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2010-11-02杜人淮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重工业国防工业工业化

杜人淮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理论一系, 江苏 南京 210003)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杜人淮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理论一系, 江苏 南京 210003)

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毛泽东依照中国工业化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对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关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努力发展国防工业,认真处理好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关系;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力求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均衡发展。

毛泽东;中国特色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想,是对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在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农业大国的实际,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出现的新特点,紧紧抓住中国如何由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这个核心和关键问题,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我国进一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这一计划的实施,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工业化在曲折探索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定历史时期国际政治和国内经济背景的影响。

(一)国际政治环境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对着一个特殊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从国际环境看,整个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另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新中国一成立,就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的承认和经济上的援助。而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并且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企图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在军事上实行包围。面对这样一种国际环境,新中国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在国际上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一些友好的人民民主国家的支持。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了苏联,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工业化不仅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而且工业化目标和道路也受到苏联的很大影响。

正当我国人民从各方面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而斗争的时候,新中国又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朝鲜内战爆发的第三天,美国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军”,进一步扩大对朝侵略战争,并将战火推进到中朝边境。在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果断地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建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黄昏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战斗中。经过两年多与美国侵略军的浴血奋战,最终迫使美国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从此,世界列强再也不敢贸然侵犯新中国,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朝着不利于我国进行和平经济建设的方向转变。在我国北面,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边境摩擦不断增多,苏联同时在中苏、中蒙边界增兵,战略导弹直指中国,企图把中国纳入苏联的全球战略轨道,中苏两党意识形态领域“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大论战,逐渐波及两国关系的各个方面,矛盾达到白热化程度。在我国南面,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1964年8月初制造“北部湾事件”,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使中国直接受到战争威胁。在我国东南部,美国增加对台湾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台湾当局叫嚣“反攻大陆”,并作出一系列军事部署,妄图窜犯沿海地区,实行颠覆行动。在我国的西南面,印度挑起中印边境事件,中印边界局势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在我国东面,日本和朝鲜半岛有美国的战略基地,日本与韩国签订“日韩条约”,密谋制定“飞龙计划”,对我国东北构成威胁。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十分不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从南北两线对中国形成夹击之势,亚洲的两个最大邻国与中国敌对,从而使我国工业化处于极为动荡的国际环境之中。

(二)国内经济状况

旧中国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工业体系极不完备、生产方式极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人口素质极差。从经济状况最好的1933年来看,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49.55亿元,其中工业净产值占各产业部门净产值总额的10.3%,而农业则占61%。[1](P2597)到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经济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与抗战前的1936年相比,农业牲畜减少26%,工业中的煤炭产量仅为1935年-1937年平均产量的70%,水泥产量只相当于1936年的42.8%。[1](P2517)这就是中国工业化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2](P1430)到1952年底,尽管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时间得以相当的恢复,但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还只占43.1%。在工业产值中,生产资料的产值只占35.5%。[3](P27)对此,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4](P712)

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不仅水平很低,而且其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平衡。中国有限的工业中,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现代工业所占的比重较低;在现代工业中,纺织、食品、火柴等轻工业相对较发达,而能源、冶金、制造等重工业相对比较薄弱。1933年生产资料净产值仅占工业净产值的27.3%,消费资料则占72.7%。到1949年,重工业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26.4%,轻工业则占73.6%。二是地区之间不平衡。大陆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1936年,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七市的工业产值就占关内工业总产值的94%。到1949年,弱小的现代工业又遭到战争的破坏,原煤产量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48.4%,原煤下降22.5%,发电量下降28.3%,钢下降82.9%,生铁下降86.1%,水泥下降71.2%,平板玻璃下降16.3%,硫酸下降77.8%,纯碱下降14.6%,金属切削机床下降70.4%,纱下降26.5%,布下降32.3%,火柴下降21.9%,原盐下降23.7%,糖下降51.2%,卷烟下降22.2%。[3](P249)

薄弱的工业,不仅是中国经济落后的标志,而且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就成为新中国的一项紧迫任务。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谈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问题时指出:“从中国境内肃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的统治(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者的集中表现),还没有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只有待经济上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才算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2](P143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我国政府通过编制和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工业结构和布局明显改善。但工业化任务仍十分艰巨,工业过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大城市的不合理布局状况依然存在。到20世纪60年代,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而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5](P1197)进一步改善工业布局和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成为党的重要工作任务。

二、毛泽东关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想

尽快实现工业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毛泽东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6](P1081)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在不同时期的特定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对怎样实现工业化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与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相联系的理论。马克思指出:“水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7](P142)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时指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8](P542)中国重工业极其落后的实际是新中国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人认为,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后,人心思定,政府应该与民休息,多搞一些轻工业。对此,毛泽东解释了如何“施仁政”问题。他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是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该放在大仁政上。现在,我们施仁政的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要建设,就要资金。所以,人民生活虽然要改善,但一时又不能改善很多。就是说,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9](P291)因此,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建设成为工业国,就应当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起步。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模式。“一五”计划期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427.4亿元,其中工业部门为248.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8.2%。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中,对制造生产资料工业的投资占88.8%,对制造消费资料工业投资占11.2%。[1](P2643)由于“一五”时期全面贯彻和落实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1957年的工业产值达到704亿元,增长一倍多,所占比重上升到43.8%。在工业产值中,重工业产值为317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6倍,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45%,仍低于轻工业比重。[9](P295)“二五”计划时期,国家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在“二五”计划执行两年后,由于“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破坏而实际中断。经过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与工业产值比由1960年的4:1,下降到1965年的2:1;轻重工业产值比由1960年的67:33,下降到1965年的49:51。[1](P2843-2844)“三五”、“四五”计划时期,由于国际形势恶化,国家执行了以重工业“三线建设”为重点的战备计划。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中,尽管有一些失误,但为轻工业、农业等部门的发展积累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意味着置其他部门于不顾。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二年计划和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中指出:要“集中力量保证重工业建设”但“决不能理解为可以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以至放松对这些事业的领导。如果那样,显然也是错误的。”[9](P293)在1956年“八大”前后,党开始对过去奉若神明的苏联工业化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探索,试图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在对待农轻重关系方面,党针对苏联长期过分强调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忽略轻工业和农业的弊病和几年来自己的工业化实践,提出了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方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错误。”“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4](P72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一文中,还进一步强调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对重工业的影响作用,认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4](P797)然而,由于主客观原因,农轻重的关系一直未能在实践中得到比较好的处理。

(二)努力发展国防工业,认真处理好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关系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一直被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两大因素所困扰。新中国成立后,困扰中华民族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问题并没有消除。如何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彻底结束百年来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挨打受辱历史,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1945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报告中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6](P1080)在这里,毛泽东把工业的发展同国防的巩固与经济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巩固国防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就必须大力发展国防工业,认真处理好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防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当时全国共有兵工企业162座,其中,解放区建立的人民军工94座,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兵工企业68座。经过调整,重新组合成72座。它们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枪炮弹药的制造,以及飞机和舰艇等装备的简单维修,与巩固国防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自身没有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很不现实的情况下,我们亟需尽快建立自己强大的国防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因此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重要内容。“一五”计划的工业化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项建设单位为中心、有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9](P285)“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中,国防工业成为主要投资方向之一。在苏联援建的150个实际施工项目工程中,军事工业企业44个,其中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9](P297)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20世纪60、70年代,通过一系列加强国防工业措施(如“三线建设”)的实施,我国国防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国防建设成果,为我国国防巩固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大力发展国防工业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业建设项目和投资上,要处理好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比例关系。在“一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五”计划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10](P109)因而,民用工业项目和投资是重点。在苏联援建的150个施工项目中,国防工业为44个,民用工业为106个。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绝大部分是民用项目。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我国安全形势的恶化,国防工业的建设项目和投资比重有了一定程度加强,突出表现在“三线建设”项目的安排上。“三线建设”,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国防工业作为发展重点的战备项目,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之间的投资与建设关系未能得到较好的处理。二是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要做到军民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要学会两套本领思想。1956年2月,毛泽东在听取二机部的汇报时指出:“学习两套本事,在军事工业中练习民用产品的本事,在民用工业中练习军事产品的本事的办法是好的,必须如此做。”4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又明确指出:“国防工业在生产上也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的两套生产技术,要有两套设备,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以把民用生产转为军用生产。”[11](P241)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国防工业,不仅为巩固国防建立了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而且有力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力求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均衡发展

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过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和大城市的不合理布局状况,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毛泽东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问的。”[4](P723-724)根据这一思想,“一五”计划第一次对我国工业布局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苏联援建的150个施工项目中,民用项目106个,中西部地区占了32个;国防企业44个,安排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其中有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我国自行设计的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472个在内地。随着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展开,中西部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从1952年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39.3%上升到1957年的49.7%,沿海地区则由43.3%下降为41.6%。随着内地投资比重的提高,一些新建项目建成投产,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也有所升高,1952年占29.2%,1957年上升到32.1%。[9](P298-299)60年代,浓厚的备战气氛使工业布局的调整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1964年4月25日,总参作战部提出了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工业基础、大城市过分集中于东部地区,在战备方面存在许多隐患,一旦发生战争,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对报告非常重视,批示:“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改变“三五”计划解决“吃穿用”的初步设想,把“三五”计划的重点放在三线建设上。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从赫鲁晓夫大反华的趋势看,我们要考虑到万一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把战争加在我们头上。因此我们必须下力气加强抵抗武装入侵的准备。[12](P778)1965年8月21日,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全国搬迁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大规模的搬迁,实质上是国民经济的大调整,要把搬迁、建设战略后方与当前生产很好地结合起来。三线建设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1965年和“三五”时期(1966-1970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的1964年和1965年九个部计划涉及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工业基础较好的省市向三线地区搬迁148个厂。其中1964年搬29个厂,10918人。1965年搬迁145个项目,79538人。1970年和“四五”期间(1972-1975年)为第二阶段,安排了第二批建设项目,主要是国防军工企业。全国大中型项目建设1113个,其中三线建设项目663个,占全国59.56%。

通过三线建设,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1965-1980年的三线建设在我国中西部13个省区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共投入了2052亿元资金,建成了近2000个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了30多个工业基地。在三线地区形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以铁路交通、煤炭、电力、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原材料作基础,有机械电子、化学工业相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立了核武器、潜艇动力装置、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常规兵器、通信导航设备、电子元器件、舰船柴油机和卫星发射中心等重大的军品。相继建成“成昆”等10条铁路新干线,新增加通车里程8046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增里程的55%;新建攀枝花等钢铁工业企业984个,建成了葛洲坝、龙羊峡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站68座,占全国的40%;开发了38座油田和天然气田,形成了556万吨原油开采能力和1442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在大力发展内地工业、调整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工业布局过于分散、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等不足之处,但对于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面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巩固国防等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1]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5)[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忆(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忆(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0]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蒋宝琪.中国国防经济分析[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

[12]吴冷西.十年论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忠义]

A84

A

1008-8466(2010)05-0004-05

猜你喜欢

重工业国防工业工业化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试 着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