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政于民:引领新风下基层

2010-11-02罗一民

群众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下基层领导干部

罗一民

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改革开放30年总结性重要讲话中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这既是对我们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执政治国的根本要求。这当中深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权力观和执政理念,最根本的是要求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时时处处牢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只有从这些根本性思想观念上建立自觉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缘于此,本期《执政论坛》刊发市县几位领导同志围绕“三问”有感而发的三篇文章。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各级党和政府、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执政原则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成功执政、更好地为民用权、服务人民的法宝。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践行这“三问”、特别是问政于民,蹲在机关、坐在办公室是不行的,必须走出办公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了解基层真情实况和群众真愿实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越来越多,使得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面临着新考验、新挑战,也对下基层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打破常规的下基层模式,倡导下基层的清新之风,求得下基层的务实之效,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加以思考和探索。我认为,领导干部下基层问政于民,必须在四个“既要”和“更要”上下功夫。

既要沉得下,更要融得进

所谓沉得下,解决的是一个靠近群众、直面矛盾的问题。只有靠近群众,才能真正体会到群众的喜怒哀乐;只有直面矛盾,才能了解和把握问题的实质与关键。这个方面我们不少领导干部做得不错,能把下基层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访贫问苦,有效地改变了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玻璃“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做法。但仅仅是沉得下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融得进、感情上融得进、工作上融得进。思想上融得进,就是要充分体现“权为民所用”,牢固树立正确的公仆观、权力观,自觉摆正主仆位置,永远把人民当主人、当上帝,做到“形”到“神”更到。感情上融得进,就是要充分体现“情为民所系”,以满腔的热情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真切感受民情脉动,真情倾听民众心声,做到“身”到“心”更到。工作上融得进,就是要充分体现“利为民所谋”,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性、根本性利益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融入到领导工作决策和实施过程之中,无论是在重大决策前搞调查研究,还是日常性的走访慰问,领导干部都要摸清人民群众之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并注意充分集中和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与人民群众一起共渡难关,与人民群众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样,领导干部与普通大众之间就能鱼水交融,就能交到群众之真心,听到群众的真话,取到问政之“真经”。

既要看亮点,更要找弱点

领导下基层问政于民,目的就是要全面、客观地摸清情况,为科学决策服务。当前,有些基层干部往往习惯于向上级展示亮点,报喜不报忧,导致下基层的领导干部容易走马观花,看到的往往是“形势一片大好”的表面现象,听到的往往是一些空话套话。因此,领导干部在下基层过程中,一定要增强自主性和主动性,想了解什么,从哪里走,找谁了解情况,最好不要完全听从下级和身边人的安排。要少一点走“固定路线”的“被动看”,多一点走“随机路线”的“主动找”。深入基层一线的时候,首先要确立客观观察事物、研判形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特别是要引导各级干部清醒认识到,领导干部下基层多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表面上看是跟自己“过不去”,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好问题最终在百姓面前“过得去”,是为了弥补不足、消除隐忧从而使长远发展得更好。在此基础上,既要全面调研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更要注重了解民生保障情况;既要看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更要研究应对发展中突出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既要看城市发展的亮点,更要看城市建设的“死角”;既要看望社会名流,更要看望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职工;既要看望生活好起来的群众,更要看望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体;既要听“数字”情况汇报,更要实地查访群众真正得到的实惠。从而能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更翔实、精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基层既能看出信心和动力,更能找出差距和压力,由此作出的决策、形成的思路,对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就会更大。

既要脚步勤,更要效果实

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往往注重下基层的形式和走访人次的数量,而忽视下基层的目的和效果,让人感到领导来基层很频繁,也很热闹,但实际上没有真正蹲下去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表现为:有的下基层仓促行事,不下功夫深入调研,不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看似也走了决策前的民主程序,但结果仍然是盲目决策,造成工作随意性大;有的下基层时心不在焉,对职责内的工作胸中无数,对基层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有的到基层“虎头蛇尾”,表态许愿多,阵势比较大,而问题解决得少;有的“蜻蜓点水”,遇見矛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甚至上推下卸,一推了之。如此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下基层多了,不仅不能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扰民伤财,加重基层的负担,基层和群众对此比较反感。事实上,对于基层的情况和问题,领导干部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和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亲自下基层的次数和工作成本,因而我们看领导干部作风的优劣,就不能仅凭下基层次数的多少来考量。基层干部群众看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是看你下去次数的多少,也不在乎你写调查报告篇数的多少,关键是看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少。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早就说过:要调查,更要研究;有时“踱方步”、“摇鹅毛扇”也是调查研究。这就告诫我们,领导干部下基层不仅要怀有赤子之心、爱民之情,而且要坚持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创新下基层的方式方法,做到对基层情况既了解得勤,更了解得透;既研究得深,更解决得实,真正把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成效,把下基层的过程变为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的过程。

既要重形象,更要建机制

党的领导干部一言一行都代表党的形象。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下基层时表现出的务实作风和亲民形象,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然而,仍有少数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注重办实事,更有甚者,还摆架势、讲排场,弄得基层同志疲惫不堪,人民群众将这种“下”基层称之为“吓”基层,无形中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损害了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下基层,一定要发挥好表率作用,求真务实,轻车简从,廉洁自律,不做表面文章,不跟风作秀,切实把下基层作为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举措、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行动。作为党委政府来说,更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以此推动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要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点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机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干部下基层。要对领导干部下基层解决困难、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情况进行公开,并抓好督查,把下基层所取得的成效与干部考核、奖惩兑现、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从而使领导干部下基层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同时,要形成畅通民意、了解民情、疏导民懑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无缝对接、实时互通,真正靠有效的机制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责任编辑:夏玉兰

猜你喜欢

下基层领导干部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