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
2010-10-25李德伟张胜德
李德伟 张胜德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应该采取的战略,并总结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模式”在基础、道路、主体等七个方面的特点。进而具体的考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
关键词:中国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中国发展模式特点
一、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中国无法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和发展道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也一再证明,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方式在中国已经走到头了。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也就是说,中国应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重点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培养人才,引进、开发技术,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改造传统制造业,并在国际分工系统的高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累资本和技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将剩余劳动力改造成拥有较高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开辟一条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必须有制度基础,先进的制度加先进技术,才是社会进步的充要条件。
中国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只有通过探索,才能得到结论。而事实上,中国改革也是按照邓小平的决策,“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头过河。”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正是从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并在三十多年的时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模式”,其结构和特色可概括如下:
1.基础:土地制度改革,建立确保农民拥有长期不变的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度。
通过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将土地使用权农村承包给农民,在农民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基本满足了粮食需求,抑制了土地兼并和农民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可能,稳定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控制了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稳定农村经济和农业人口。在低生产和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为全国人民提供粮食,并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供应和市场。
2.道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引导工业化。
3.主体:大力推进民营化,放手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形成中国新经济的基本力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深厚的来源。
4.主导: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部门,保持一定量国有企业,在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的条件下,为国家提供税收,并通过尽可能面向市场,维持了就业,稳定了市场。并充分发挥维护国计民生的重大作用。
5.环境:全面对外开放,解决廉价剩余劳动力与资本结合以及市场问题,利用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以出口换汇,引进设备、技术,提升、引导产业升级,并通过各种优惠条件,促进外资大量进入中国。
6.控制:政府保持强大的调控手段,坚持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的调控,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
7.稳步适度的金融体制改革,但保持有力的控制,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二、中国发展具体特点考查
1.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础
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础,创造了世界历史中非暴力的、和平的支持工业化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的基础。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农民长期承包使用权,在抑制土地兼并、失地农民流离失所无法谋生的千年历史痼疾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和全国粮食供给,稳定了工业化大局,并以农村为依托,通过农村经济的就地市场化、产业化,造就了一个市场导向的新经济体系。
2.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
目前,我国传统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和合作经济在内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先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普遍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粗放到集约,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从前店后厂到工业小区,从连锁经营到网上交易,最后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民营经济既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城市(包括区县)经济的支撑。民营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截至2008年底,GDP、税收和进出口额三个指标城市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70%、50%、63%;县(区)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72%、65%、85%。从全国的范围来说,民营经济的GDP、出口、和就业分别占全国65%、68%和80%。
3.对外贸易和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应当说,外贸外资是一种重要的非官方的、民营资源,众所周知,对外开放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技术、机遇,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也需要市场。从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看,1980年为1276%,2008年为59.84%。吸收外资,保持外商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促进就业、扩大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占全国企业总数约3%的外商投资企业,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9,7%,缴纳税收(不含关税和土地使用费)占全国的21%,进出口额占55%,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约11%。
4.国有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导的、稳定的因素
中国的经济转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进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参与和调控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通过国有工业总产值对GDP的贡献看到。
得到的回归方程:
Y=2.21X-1794.34
(35.25)(-0.52)
RM2=0.98F=1242.69
回归效果显著。国有工业总产值每扩大1%,GDP增长2.21%。
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事实是,国有企业是经济运行中抵抗动荡因素,维持稳定的主要支柱。一部分亏损或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由国家维持着,没有倒闭、破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正常的现象,但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这又是国家通过企业实施社会保险、再就业培训、企业自救,维持社会稳定的特殊形式。这是经济改革的必要成本。没有这个成本,稳定的外部环境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国有经济的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手段,在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