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2010-10-20王玉英
王玉英/文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王玉英/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优势企业的市场意识大为加强,开始重视优化生产要素的纵向并购和降低市场风险的混合并购。企业并购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进入新行业的障碍,获得目标企业的核心技术、销售网络、管理、品牌和人力资源等特殊资产,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和多元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战略。在经济市场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并购重组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全新内容。如从2009年开始的吉利收购全球第二大汽车自动变速器公司DSI,腾中收购悍马等,企业并购已成为全球浪潮。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中存在的风险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资产总额超过50亿元。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2010年3月28日,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权,收购协议包括了沃尔沃汽车的9个产品系列,3个汽车生产平台以及沃尔沃拥有的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经销商团队和供应商体系。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实践来看,存在着以下风险:
高额的负债风险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中,中外筹资比例是1:1,而国内资金部分中吉利的自有资金占51%,折算后约人民币46亿元。从吉利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看,2008年吉利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取得191%的增长,为8.79亿元;吉利2009年销量同比增长60%,其利润额最多不会超过15亿元,而据吉利2009年中报显示,其负债总额为70亿元,资产总额为136.7亿元,负债率为51.2%,流动资金18.8亿元。所以,吉利把沃尔沃纳入囊中的代价是债台高筑,这是企业发展的潜在威胁。
低利润与高成本的不配比风险
据《盖世汽车网》提供的沃尔沃和福特2007-2009年财务数据,2007-2009年沃尔沃轿车连续3年亏损,只有2007年四季度实现盈利。2008年第四季度,沃尔沃当季亏损额一度高达7.36亿美元,2009年,沃尔沃税前亏损6.53亿美元。因此,与沃尔沃的亏损相比,吉利汽车的运营准备金就显得不那么充足了。据吉利汽车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信息,吉利汽车为沃尔沃准备了9亿美元的运营储备,此外,沃尔沃手中仍有4.5亿美元现金。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008年年报显示,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当年吉利汽车的总现金及现金等值物银行结余和现金为88.94亿元,约合13亿美元。这对吉利汽车将是严重的考验,如果不能迅速扭亏为盈,吉利汽车将会被沃尔沃的高额负债拖垮。
资产规模的不恰当增长风险
2007年,吉利控股(吉利香港上市公司)的营业额是1.3172亿元人民币,同期吉利的销量是18万辆出头。2008年吉利控股的营业额飙升至42.89亿元,增长了近33倍,同期销量比2007年只增长了5万辆。究其原因是因为2007年吉利控股并不包含吉利汽车的销售部门,因而销售收入并未统计到上市公司报表中,而2008年把销售部门注入到了上市公司,所以营业额猛增了30多倍。实际上是吉利以一定的节奏,将旗下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然后套现,再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投资,并把投资项目重新评估价值后再度注入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总资产额扩大,进一步降低负债率。
股价的泡沫性增长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吉利股价一路下滑,到2008年11月下跌至最低点0.3港元。2009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传言始露于报端,到4月份,吉利股价试探性小幅上涨,5月份,股价开始疯狂上涨,回归到1港元。到11月份,吉利股价突破4港元!短短11个月,股价从0.55港元翻了近8倍!吉利控股的市值升至40亿美元。而在2004年,吉利汽车的市值仅有10亿港元。如果按今天的汇率折算,吉利控股的市值为310.68亿港元,市值增加了31倍! 从前面谈到吉利企业的高负债率,以及资产增加的不恰当性,使其一旦出现经营问题,其股价的稳定性令人担忧。
高昂的运营成本风险
吉利目前的困境是如何降低沃尔沃的成本,高成本恰恰是沃尔沃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而沃尔沃复活的关键是流动资金的补充,保守估计应该在15亿美金左右,但考虑到2009年吉利的全部收入不过50多亿人民币,无法不令人担忧资金链的持续性。沃尔沃自身品牌价值就值100亿美元,况且它是全球轿车安全与环保的典型,因此,在投资研发费用方面,高昂的运营成本恐怕并不是吉利所能承受得起的,如何协调好沃尔沃现行的管理运营模式和吉利当下低成本的运营态势,显然也是需要大费周折的问题。
吉利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制定正确的融资决策,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吉利在并购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高负债率,这是吉利应该重视的问题。在采用债务融资方式时,应当特别重视在杠杆利益发挥与负债比率升高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如果采用权益性融资方式,由于股权数额的增加,将有可能会导致股权价值被稀释。因此,吉利要防范其支付给其他公司股票的数量与合并后吉利汽车增加的盈利的价值比较。另外在权益融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EPS与市盈率等指标的影响以外,还要考虑企业控制权分散程度的影响,以避免控制权落入他人之手的风险。吉利还应积极开拓融资渠道,通过把各种融资渠道相结合,做到内外兼顾,以确保顺利推进重组和整合。同时要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处理好企业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融资风险与成本综合考虑。
合理规划并购融资的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企业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变化趋势,通过融资方案专业设计,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吉利汽车可以采取规模效益来降低在融资中的资本成本。二是提升技术水平。技术在企业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应用的水平是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吉利汽车可以利用沃尔沃的先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益,降低劳动生产率。三是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利用率越高,单位产出分摊的有关固定成本就越低。因此,合理规划生产,降低设备的磨损率对于吉利在资金使用成本的降低具有很大的帮助。
重新规划规模资产
吉利的资产规模从报表上看是喜人的,但高额的资产规模是建立在把其他的销售部门整合在上市公司中,因此吉利应从自身出发,建立合理的经济经营效益,通过增加自身合理的资产来扩大资产规模。吉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一是走扎实稳健的路线,以DSI先进技术为依托,进军国内汽车自动变速器市场,扩大销路,实现短期的规模效益,并在全国各地建立工厂仓库,从自身扩大资产规模。二是走高端汽车路线,以沃尔沃汽车品牌为依托,降低成本,挤占国内环保安全车型市场,实现高技术、高价值的品牌效益。三是打造一条从低到高的系列车型,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扩大产业规模,扩大自身的规模资本,把吉利汽车做强做大。
防范股价资产缩水
吉利的股价在2009年的短短11个月里,从0.55港元翻了近8倍。这是喜人的成绩,但是股价自身的不稳定性也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财务风险。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本身就是不可预知的风险,在国家政策和股市较好的情况下,也许会增加企业的市值,否则将是企业的致命危机。吉利要面临的其自身的股票价格震荡要注意金融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以有效防范股价资产缩水。
降低运营成本
吉利不仅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权,还收购了其在欧洲和世界的销售途径,但沃尔沃的高额研发费用是福特决定出售的原因,因此,吉利可减少其不相关的投入,如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建厂(中国本土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再如对于暂时用不到的高端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能过多;还有最根本的就是吉利可以运用收购沃尔沃后的先进汽车制造工艺,摒弃自身落后的生产流程,解决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进而更好地降低其高额的经营成本,否则吉利的收购将是失败的,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吉利自身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吉利破产。
综上所述,吉利收购沃尔沃只是第一步,而关键是收购后能否快速发展。目前企业的并购行为是企业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它是现代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用并购来实现规模效益时,也要考虑并购风险,如果能够在并购时去关注并防范风险,那么我们就能把风险转为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急流勇进,获取健康快速的发展和高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