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顺应论研究综述

2010-10-25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顺应性外语教学关联

李 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西 崇左 532200)

语用学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英美国家和欧洲大陆两大传统。分属不同学派的学者对语用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颇有争议。前者受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认为语用学是一门语言学科;后者则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把语用学列为跨学科研究。这种学术上的争论以及各有侧重的研究都未能对语用学做出整体、全面的认识和反映,未能充分有效地解释语言运用的全貌,未能解决语用学长期以来界定模糊、范围宽泛的问题。Verschueren[1]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中希望走出这种困境。因此,他一改传统的语用学分类方法,另辟蹊径,从人类自身与语言、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的观点。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以“综观”为主导,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深入探究了人类语言交际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以及社会、文化的作用,揭示出语言运用的实质。自从该理论引进到中国后,在中国语言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学者们介绍、评论和应用顺应论的文章及专著相继面世。在介绍和评述 Verschueren的原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的时候,对于该理论有“语言适应论”和“语言顺应论”两种表述法。本文拟从汇总的折线图结果进行阐述,回顾顺应论在中国十几年的研究,归纳我国学者们主要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特点。

一、顺应论的引进、介绍述评及应用

(一)顺应论的引进、介绍及述评

钱冠连首先于1990年所介绍的Verschueren的元语用选择实际上就是后来他的著作里面元语用意识的理论雏形[2],他从“语言适应理论的先导”、“语言适应论”、“语言适应的五个方面”对语言顺应论作了全面的介绍。近10年之后,钱冠连[3]又对 Verschueren顺应论的理论源头和整体理论构架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说有一个基本问题(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是在于什么),三个关键概念(语言选择的可变性、协商性和适应性),四个研究角度(语境、结构、动态性、意识突显)”。2003年其为《语用学诠释》中文版所写的译者序中呈现国际语用学界不同的理论格局[4]。

国内语用学研究专家学者也曾专门撰文介绍评述及诠释“顺应论”。何自然等[5]对 Verschueren的作品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作了简介,详细介绍了Verschueren的语用学研究框架。谭晓晨[6]详细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

当然,语用综观、语言顺应论所遭遇到的并不都是一片赞誉之声。刘正光等[7]和黄衍[8]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语言顺应论的理论基础,认为“将‘顺应’看成一把万能的钥匙,以解释所有的言语运用,有运用过度之嫌”。在引进过程中国内学者还互相产生分歧,谢少万[9,10]对何自然解释“结构客体的顺应指语言各层次的结构和结构组成的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解释显然是何文没有处理好翻译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因而出现这种明显不符合逻辑的表述。

在介绍和评述顺应论的同时,国内一些研究者热衷于将顺应论和关联论进行对比研究,也有的学者试图将两者整合从而克服两者的缺点。陈春华[11]介绍了这两种理论并从“语境概念”和“交际观”两方面比较了两者的异同。杨平[12]提出了“关联一顺应”模式。按照“关联一顺应”模式,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顺应关联的过程,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说话人寻求关联顺应关联语境的过程。冉永平[13]尝试性地提出了语言使用与理解的“顺应一关联”模式。廖巧云[14,15]提出了对三种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论进行整合研究的构想,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扬长避短的三合为一的“C—R—A ”模式[16]。

(二)顺应论的应用

图1 2009年相关文章数据统计表

图1是2009年做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网”中输入篇名搜索项“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语言适应论”、“语言适应”,得出的相关文章数据统计而做出的折线图。本文综述的内容大都是来源于中文和外语类的核心期刊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及一些比较有权威性的学报。按照统计的结果对语言顺应论进行两大归类:顺应论的介绍及述评和顺应论的应用。而在顺应论的应用上又按其内容分为8个不同类别。

1. 用顺应论来解释翻译

从图表1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应用顺应论的一个主要领域在翻译,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学者率先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的是戈玲玲[17]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翻译标准中的顺应性解释及顺应性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提出在“顺应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过程。此后,袁斌业[18]认为顺应论给翻译两点启示:第一,译者完全可以按照跨文化交际的具体语境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第二,除了胡译、乱译外,现有的每一种翻译方法并无正误之分、优劣之别,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宋志平[19]强调翻译是一个不断调整顺应、做出适当选择的过程,并不存在所谓唯一的或标准的译文。王建国[20]指出一切翻译过程都是动态顺应的过程。马霞[21]、曹群英[22]、梅晓娟等[23]、陈铮等[24]等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2. 顺应论与语用策略

顺应论应用研究的另一主要领域是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传统语用学理论诸如“言语行为理论”、“面子观”、“非真实性话语”、“不礼貌言语行为”、“语用含糊”、“语用距离”、“语用失误”、“元话语”、“冗余信息”等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然而,“非真实性话语”、 “不礼貌言语行为”、“附加信息”、“元话语”、“言语假信息”、“语用失误”等,作为语用策略广泛存在于日常交际中。而顺应论却能很好地从社会文化及心理角度解释上述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何自然等[25,26]、徐学平[27]、鞠红等[28]都试图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非真实性话语”、“低调陈述”、“语用距离”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最后指出这些策略的使用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侯国金[29]从标记理论的角度,借用关联论以及顺应论,对语用含糊进行了新的诠释。吴亚欣[30]、张瑞鸿[31]提出了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含糊语言的新视角。陈新仁[32]从语言顺应理论角度提出了一个统一性解释,即反义词缀派生方式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系统和语境的顺应。顺应的目的在于满足表达需求。反义词缀派生中强制机制的运行即是以此为证据,而对语言使用者赖以交往的评价体系的顺应同样是最好的证明。朱燕[33]采用把关联理论和适应论结合所得到的关联——适应模式来解释反语,可吸取两个理论各自的优点,对反语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从而形成对反语现象完整的认识,为语用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3. 顺应论与解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

顺应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方面也得到很好的应用研究,但比较起顺应论在翻译研究领域里的热潮,似乎有些冷清。作为解释力如此强大的理论,应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方面发挥它该有的作用。谭晓晨[34]、何木英[35]、沈云佳[36]等从顺应论的不同视角解释和分析了相关文学作品。

4. 顺应论与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始终都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最早把顺应论与语码转换结合在一起的是于国栋[37]提出了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并且进行解析。认为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进行顺应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建立在顺应原则基础上高度灵活的语言行为。

5. 顺应论与教学

每一种语言学理论的兴起,都会对外语教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们是对外语教学进行隐性或显性的纵横指导。顺应论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被用来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但对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以顺应论为视角,外语教学的本质就是探讨教师与学生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对外语进行不断的选择。而其内在属性与Verschueren顺应论框架下的语言特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外语教学具有顺应性、商讨性与变异性。把顺应论、语码转换与外语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外语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个热点。

6. 顺应论与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交际双方语言的选择顺应语言语境和社交语境时,交际才能顺利,否则就会出现语用失误。Verschueren提出的语境顺应论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使用者成功地选择语言,并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指明了方向。国内学位者应加强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庞好农[38]从语种顺应、认知顺应、语用移情与心理顺应、思维定式与语用失误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顺应问题。

7. 顺应论与句法研究

除以上所述的方面外,国内学者还试图将顺应论应用到句法研究。张克定[39]第一个指出顺应论对句法研究的指导意义。冉永平等[40]在语言顺应论视野下,分析了在心理因素、社交因素等影响下反问句功能的语境顺应性。列举了多种社交因素制约下的人际关系顺应,意在进一步揭示反问句‘无疑而问’的动态性人际功能,指出反问句的顺应性就是其功能性的语境体现。

8. 顺应论与二语习得

国内学者还把顺应论进行对二语习得的研究,但是非常少,仍未形成一定规模。

二、语言顺应论研究特点

顺应论是具有解释力很强的语用学理论,纵览十多年来其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在李元胜[41]总结出的一些特点基础上,结合图1可发现语言顺应论的研究特点。

1. 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的产生和被接受都会经历从引入、介绍、评述到应用的过程

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也不例外,理论的介绍及评述有两个目的,一是在介绍及评述中各人发表对理论的理解,使之不断深化;二是给没有条件接触或尚未接触到原著的读者一个导入的作用,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到理论的研究探讨中来。

2. 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多于对其理论探讨

按图1所得统计结果显示,特别是翻译领域和语用策略里的顺应论研究占了非常高的比例,这说明国内语言学界对于顺应论的实际应用兴趣大大超过了对理论本身的探讨。

3. 在应用的过程中“跟风”趋势明显突出

如前面的图1统计结果所示,翻译领域和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占了顺应论应用研究的几乎“半边天”,而且逐年上升。这反映出国内学者研究中的从众心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减弱了顺应论的应用能力。其实以顺应论的解释力,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出很多有意义的研究。

4. 赞同之声多于质疑之声

前面提到过对顺应论提出质疑的中国学者只有刘正光、吴志高等少数几人(黄衍不能算是国内学者)。这是不是说明顺应论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呢?这样的现状对于一个新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可能未必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对顺应论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5. 理论创新多为顺应论和关联论的整合性研究

但是,无论是杨平的“关联一顺应”模式、冉永平的“顺应一关联”模式还是廖巧云的“C. R. A ”模式,都没在国内语言学界引起足够的关注,验证这些模式或者用这些模式来解释言语交际的研究也寥寥无几。

三、语言顺应论在中国发展方向

既然语用学不是和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平行的学科,是一种功能性理论,那么对顺应理论的研究就不应该将着眼点放在某一领域内,以顺应论的解释力,完全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出有意义的研究。要在理论和应用上有所创新,国内研究者们可以用汉语作语料对顺应论进行验证,在顺应论的框架内对汉语的语法、修辞等现象进行解释。我国的语言顺应论研究必须要靠外语界和汉语界学人的共同努力,从汉语运用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我所用,创造出符合自己汉语语言的发展特点,形成自己的学派。还要加强理论探讨,找出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新的理论模式,并且对新的理论模式进行验证,才能立足于地,使该理论真正为我们所用。

猜你喜欢

顺应性外语教学关联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奇趣搭配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智趣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