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

2010-10-18刘魁立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共享性事象真性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0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024)

非物质文化对于具体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来说具有本真性而对其他人来说具有共享性。对于这些文化属性的准确认识,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人类社会若干问题的有利条件。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重要差别就在于共享的可能性的差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恰恰在于借助这个文化规律为人类社会寻求一个超越物质独占、消弭由之而造成的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纷争、并能推进人类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本真性;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 (或称无形文化)有别于物质文化的鲜明特点之一在于它的可共享性。①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我这里所说的共享,不是指不同的人对同一文化对象能够共同感知,共同感受,共同欣赏,共同品味等等;而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够同时持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同一个文化创造成果。

这种对文化事象能够共同持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特性只有在非物质文化领域才可以见到。任何物质文化的具体成果都具有唯一性,都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的具体事物,而非物质文化则具有物质文化所缺乏的弥漫性。“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仅仅是一个比喻,实际上你喝你的水,我喝我的水。同一碗水、同一瓢水,作为具体物质,是不能同时被不同的人所共享的。而非物质文化事象是可以被不同的人、人群、族群甚至是整个人类所共同享用。我们可以同唱一首歌,同跳一种舞,共同欢庆一个节日,共同习得和掌握同一种手工技艺,共同享有同样的对自然界的某种认识。

在一定社群、族群内部的文化共享,是大家都熟悉的情况,这里无须赘述。就我们现在所关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度对非物质文化的共享而言,我以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相同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分别传承和存续共有的传统文化事象,如:中国的蒙古族同胞和蒙古国广大民众都持有和传承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对这种业已成为整个人类优秀遗产的文化成果,两国的民众当然都有保护的责任,这也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

另一种情况是不同民族或人群的共有:就是一个社群或族群经过流传、吸纳,将其他社群或族群的异质文化接受过来,使异质文化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最明显的实例是中国的佛教,它是中国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信仰,佛教信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扬,并且在不同民族中又有所发展有所变异,如佛教在藏族、蒙族同胞那里便演变为自己独特的形态。即使在同一民族的佛教信仰中也有不同的派别。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宗教信仰领域,而且在非物质文化的其它领域也广泛存在着。同样一个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既是汉族的也是壮族的,还是其他民族的;同样一个格萨尔史诗,除藏族以外,在蒙古族、土族等民族中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综上所述,我们这里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是不同人群、族群通过历史传承、或通过流传、因袭、吸纳等各种途径,共同持有和享用并存续和传承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变成现实,必然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其功能要适应共享者的需求;其次,共享者对这一遗产具有相应的价值评估;此外,还有具备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与它相关的民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如果它的功能不能满足接受者的需求,如果对遗产的价值判断彼此相左,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非物质文化共享性实现的结果,对群体内部而言,会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并增强群体的内聚力,形成一种社会学家特别重视的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①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0年版。同时也会成为这一群体共同身份的标志。对不同群体而言,将彼此借鉴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容,促进其发展,并增进彼此的认同,进而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

不同社群、族群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对文化共享是极为重要的。

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相关联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文化多样性。②王文章、张旭:《文化认同与国际合作: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无疑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实现提供强大助力。

2005年 10月 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3次会议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指出:“文化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具有多样形式,这种多样性体现为人类各民族和各社会文化特征和文化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个人和各民族能够表达并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③《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关世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公约》还特别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④《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

文化共享的历史与人类发展的历史共短长。人类文化发展历史,是文化创造的历史,同时也是不同社群、民族、国家文化共享的历史。

文化多样性既是对于既往文化发展史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对于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期望和愿景。

吸纳和共享的目的不在于盲目追随他人,从而贬低、否定、甚或是抛弃自我,成为他种文化的俘虏;而在于广泛吸纳、借鉴其他民族所创造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以丰富和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更巨大、更辉煌的贡献。

文化多样性从来都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因素使我们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景产生了担忧,而文化多样性发展将会帮助我们寻找理想的出路。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众的广泛参与。大众既是文化的享有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共享性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因素,文化共享的目的和宗旨正是为了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和而不同”。《左传》有这样一段话,意思是说:“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好比调制汤羹,要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厨师调和,味道不足就添调料,味道重就用水调淡……。如果用清水来调剂清水,还有谁爱吃呢?用琴瑟弹奏单一的声调谁能喜欢听呢?所以不应该一味讲“同”。《国语》里也说了这样的意思:和谐能够产生新的事物,一味求同就不能持续发展。

因此说,共享性并不会、也不应导致文化的趋同。因为文化的趋同是由于文化主体亦步亦趋进行模仿,忽视自身民族文化建设以对人类社会做出文化贡献而产生的。在文化共享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个社群、族群、国家,将会更好地建设和滋养自己的主体文化,同时,整个人类文化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处理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就是要确认特定的民族文化的人类文化地位。因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有民族的视角,更需要有人类的视角。用人类的视角来认识和保护我们各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使我们的保护工作具有更广泛、更长久、更深刻的意义。为了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每个民族彼此尊重、相互交流,一定能做出巨大而独特的贡献。

第一节涉及的是文化持有者相互间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而本节的话题则是针对非物质文化事象本身。

在关于传统与现代性的讨论热潮中,学术界特别关注本真性问题,①本迪克斯·瑞吉娜:《本真性》,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甚至在此前很久,在研究民间文化的整个过程中,关于本真性的呼唤、探讨、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欧洲学者关于“荷马问题”长时间的聚讼、关于莪相诗歌的真伪论辩、我国历代学者关于国风的诠释等等,都涉及到本真性问题,这一古老的哲学概念,成为了我们民间文化学一个具有核心意义和原则意义的重要问题。

本真性问题,对于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②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遗产保护的问题或许可以简化为保持本真性的问题。保护,是通过自觉的努力让遗产项目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属性,最起码的要求是,使该项目避免丧失基本的本来面目,因为丧失最基本的属性,该项目就不再是它自身。所以,保护工作是在理想的状态下尽可能保持原来最基本的固有属性。

有时,我们会使用“真实性”这个术语来比较文化事象在昨天和在今天两种不同的存在状况。这或许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做往往会使我们把文化遗产事象某个特定时间节点的存在状况作为基准,作为衡量所观察、所论述的事象的原发的和理想的尺度。其结果便是不仅忽略了该事象既往长时间的历时演化过程,而且也切断了这一事物未来演变发展的广阔道路。

与通常习惯使用的术语“真实性”不同,本真性是一个更侧重历时性的范畴,因为本真性是一个关心事物自身在演进中的同一性的范畴。有时间维度才有先后时间里是否保持自身同一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的特性之一在于它的动态性,它是过程中的文化,它生命的活力就在于发展演进当中,如果它不被历史抛弃,不像彗星般殒灭,成为历史的尘埃,它就会在运动中获得长久的生命。

如果用一个图示来表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演进过程,那么,它仿佛是一条直线,由一个端点向另外一个端点延伸。应该说这条直线,是一个面积,由于事象自身各种因素的消长、变化,这条线或粗或细的变化着,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一文化事象,在历时的演进中,总要不断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这条直线在现实中呈现出来的确是一条曲线。如:图1。

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从发生时起,经历长时间的历时进程,或丰富、或弱化、或变异,它永远不会停滞在完全相同的状态下,总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着自己强劲的生命力。

我通常不愿意使用国内现在很流行的“原生态”这个术语,我觉得这个术语,常常会使我们在意念中不自觉的消解事物的发展过程,而去追寻事物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现实存在。另外,“原生态”从字面上看,会造成一种印象,这里着重言说的是对象的表现形态,而没有特别指出它的本质。

在这里我想先画一张图,我们假定一个事象,它是从唐代逐渐形成一直发展到今天,假定原来是正方形的,那么到现在呢,我们认为正确的所谓“原生态”应该仍然是正方形。但是我们知道除了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就是我刚才在说明那条直线时候所讲的或粗或细的情况。同时还有外部的条件对他的影响,两种力量的折冲交错、相互影响,综合起来使它不断地变形。这样,一开始的方形就变成了菱形或其它不规则的多边形,最后表现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圆形。这和最初形成时期的原始状态的正方形已经相去很远了,几乎看不到或者不完全能够体现它最初的痕迹了。

我想用下面的图例来比拟它演变的历程,如图2。

这时,我们就会面对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变化了的事物还是它自身吗?究竟是什么“规定”它没有变成与原来事物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新的事物?我们称这一决定性的属性为“本真性”。

我这里所说的本真性,是指一事物仍然是它自身的那种专有属性,是衡量一种事物不是他种事物或者没有蜕变、转化为他种事物的一种规定性尺度。文化是与特定人群相联系的,因此具有表征这个人群、代表这个人群的作用;反过来说,文化又见证这个人群,成为这个人群的身份标志。

构成本真性的基本要素是该事象的基本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基本形态和作为主体的个人、社群、族群对该事象的价值评估。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来说,本真性是它的真髓,是它的灵魂,灵魂在,则事象在;灵魂变了,则事物也随之变了;灵魂的消亡意味着事象生命的结束。

这里,我觉得可以用另外一张图来表示本真性的存在。见图3。

这仅仅是一个比拟。这个表示本真性的三角形实际上是弥漫在整个变化了的图形当中,隐含在它众多的内部蕴含以及表现形态中。

人的变化,社群的变化带动着文化的变化,文化会变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才有文化保护的问题。本真性的概念是在承认文化在变化的同时,保证文化的变化保持在一个同质限度之内。本真性的概念并不无视尤其并不反对文化的变化、创新,而是在承认社群自身有进行文化调适、文化创新的正当性的情况下,保证文化事象基本的一致性。文化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变化不失其本真性,只要文化事象的基本功能、该事象对人的价值关系,不发生本质改变,就是可以正常看待的。文化的变化和演进,有它自身的规律。在这规律当中,自然也包含着外部影响的因素。但任何人为的违背规律的“催化”都将损害文化事象的正常生命进程。关注事物本真性正是将保护和发展这样两个似乎对立,但却完全统一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达成辩证的统一。

当今时代,“功利”常常会压倒“意义”,这往往会使我们在功利面前,短视地把为文化发展提供助力的传统文化作为追逐功利的手段。在这时候,尤其要特别关注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责任编辑:红星)

G0

A

1003—4145[2010]03—0024—04

2010-01-25

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共享性事象真性
建筑原真性探微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创造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生活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鸿合”软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地理事象运动与分布的教学把握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
梅山信仰民俗事象:“游船”——收瘟摄毒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