折标系数来折算为标准煤用量。建议对火力发电之外的电力产出及消费情况,应根据不同发电形式,给予不同折算系数。同时建议对清洁能源产出、使用对社会的贡献率,在全社会能源消耗中给予适当返还、扣除。
组长:董淑萍
成员:孙金星叶胜婉王树斌周德付刘若军李冉陈叶青
执笔:王树斌
(责任编辑:牛域宁)
10.3969/j.issn.1674-8905.2010.0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