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副厅长”的折腾人生
2010-11-06郭风情
■郭风情
“博士副厅长”的折腾人生
■郭风情
2010年3月19日,山西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孙廷容因挪用公款、受贿、贪污,数罪并罚,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他是一个特别能折腾的人,走到这一步,也是必然。”闻听此消息,熟悉孙廷容的人如此评价这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厅级干部。
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一个重点院校的科班高材生,一个39岁就走上副厅岗位的“水利骄子”,一个用公款玩票的股市发烧友,一个受贿数百万的贪腐高官……这就是孙廷容。被判刑后,孙廷容说:“我愿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反面教材,让人们少走弯路,少做错事。”
“水利骄子”突遭双规
2008年9月,北京某星级酒店大厅,几位来自山西的办案人员神情凝重,经过整晚的守候,“目标人物”一直没有出现。
忽然间,酒店商务中心的写字台旁,一个面容清瘦的男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旁若无人、伏案疾书。几乎同时,办案人员“唰”地站了起来,他们连夜赶赴北京,受命“一定、必须”找到的人,就是眼前这位——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孙廷容。
次日,孙廷容被“双规”。
今年46岁的孙廷容,堪称山西水利系统的风云人物,以敢想敢干著称。2001年,时任水利厅水电中心主任的他,与同事一道,推动水电项目列入国家扶贫范围,每年都可以得到数百万国家扶贫资金;水电公司还获得供电营业资格,成为继省电力公司、地方电力公司之后,全省第三个供电企业。孙廷容自己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将此前与水利厅没有任何关系的农网改造项目“强揽入怀”,前后两期工程,获批专项资金3亿元……上述种种,均作为“山西模式”,被推广到其他省份,孙廷容也成为人们眼中的“水利骄子”。
“应该说,我走过的每一个岗位,都有过惊人之举,都创造过非凡业绩。”被“双规”后的孙廷容,如此表白。为了表达自己“呕心沥血”跑项目的辛苦,他还吟诵了这样一首“顺口溜”:“朝辞妻儿候机去,千里京城一日还;几度山重水复,几度柳暗花明……”
“他很执著,也很执拗。”孙廷容的一位大学校友说。早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上学时,班上年龄最小的孙廷容就喜欢就着宿舍楼道微弱的灯光,通宵达旦地看书,四年不曾间断。孙廷容出事后,大学校友记忆最深的,仍然是他捧书苦读时倔强的背影。
凡事追求石破天惊,凡事喜欢标新立异;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成功。孙廷容的这种行事风格,既成就了他,也为他日后的堕落埋下了隐患。
上世纪90年代,身为公职人员的孙廷容暗自成立了多家公司,并开始涉足证券市场,尝试资本运作。走上领导岗位后,孙廷容仍然没有放弃“自留地”,即使官至副厅,仍然“脚踩两只船”:一边当官,一边做老板。他的“独树一帜”,逐渐引发诸多议论,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省水利厅一位干部对记者说,早在2003年,孙廷容作为水利厅副厅级后备干部参加全省副厅级干部公选,尽管获得了第二名的佳绩,告状信仍然纷至沓来。2004年7月,孙廷容如愿以偿成为水利厅分管水电、水产的副厅长后,针对他的举报信依然接二连三。
孙廷容被“双规”前,山西省检察院曾根据举报,对他的问题进行秘密调查。孙廷容表面上波澜不惊,在多个场合表示希望检察机关“尽快查清问题,还我一个清白”,暗地里却紧锣密鼓,为自己和妻子制作了“能上网查到”的身份证,并将自家的存款全部存到他人名下,对于可能涉及的知情人,孙廷容一一召见,统一口径。
2008年9月,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孙廷容的查处力度。孙廷容闻风而动,以陪伴生病住院的父亲为由,前往北京求神问卦,并试图“公关”灭火,但为时已晚。
2009年4月30日,孙廷容以涉嫌受贿罪被执行逮捕。到此时,他仍然怀有“委屈”之情。在和办案人员交流时,孙廷容反复强调:“我问心无愧。即使有一些违规行为,也是因为工作。”
长袖善舞罪责难掩
农网改造项目的成功引进,令孙廷容人气陡升,一些下属将其捧为“资本运作的高手”,说他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些夸张的赞美,助长了孙廷容“事不惊人誓不休”的习气。
2003年,孙廷容迷上了一桩事:操作省水电公司的上市事宜。据专案组调查,省水利厅党组会、办公会从未对此作过研究、部署,所谓上市只是孙廷容假公济私的“假面舞”。
2008年5月,省检察院对孙廷容秘密调查期间,孙廷容找到某证券公司总裁李玉珠(化名),告诉他:上面正在查那笔公款的去向,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这笔钱是为水电公司包装上市的。如此他还不放心,随后又传真了一份书面材料,进一步统一了口径。
这笔令孙廷容坐卧不安的公款,究竟被作何“妙用”了呢?
还是在2003年4月,时任省水电公司经理的孙廷容与李玉珠商量,意欲将山西省水电自供区农网建设与改造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理财炒股。农网改造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孙廷容不会不清楚,但性格使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与农行晋城支行行长事先谈妥条件后,孙廷容将3000万元农网专项资金拨给省水电公司晋东南分公司。晋东南分公司将这笔款质押到农行晋城支行,再由下属的益文贸易有限公司从该行贷款3000万元。
3000万元贷款到手后,孙廷容安排将其中的2000万元转入某证券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益文公司据此收益120万元,李玉珠获得“回报款”90万元,孙廷容从李玉珠处分得45万元。
剩下的1000万元,李玉珠将其转入北京某证券营业部,由其秘书谢某具体操作进行炒股,孙廷容获利14万元。
3000万元贷款到期未能归还,怎么办?孙廷容故伎重演,再次挪用另一笔3500万元的农网改造专项资金,拆东墙补了西墙。
两次挪用公款,孙廷容共获利59万余元。面对专案组的审讯,孙廷容一再表示,挪用专项资金是从单位利益出发,为水电公司上市做准备。
孙廷容的说法未能得到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支持。法院认为,省水电公司不但没有获益,而且在丧失公款占有权的同时,使公款处于风险之中,孙廷容的行为已构成挪用公款罪。
“他的敢想敢干,说白了就是能折腾。”孙廷容的一位同事说。但孙廷容显然“折腾得过了”。
孙廷容被捕后,专案组在其家中发现了一张身份证,照片是孙廷容之妻王金萍,名字却叫“王艺鑫”,是北京宏程泰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专案组顺藤摸瓜,发现2005年2月,太原市某输变电工程公司经理李某,将其代管的一笔40万元的农网改造工程公款,转往由孙廷容之妻控股的这家北京公司,用于公司注册,一直没有归还。
李某的出现,引出了更多问题。专案组发现,2002年至2004年间,在农网建设与改造中,李某所在的公司承揽了多条输电线路安装工程。为了感谢孙廷容的关照,李某先后5次送给孙廷容现金共计175万元,并将公司的一辆白色本田越野车送给了孙。案发时,这辆车由孙妻所开。
孙廷容的“折腾劲”还表现在主动索贿上。
2001年11月,河北省一家电线厂业务代表王某忽然接到孙廷容的电话,要求见面。孙廷容时任省水电公司经理,是诸多业务代表渴望见到的人物。双方见面后,孙廷容对王某说:“你们公司中标了,是‘预中标’,需要支付一部分让利,否则中标就作废了。”王某表示同意。此后几年间,这家电线厂和省水电公司签订了多份购销合同,孙廷容和王某“随行就市”,商定每一次的回扣比例。王某先后三次在孙廷容的办公室送给孙廷容三张银行卡,卡上累计存有人民币93万余元。
2010年3月19日,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孙廷容挪用公款3500万元,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收受多人贿赂,共计305余万元,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贪污公款40万元,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孙廷容不服,提出上诉。5月7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孙廷容的上诉,维持原判。
十年辉煌转眼成空
两年前,孙廷容落马初期,虽然极其悲观绝望,仍然痴迷算卦,常常闭目默念,为自己占卜凶吉。随着案情日渐明朗,孙廷容才开始正视现实,并写下了数万字的认罪心得。
孙廷容出生在阳城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亲戚中连个当村长的也没有”。17岁即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孙廷容,是家族的最大骄傲。被“双规”前,他远在老家的父亲难忍牵挂之情,深夜给他打来电话,只想听听他的声音,“确信他还平安”,父子俩隔着话筒,泣不成声。他在忏悔书中写到,每每想到这一幕,他这个不孝之子如“万箭穿心,泪如泉涌”,他痛彻肺腑地感到,自由和亲情才是这个世界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孙廷容仕途之顺畅,人所公认。用他自己的话说,“30岁副处,35岁正处,39岁副厅”,这十年,既有事业奔波的艰辛和委屈,也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和辉煌,更有背离良知的痛苦和彷徨。这十年,镌刻着他一生的“红与黑、名与利、罪与责、血与泪”。
“这些年,我确实折腾了很多不应该折腾的事。说到底,是我的人生观、政绩观出了问题。”孙廷容向办案人员多次反思自己的“折腾人生”。过去,他总喜欢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现在想来,之所以有挑战,往往是因为条件不成熟、不具备、甚至“有悖科学发展观”,而他为了达到目标,常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成为山西水利系统目前为止级别最高的落马官员。
孙廷容也想到了入监服刑的日子。他说,如果有条件,他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部名为“情天恨海”的小说或剧本,以此警示每一位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富贵如浮云,平平淡淡才是真”,至此,孙廷容才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