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2010-10-27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计算机评价

梁 路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梁 路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合作学习;计算机教学;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单位,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调活动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1]。其特点有小组目标、个人责任、相互依赖、交往互动等[2],是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际运用。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到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自主思考、判断、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面宽度和深度参差不齐,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薄弱的地区,这给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医疗卫生工作提供卫生技能型人才,是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笔者将合作学习策略引入计算机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

1 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不明确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而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往往出现教师唱主角、学生跑龙套的现象,这与活动的本意背道而驰。

1.2 活动走形式无实质

目前,合作学习形式主义泛滥。例如,在规定时间里,活动按照预订的计划,在3~5分钟的讨论之后就结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广泛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要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合适的选题和整体设计过程,力求做到议中有物,避免空谈。

1.3 分组缺乏科学性

合作学习的分组应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简单按学习成绩或学号分组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4 不够重视课堂纪律

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活跃等特点,常出现“人人张嘴、个个为师”的情况,听不到中心发言,反映不出清晰、有条理的思辨过程,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

1.5 忽视有效的评价方法

能否准确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影响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而部分教师选择的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较随意,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如着重于结果评价和对学生个人的评价,较少采用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方式。

2 解决问题的关键

2.1 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创建平等的学习环境

2.1.1 合理分组,发挥合作学习优势 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分组,可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知识接受的快慢程度等因素进行适当调配。考虑到每个组员都要发言及发言的频次,每组5~8人为宜。要特别关注成绩不佳和性格孤僻的学生,力求小组构成合理、均衡,以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在适当的时候,也可尝试采用优优组合、优中组合和优差组合[3],以求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必须充分认识到选好组长的重要性,组长不仅可以把教师布置的任务分解给每个组员,还可以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纠正,保证学习的连续性。

2.1.2 创造平等的学习环境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以热情、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专心致志、没有顾虑地参与讨论。

2.2 发挥教师亦导亦师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和释疑者的角色。(1)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上的“噪声”[4],维持好课堂纪律。可充分利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活动向预期目标展开,从而保证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合作交流环节结束时,教师可用“请注意”“讨论结束”等语言,也可以拍手或举手示意,使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2)教师要发挥释疑者的作用。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我,真正做到“给予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2.3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等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使之具体化、明确化、系统化,防止随意性。在实践中要注意学生10项合作学习技能(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协调)的培训[5]。

2.4 科学分工、人人参与

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分配有适当的任务,明确自己的分工和角色。教师根据组内每个学生完成任务情况、活动过程和最终评价结果,对小组进行适当奖励,把学生个人成绩与所在小组的成绩联系在一起,促使每个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应避免出现少数学生包办全部工作的现象。

2.5 选择正确方法评价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有多种评价方法[6],按评价主体分为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按评价对象分为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按评价关注的学习进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笔者认为,小组互评、集体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适时对个体和持续对集体不断激励是合作学习的动力。

2.6 合作学习的选题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用于合作学习,选题时要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1)选择具有一定操作性和挑战性的内容,如教学重点、难点;(2)选择某些方法、结果易出现不同的内容,如容易造成学生争论的问题;(3)选择一些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内容,如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4)选择方法不确定、答案非惟一的开放性内容,如一题多解。

3 开展合作学习的效果

计算机知识学习要求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而计算机概念及基础知识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记忆,这为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笔者把握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后进行了教改尝试,于2008年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采用不同方法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效果迥异。

上半学期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3个班学生段考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7.91,P<0.01),护理 84 班学生考试成绩仅为(50.56±14.53)分,与另外2个班学生考试成绩有明显差距。下半学期采用合作学习策略,改革了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3个班期考及格人数明显增多,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2.47,P>0.05),期考成绩明显优于段考成绩(t=4.45,P<0.001),见表 1。

表1 3个班段考、期考成绩比较±s)

表1 3个班段考、期考成绩比较±s)

注:3 个班段考平均成绩为(58.76±14.34)分,期考平均成绩为(66.45±12.58)分

段考成绩 期考成绩护理82班护理83班护理84班69.09±13.49 66.51±11.40 62.61±12.27 62.15±12.22 61.63±14.23 50.56±14.53

[1]王峥.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合作学习(上)[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9,(1):12~15.

[2]袁慧.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9,138:83~84.

[3]李超良.“四整合”数学主体参与和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1):36~37.

[4]郑灵娣,王盛之.初中科学分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研究,2009,(1):5~16.

[5]王明林,李延萍.合作学习中教学管理的应用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版),2009,1(2):59.

[6]王峥.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合作学习(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9,(2):26~28.

G421

B

1671-1246(2010)03-0059-02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计算机评价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莲心宝宝有话说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