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
2010-09-26何启安
何启安 张 敏
(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皖西北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现状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
何启安 张 敏
(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指标进行监测,并与全国同龄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同龄人群;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平均数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仅有16和18岁男生握力平均数以及男女学生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年龄组握力和速度素质差异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政府、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提出提高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的建议。
农村 留守青少年学生 体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阜阳市三个市辖区16-18岁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生理、心智均健康者),具体要求以年龄、性别分组,样本共计6个年龄组,各年龄组抽样50人,总样本量300人;《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儿童青少年16-18岁学生的监测数据,其样本量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的儿童青少年学生一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查询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体质监测与评价等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1.2.2 体质测量法
(1)测试指标。
根据研究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体质监测:一是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二是身体机能指标:安静脉搏、肺活量;三是身体素质指标:50m跑、握力、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坐位体前屈。
(2)测试器材。
SGJ—Ⅱ型电子身高测试仪、RCS—Ⅱ型电子人体秤、皮卷尺、医用听诊器、肺活量计测试仪、电子秒表、电子握力计、立定跳远测试仪、TQQ—Ⅱ型电子坐位体前屈测试仪、IC卡、读卡器等,所用器材均由北京鑫东华腾体育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有关的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生长的空间线性整体指标,体重是反映人体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胸围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的整体指标。表1显示: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平均数与全国同龄人群一样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其中,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16岁男女生和17岁男生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16-18岁学生体重和胸围都明显低于全国同龄人群平均水平(P<0.05)。
表1 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与全国同龄人群身高(cm)、体重(kg)、胸围(cm)一览表
2.2 皖西北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水平
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表现为安静脉搏平均数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肺活量平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其中女生安静脉搏平均数大于男生,而男生肺活量平均数大于女生(表2)。这与全国同龄人群身体机能水平发展趋势相吻合。但经t检验,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安静脉搏和肺活量平均数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皖西北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
50米跑是反映学生速度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表3显示: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速度素质虽与全国青少年学生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后又趋于平缓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但是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速度素质平均数均好于全国同龄人群,经检验二者并不呈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与全国同龄人群安静脉搏(次/分)、肺活量(ml)一览表
反映学生上肢和下肢力量的握力和立定跳远两项指标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呈现以下特点: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握力和立定跳远平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仅有16和18岁男生组握力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组、17岁男生组握力和青少年男女学生立定跳远平均数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与全国同龄人群50米跑(秒)、握力(kg)、立定跳远(cm)一览表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反映学生的耐力素质。表4显示: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耐力跑均数低于全国同龄人群,即耐力素质好于全国同龄人群,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坐位体前屈是反映学生柔韧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表4显示: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各年龄组女生柔韧素质均好于同龄男生,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柔韧素质均好于全国同龄人群,并且两者间柔韧素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4 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与全国同龄人群耐力跑(秒)、坐位体前屈(cm)一览表
2.4 影响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
影响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各项指标平均数低于全国同龄人群的主要因素有:(1)当地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当地政府于2005年起实施了“留守孩子关爱工程”,也于2010年起开工建设719个。“留守儿童之家”,这两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虽然对留守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和教育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却忽略了留守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也存在着长期以来对农村中学投入尤其是体育设施投入的偏少,加之未能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等体育工作进行及时、合理的指导与监督,这些都是影响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因素。(2)学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体现象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令人堪忧的重要原因。(3)由于留守青少年学生父母大多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在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却没有对孩子进行全方面的关注,使其子女在身体发育等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呵护与教育,从而造成他们身体形态和机能发育水平以及运动能力较低的现状。(4)尽管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相对于物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上涨,使得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在下降,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健康卫生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结构的形成,这也是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主要要原因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与全国同龄人群发展趋势一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体重、胸围、16和17岁男生组身高以及16岁女生组身高明显低于全国同龄人群平均水平(P<0.05)。
(2)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安静脉搏和肺活量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同龄人群,但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各有高低。其中,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速度素质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映学生上肢力量的握力平均数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只有16和18岁男生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17岁男生组和16-18岁女生组握力平均数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男女学生立定跳远平均数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2 建议
(1)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应本着对留守青少年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履行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为留守青少年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加大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关注程度,采取一切有利措施比如增加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等,促进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增进健康。加大监察督促力度,促使农村中学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广大农村中学配齐配强专职体育教师,缩小专职体育教师师生比。
(2)学校体育教育开展状况和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做到:落实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校体育政策,加强责任意识,确保体育课课时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被挤占。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搞好硬件建设,不能因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缺乏而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现实问题,重点选择一些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快速、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的体育项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和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其主动、快乐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3)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学生父母不仅要认识到孩子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自身体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为此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学生父母应关注孩子全面成长,以身作则或以书信、电话形式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孩子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
[1]计春刚,陈丽丽.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德育现状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5):637.
[2]安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9[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牛桂琴. 留守儿童之家撒播成长快乐 [N]. 阜阳日报,2010-5-23.
[4]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2004年监测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梅 建.青少年儿童1985-2005年体质健康发展状况和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23.
[6]马北北.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N].中国青年报,2010-3-30.
[7]许韶君. 安徽省7-22岁儿童青少年体格与体能发育1985-2005年变化趋势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09.[8]阜阳市统计局.阜阳统计年鉴[C].2009:193,198.
[9]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338.
[10]高 东.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问题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9):88.
[11]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12]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On the Status Quo of Constitution of Countryside Left-behind Young Students in Northwest of Anhui——taking fuyang as an example
He Qi'an Zhang Min
(P.E.Department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Anhui 236041)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measurement,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article has moniterd the body shape,body function and body quality of left-behind young students of countryside in Fuyang,and compared with all indexes of national peer group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net level of the body shape is under the Chinese groups of the same age;the average of every index of Physical function is of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same age;only 16 and 18-year-old boy's average of grip strength and the endurance and flexibility quality of the left-behind young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t (P<0.05);the grip strength of the other age groups and the speed difference are not significant.Suggestion of enhancing constitution of left-behind young students of countryside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from government,school and family.
countryside left-behind young students constitution
G804.49
A
1004—5643(2010)06—0089—03
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ASS09310。
何启安(1976~),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