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需于民:解决民忧下真功
2010-11-02范燕青
范燕青
近几年,我们常州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惠民实事件件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民生常州”成了崭新的城市名片。有关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显示,常州市民生事业走在了同类城市前列。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就在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问需于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尊重民心民意,体恤民情民需,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问需于民首先在问
“问”是为了更有目标地“干”,“问”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干”,“问需”就要问得科学、问得真切、问到点子上。只有准确把握群众需求,集中有限财力办老百姓最难办但又最希望办、最急需办的事,群众才会认可、拥护和赞同,进而自觉参与并融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
民测问需。每年初,都向全市发放民意测查性的“惠民问卷”,根据群众反馈意见和轻重缓急,梳理出10件群众盼望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媒体公示,继续征询群众意见,最终形成“十大民生实事”,在人代会上讨论,并将实事内容、进度、责任人等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全市人民公布,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和评判。
调研问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百名人大代表、百名政协委员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意见建议的收集员,确保重点工作、重大决策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深入人心,确保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网络问需。党委、政府网站开设专门栏目征求意见,仅去年这一网络交流平台就收集各类建议118条,回帖量超过6500条,点击量达33.3万次;“12345”市长热线电话,每年受理群众来电8000件左右。一张“网”、一根“线”,让社情民意通达,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品牌。
问需于民关键在干
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科学合理地办好办实办成功,这是问需于民的最终目的。近年来,我们常州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始终坚持群众需要就是工作的着重点、群众期待就是工作的出发点,从老百姓身边的事做起,年年都有新举措。
这是一组可圈可点的民生清单:率先建立惠及城镇老年居民和少年儿童的“一老一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7%以上;为了确保住有所居,率先推出住房保障规划,率先推出公共租赁住房,率先基本实现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应保尽保,2.8万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全部被纳入住房保障,构筑起具有常州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国务院在常州召开了加快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全国首创慈善基金“常州模式”,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5亿元,全国领先,助医、助学、助残、助孤、助老、助困,三年累计发放救助金1.68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6万人次;公交优先“常州模式”催生了全省第一的BRT快速公交网,道路通达能力明显增强,成为BRT运行最佳城市之一,并在全国率先做到“困难职工坐公交,不用自己掏腰包”;600万平方米的老小区综合整治惠及10多万家庭,50多座公园免费开放,双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完成了市区103个菜市场改造和近400条背街小巷整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针对群众反映的“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大力推进卫生惠民工程,形成了社区步行15分钟“卫生圈”,基本实现了广大市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开展“百村帮扶万户解困”活动,三年内让茅山老区贫困户跟上了全市小康步伐;开展“富裕常州”建设,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198元,连续多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幅。
问需于民最终看成效
成效是检验问需于民的试金石。民生实事辦得好不好,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离不开工作思路的创新,最终离不开群众的评判。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受益不受益,是检验民生实事成效的最高标准。
政府投入是保障。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我们市委、市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障经济建设的同时,把民生工程作为投入的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项目化手段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扩大公共服务支出,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城乡百姓。“十一五”以来,常州累计投入改善民生的财政资金已达160多亿元。
机制创新是出路。办好民生实事,既要扩大政府投入,更要通过机制的科学设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更好搭配,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让民生工程发挥最大效益。正是基于此,我们在破解住房保障难题上推出了创新之举。以往住房保障“补砖头”是最常见的做法,即财政出钱盖经济适用房,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困难家庭。常州变“暗补”为“明补”,变“补砖头”为“补人头”:只要符合保障条件,每户财政补贴8万元,此举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产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多赢局面,一年就解决了以往5年的经济适用房保障量,让住房困难家庭尽早实现了安居梦。在快速公交建设上,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但直接带动了沿线地块的升值,从经营城市的角度看,政府并没有因为建设BRT而多背包袱,在实现投入和收益平衡的同时,更是大大提升了公交惠民的程度。
群众口碑是标准。问需于民最终还要问绩于民,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我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民生工程考核评价体系,把各项民生指标定量化、直观化、责任化,使各级干部的所想所干与群众的所盼所需紧密相连,真正做到了“百姓出题目、政府做答卷、人民来评判”。今年以来,先是成立城市管理百人“找差团”,动员社会力量专门“挑刺”,各相关职能单位闻过则喜,有差就补;在“清水工程”中,又组织开展百名市民看市河活动,帮助环保部门查漏补缺,该工程市民验收满意率达91%。
问需于民的深切体会
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时代,利益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群众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质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社会稳定和谐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通过这几年改善民生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
问需于民,必须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根本”的理念,自觉把发展经济的目标定位于以民为本、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扩大发展成果的共享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有自觉从传统的单纯经济增长,转变到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上来,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强大发展合力。
问需于民,必须始终追求政声民意同频共振。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运用各种方法,拓宽多种渠道,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顺民心、谋民利。否则,作出的决策就难以体现民意,所想往往非民之所想,所急往往非民之所急,所办往往非民之所需,所干往往非民之所盼。只有心系人民群众,用心体察民意,真诚了解民情,让政策决策和群众呼声相统一,让干部政绩与民生需求相统一,步调一致、同声以求,才能找到党心民心的交汇点,真正做到暖百姓之心、解群众之难、添发展之力。
问需于民,必须始终饱含深情解决民忧。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政治上代表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谋事干事。政通则人和,心齐则气顺。只有对群众动真情,解决民忧下真功,言必信、行必果,力争做到民生实事件件有落实,群众呼声件件有回音,社会才会充满和谐,政府才有公信力,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