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部按摩并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

2010-10-26邵巧云李素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漯河盆底显著性

邵巧云,刘 方,李素平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3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300)

足部按摩并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

邵巧云1,刘 方2,李素平1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3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300)

目的 探讨足部按摩并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8年9~12月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运用中医及全息生物学有关足部按摩的理论和方法,在产妇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取仰卧位,放松心情,用热水(38~40℃)浸泡双脚20分钟后对其行足部反射区按摩30分钟,同时进行一对一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产妇消化、生殖、泌尿等系统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部按摩并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

足部按摩;盆底肌功能锻炼;剖宫产术

剖宫产产妇由于手术损伤、恐惧、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等,精力、体力消耗很大。为提高产妇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我院2008年9~12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运用中医及全息生物学有关足部按摩的理论和方法实施足部按摩,并进行一对一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自愿基础上选择2008年9~12月在我科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年龄22~34岁,孕次1~2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均为足月分娩,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术式、新生儿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2组产妇术后均为母婴同室、早吸允、按需哺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不进行足部按摩和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

1.2.2 观察组(1)采用全足按摩,要点突出、重点加强的方法。待产妇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稳定后,按摩护士先指导其取仰卧位,放松心情,用温热水(38~40℃)浸泡双脚20分钟,然后用毛巾将其一脚包好,保暖。按摩者用单食指扣拳法、拇指推拳法,自足跟向足心端推压3次[1]。每个反射区按摩1~2分钟。因产妇术后较虚弱,耐受力稍差,故应掌握施力的角度,用拇指指腹代替指扣拳法推、点、按、揉等,每个反射区按1~2分钟,全程3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1次,间隔6小时[2]。(2)按摩护士同时负责产妇一对一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在产妇入院进行身心评估时与其交流,介绍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术后开始锻炼的时机及注意事项,以取得产妇的配合。产后第1天开始指导产妇取仰卧位,头下垫一软枕,试做排尿(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慢慢放松,吸气时收缩肛门3~5秒,呼气时放松,反复练习直至掌握。随术后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锻炼次数并设定预期目标,使其做到收缩持续时间8~10秒/次,连做10遍,2~3 次/天,以不感觉疲乏为宜[3]。

1.2.3 评价方法(1)令产妇排空尿液,用手按摩宫底5秒,用同一条皮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到宫底的距离,观察子宫复旧情况。(2)采用徐晓阳等[4]肌张力和肌肉自主收缩力分度,将耻骨、尾骨肌(PC)肌收缩力分为3度,分别评估产妇术后6小时、产后第5天及第42天门诊复查时的盆底肌张力恢复程度。(3)记录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记录术后挤压产妇乳房首次泌乳时间。

1.2.4 统计学方法 2组均采用相同的观察指标,测量工具与方法相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2.1 2 组术后不同时间宫底高度比较(见表1)

表1 2组术后不同时间宫底高度比较(±s,cm)

表1 2组术后不同时间宫底高度比较(±s,cm)

组别 6小时 1天 3天 5天 7天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 18.74±1.21 18.84±1.54 0.31>0.05 15.88±1.30 16.72±1.43 0.35>0.05 9.96±1.51 12.09±0.80 7.92<0.01 4.46±0.65 6.44±0.49 15.23<0.01 1.79±0.37 3.13±0.31 1 7.63<0.01

2.2 2 组盆底肌肌张力、尿管拔除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比较

2组PC肌收缩力术后6小时及产后第5天盆底肌张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产后第42天随访,有显著性差异(χ2=5.71,P<0.05)。观察组产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3.04±1.57)小时,对照组为(37.38±6.10)小时,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49,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为(34.25±17.00)分钟,对照组为(54.88±18.60)分钟,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2,P<0.01)。

3 讨论

(1)人体足部分布有60多个穴位,用不同手法按压这些穴位反射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5]。全息论学说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体每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器官都含有人的整体信息和图像。包含人体全部信息的每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称之为“全息胚”[6]。通过按摩足部子宫、性腺、卵巢、输卵管、脑垂体穴等反射区后,可促进子宫收缩,促使坏死的蜕膜等组织排出。由表1可知,观察组剖宫产术后3天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产妇产后生殖系统恢复较好。

(2)盆底肌功能锻炼是法国凯格尔(Kegel)医生提出的,初始用于治疗张力性尿失禁,以后发展为防治盆肌松弛[7]。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进产后盆底肌肌力的恢复及治疗盆底肌薄弱综合征[8]。2组产妇术后第42天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产褥期产妇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收缩尿道口、阴道、肛门周围的肌肉,增加盆底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促进盆底肌肌张力恢复。

观察发现,足部按摩及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效果,促使乳汁分泌、子宫复旧,促进盆底肌肌张力恢复,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简单,产妇掌握技巧后可有意识收缩盆底肌,不受时间、地点和体位的限制,具有多样性、实用性。

[1]杨茗茗,陈宁,宋健.足部按摩师资格培训鉴定教材[M].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出版社,2001.

[2]黄丽红,钟翠芳,李晓惠,等.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后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1~2.

[3]李小萍.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徐晓阳,姚珍薇,王焕英,等.产后性生活质量与分娩方式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4):219.

[5]杭雄文.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学习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张秀风,于方英,王佳荣,等.涌泉穴按摩解除产后寒战的临床应用[J].南疗护理学报,1999,106(6):15~16.

[7]李丛业,冯容庄,王子芳,等.实用产科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8]Brown S,Lumley J.Maternal health after childbirth:results of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based survey[J].Br J Obstet Gynaecol,1998,105(2):156.

R719.8

B

1671-1246(2010)03-0132-02

猜你喜欢

漯河盆底显著性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