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对策

2010-10-09重庆利安达富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程世红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董事会会计准则会计人员

重庆利安达富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程世红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原因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指现代公司制企业在领导、管理、激励、约束方面的制度和原则,它涉及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在责、权、利上的划分和相互制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控制关系和制度结构。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包括经理)、监事会三个机构组成。股东会由出资者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对股东会负责;监事会由股东和公司职工组成,是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目前企业的通常做法是: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这种体制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董事会缺乏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约束。有的企业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由于身兼二任,董事会和股东会两个法定机构的权力没有有效行使。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董事会,但是职能没有有效发挥,总经理受托职能削弱,责任心不强。二是总经理由于未受到股东和董事会的有效监督,在业绩评价中,过分倚重于当期的财务性业绩评价指标,导致企业总经理只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远利润,甚至诱使企业管理人员投机行为的发生,以损害企业长期业绩的成长来换取暂时优秀的业绩。三是在企业监事会的设置和人员的选择上,按照法律规定,公司监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但在一些企业里,监事实际上由股份占绝对优势的大股东指定。这样,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都成了大股东指定的人员,由于缺乏监督机制,监事会徒有虚名,无法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赋予的权力行使职能,无法通过健全的管理与控制、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

(二)内部控制制度松懈

会计信息失真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松懈。一是在职责分工方面。充分的职责分工是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通过职责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既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但是目前有的企业职责划分不明确,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没有各负其责和相互制约。没有按照“不相容”原则继续职务分离问题,把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由一个人担任,特别是在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没有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二是在会计系统控制方面。要求企业依据会计法和统一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有的单位虽然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账务处理程序和企业的会计政策,保持充分的凭证和记录。但是会计人员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凭证统一编号、审核、保管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内部稽核制度等,甚至会计人员有越权处理会计事务的问题存在。经济业务过程中采取的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凭证编号、核对等措施不严密,使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没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导致错误或者问题发生,有的会计记录甚至缺乏正确性和完整性。

(三)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特殊参与者,肩负着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任务,真实、准确、及时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是社会对会计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项基本承诺。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一是在制度的理解上,会计人员对现行经济法规制度理解不透,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如科目使用错误,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等。二是企业在人事管理上还存在任人惟亲的情况,会计人员知识、学历和业务水平偏低,无法胜任财务会计的工作要求,作出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这部分人由于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会做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三是企业管理者道德素质的滑坡,利用会计人员思想素质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等缺陷,或者迫于上级权力的压力而有意造假,甚至出现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同谋作假现象。

(四)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行业规范缺失,对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不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账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自律性差,执业能力欠缺,政策水平不高,甚至与企业伙同造假。此外,还存在法制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我国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会计社会监督体系。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

(一)健全机制,完善法律惩处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不但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损害了国家和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大量事实表明,会计信息生产、披露和监督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违法行为,无不与巨额利益的诱惑相关,是主观上的有意所为。因此,首先要在内部通过完善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来制约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通过法律手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公司内部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治理。从机构设置上建立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专业委员会以及设立独立董事,通过进一步完善基于公司治理的公司内部财务约束机制。此外还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处罚中民事法律调节的力度。提高民事赔偿额度,增加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成本。明确民事责任人,让承担法律责任者确实得到惩罚。

(二)强化管理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源头入手,从单位内部管理入手,从规范各项制度和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入手。一是要层层落实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要实行责任追究。二是应该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与单位内部的反腐倡廉工作结合起来,实行“一票否决”,进行综合治理。三是要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要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保护,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行事。在企业内部要健全有效控制制度,实现制度监督和控制。

(三)完善监督机制

要完善单位内部的审计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同时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接受会计律师事务所对单位相关报表、票证的审计。

(四)加强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学习

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种制约。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基本上是符合现阶段的会计环境的,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又能体现我国国情的具体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新的经济体制要求,规范财务管理,我们应该聘请专业人士进行了“会计新制度准则”的知识讲座。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全面系统的了解到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框架体系,较熟练的掌握运用新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业务。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估计实施新准则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新准则的要求,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并提出会计规范的目标、在会计规范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

[1]陶惠忠.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2]徐向真.试论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扼制会计信息失真[J].工业技术经济,2006,(05)

[3]王棣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和会计监督[J].江苏建材,2007,(02)

猜你喜欢

董事会会计准则会计人员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