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建议

2010-10-09鲁慧君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宁波竞争力因子

鲁慧君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00)

宁波市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建议

鲁慧君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00)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学的主流理论,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研究之中,然后在国家、区域、城市和产业竞争力分析中得到大量应用。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对宁波市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宁波新一轮产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产业核心竞争力;识别与评价;对策建议

核心竞争力最早出现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之中,1990年美国学者哈默尔和帕拉哈拉德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1994年他们又把它具体应用到战略管理中。如今核心竞争力理论已在国家、区域、城市和产业竞争力分析中得到大量应用。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对宁波市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宁波新一轮产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与识别方法

本文所指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某地区产业所拥有的资源、知识、技能、信息和价值的集合体,是该地产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别地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这一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难以模仿性的特性,其构成要素包括资源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

由于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众多,在众多的因素中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需要一种更客观更具操作性的识别方法。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套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体系,对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识别和比较,从中找出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或者潜在关键要素,弄清产业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然后判断拥有的核心能力是否构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最后对症下药提出如何构建和再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结合数据的可得可比性原则和研究的科学系统性原则,本文将从要素支撑的角度设置了横向和纵向两个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横向比较是指城市间的综合产业竞争力比较,目的是找出宁波与其他兄弟城市的差距,并从竞争优劣势中识别出宁波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设置角度考虑从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本配置、市场开拓和发展环境等方面设置指标体系,选用的比较城市是宁波、青岛、大连、杭州、苏州等5个城市,考察年份是2008年。

纵向比较是指宁波市工业竞争力比较,目的是找出宁波工业发展的变化情况,从中识别出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下步构建和再造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设置角度除了考虑要素支撑外,还加入了企业经营效益方面的指标,选用比较的行业是规模以上工业中的 29个行业,考察年份是2001年和2008年。

三、对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

(一)横向比较

笔者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五市的具体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因子分析(具体运算步骤略),找出了3个具有明确意义的因子,然后计算出五个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见表1:

表1 5个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

表2 2008年与2001年宁波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子变化情况

从表1中可看到,五个城市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因子所载荷的主要指标是技术人才占比、流动资产比率、单位GDP专利数、从业人数占比,说明五个城市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人力支撑、资本支撑和创新支撑。其中,杭州在第一因子中得分最多,宁波在第一因子中得分处于第2位,结合相关主要指标分析,宁波只有单位GDP专利数这一指标在五个城市排位相对靠前,从中可以识别出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因素是创新支撑。而在第二、三个因子值中,宁波的得分是较少或最少的,结合相关主要指标分析,宁波产业集中度较低,人均GDP和R&D占GDP比重这两个指标在五个城市中排在末位,可以识别出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阻碍因素是市场支配能力薄弱、科技投入不足。从综合得分看,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小于零,在五个城市中处于第3位,弱于苏州和杭州,强于青岛和大连,说明宁波综合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明显。

(二)纵向比较

笔者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宁波市 2001年和2008年29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因子分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找出影响 2001年与2008年29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因子(见表2),接着计算形成宁波工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见表3)。

从表2中,我们可以识别出宁波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过程。2001年宁波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支撑和创新支撑因子上,到2008年宁波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已逐步转变为规模效益和资本配置力上。我们还发现,2001-2008年间,宁波工业技术支撑因子从第一因子位下降到第二因子位时,创新支撑因子则从第一因子位降到第五个因子位上,这就是说,科技和人才投入绝对增加的同时并没有使自己的贡献地位得到上升,这说明宁波工业的创新支撑在相对退步。这与横向比较中的计算结果似乎有出入,其实两者并不矛盾。这是因为横向比较的数据主要是全社会的数据,而纵向比较的数据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从全社会看,宁波以单位GDP专利数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进步相对其他城市较快;而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宁波的科技创新支持进步相对自身发展仍然较慢。

表3 宁波市工业行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注:因指标体系设置的狭隘性,本评价仅供参考。

(三)研究结论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本配置能力是组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从横向比较看,组成五个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一因子是人力支撑、资本支撑和创新支撑,这就是说科技创新能力(包括人力投入)和资源配置能力是组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R&D占GDP比重处在第三因子位上,说明科技经费投入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要相对小些。只有使科技经费投入转化为内在科技创新能力时,才能加大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从纵向比较看,宁波工业发展的人力支撑因子已分别通过人才和劳动力两个指标分化到技术支撑因子和劳动规模支撑因子上;资本支撑因子即资本配置能力已从第五因子上升为第一因子;创新支撑因子则从第一因子降为第五个因子。

2.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从横向比较看,宁波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不足,资本配置能力适中,创新能力良好,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小于零,在五个城市中处于第3位。从纵向比较看,宁波29个工业行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中,9个行业核心竞争力较强,3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由弱变强,4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由强变弱,13个行业核心竞争力弱。29个行业中,得分和排位都上升的有12个行业,得分和排位都下降的也有12个行业,总体上好坏参半。

3.市场支配能力是影响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看产业集中度,在横向比较分析中,我们得到产业集中度是构成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二因子的组成部分,而宁波的产业集中度较低,与兄弟城市差距较大。其次从区位商看,在纵向比较中,我们发现宁波工业的区位商从第四个因子位置上升到第一个因子位置,反映了市场支配因子对宁波工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在加强,但这并不说明宁波工业的市场支配能力在加强,因为在2001年,宁波工业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有14个,其中有12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5(一般认为,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到2008年时,宁波工业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减少为11个,其中只有3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5。

4.在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不可忽视发展环境的影响。在横向比较分析中,我们得到人均GDP和外向度是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二因子的组成部分,这主要反映城市的内外发展环境。由于宁波人均GDP相对低而外向度较高,因此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宁波产业的盈利能力。

四、核心竞争力构建和再造建议

构建和再造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两大问题:

(一)科学制订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要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需要制订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而制订产业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内部因素,也要考虑宏观环境;既要顾及现有的产业基础,也要适应未来的发展空间,考虑的因素较多。本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再吸收企业战略管理中常用的决策方法,来建立一个产业发展战略决策矩阵。用这一决策矩阵法可以在众多复杂因素中抽象出最重要且不相容的两个方面,建立起二维坐标轴,并将各决策子集定位于坐标空间,以子集所处的决策分区决定战略选择。笔者认为以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发展趋势为主要维度构建产业发展战略决策矩阵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见图1)。注:括号内为宁波工业行业序号。

图1 产业发展战略决策矩阵

图中设计了9个子集。按照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弱和产业发展趋势好差的分组聚类,把宁波29个工业行业填入这9个子集中,形成产业发展战略决策矩阵,然后我们可依照各行业在矩阵中的位置初步选择其发展取向。A、领导者类型。此子集产业一般具有高市场份额,拥有低成本和优越的技术地位,利润丰厚。目前满足这些条件的产业,宁波还没有。建议可对核心竞争力排名最前的石化产业进行挖掘培养,尽快树立起领导地位。B、增长型。此子集产业发展快,核心竞争力较强,对此类产业可选择细分市场、加大投入力度的政策。C、产生现金型。此子集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强,但新的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少,对此类产业主要设法最大化地产生现金。D、更加努力型。此子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但发展前景较好,需要进一步细分市场,追求主导地位,否则处境将变得不利。E、保护型。此子集竞争者众多,增长率较低,科技含量低,对此类产业可选择细分市场,实行专门化战略。F、部分退出型。此子集产业增长率低,盈利低,对此类产业可选择阶段性撤离落后产品,通过专门化战略,谋求部分市场份额。G、加倍或放弃。可根据产业的发展情况,分别采用加倍扶持实行并购战略或采用适时放弃的办法。此子集中有少量如果得到足够的支持就可以转为明日的领导者。H、剥离型。此子集产业亏损大,应被售出或关闭。目前宁波还没有此类产业。总之,以上9个子集可大致归为三类产业组;一是发展类,即ABD产业组;二是选择性投资类,即CEG产业组;三是逐渐退出类,即FFH产业组。

值得指出的是,确定产业发展战略还须结合一些定性分析,考察区域的资源结构、区域发展定位等才能做出最终决策。

(二)加快提升四大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科技创新因子再次成为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因子,我们必须大力推动产业的自主创新。一是加大财政对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大力发展创新风险投资、金融担保体系,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创新投资领域,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二是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形成对科技创新的强大智力支撑,在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和引进优秀创新型团队。三是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四是继续加强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五是以专利、标准、品牌为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切入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动我市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研究院,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六是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外资研发机构,特别是世界知名大企业、高科技企业在我市建立研发中心,与本地企业、研究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增强企业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

二是提升资本配置能力。资本配置能力是组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鉴于宁波产业资本配置能力相对趋弱的状况,我们需要再造资本配置新优势。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宁波市现代产业发展导向资金,专项引导投向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重点支持关系产业全局的关键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设立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确保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实现;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一些基本面好、带动就业明显、信用记录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流动资金的信贷支持,保障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拓宽融资渠道。五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

三是提升市场支配能力。市场支配能力作为影响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我们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营销能力上下功夫。一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以资产、技术、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定位置的大公司、大企业和科工贸一体化企业集团。二是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打造更多百亿企业,着力培育千亿企业,构建起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三是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促使企业通过夯实基础、创造品牌、注册专利、制定标准、品牌输出等途径走上发展壮大之路。四是推进产业基地集群建设,集中力量抓好二十个左右在全省影响、全国能上榜的重点产业基地,努力争取把石化基地、软件基地、物流基地、工业设计创意基地建设成为示范性的产业基地。五是积极构建纵横向产业链,通过推进资源深度利用、产品向中高端延伸、产业融合、区域协作、产业转移等途径,打造石化、钢铁、纺织、农业、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链。六是提升发展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着力抓好综合性网上商城和企业电子商务两大网络平台的建设,着力推进传统市场的商场化、连锁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建设。

四是完善城市发展环境。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城市发展环境的支撑,需要积极创造比周边地区更加优越的软、硬件环境。硬环境方面:一是加快“数字宁波”建设,大力发展基础传输网络,推进无线宽频城市建设,实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中的普及应用。二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形成一个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组成,与城市交通相协调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布局合理、无缝对接、高效运行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三是推进“绿色宁波”建设,继续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好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衔接工作,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软环境方面:一是加快“信用宁波”建设,切实强化政府信用、显著提高企业信用、初步建立个人信用,形成良好的城市信用环境。二是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推进资金、原料、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切实提高产业配套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 杨仙丽)

F062.9

A

1008-4479(2010)04-0078-06

2010-04-27

鲁慧君,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宁波竞争力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一图读懂宁波
影响因子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