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对策
2010-09-21重庆市云阳县双龙农业服务中心夏兴成
重庆市云阳县双龙农业服务中心 夏兴成
国家应继续实行种粮补贴政策,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目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优良品种、保护耕地、提高地力为重点,推动粮食生产向优质、高效、高产方向发展。
把良种与良法栽培配套起来,挖掘良种增产潜力,使之在农业上形成科研—生产—推广体系,从而确保我国粮食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增加投入,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配套技术,因而粮食总产不断提高,连续五年全国粮食总产超过50000万吨,2008年粮食总产高达52500万吨,单产水平5.19吨/公顷,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95%以上。目前我国储备粮1.5亿~2亿吨,比世界平均水平多1倍多,以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水资源短缺、水土污染严重、森林破坏、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制约了我国粮食持续增长。围绕粮食安全问题,本文拟从战略的高度,就我国目前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对今后持续发展粮食生产提出对策。
制约因素剖析
首先,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人口已达到13亿,人口密度125人/k㎡,为世界平均数的三倍,人口绝对过剩。全国耕地由1957年1.45亿公顷降至1.22亿公顷,人均耕地由1949年0.25公顷降至0.094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40%,土地已负荷超载,近于临界状态。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和经济建设占地,土地还会继续减少,目前我国耕地每年以80万顷速度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生产已失去了土地支撑,这将制约我国粮食持续发展。
其次,水资源短缺,水土污染严重。21世纪全球面临人口(粮食)、资源(水、土)与环境(污染)三大问题,其中尤以水问题最为严重。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4万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098立方米,在世界排名88位,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27%,是世界13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现在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西北地区缺水更为严重,年平均降水160毫米,黄土高原人均水资源仅630立方米,不足全国1/4,宁夏人均水资源仅197立方米。而且降水时空与区域分布不匀,黄、淮、海地区耕地占全国的26.1%,而水资源占全国的7.7%,这些地区干旱缺水,人畜饮水困难,农业十年九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植被难以恢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向沙漠化、石漠化扩展,粮食生产难以持续增长。
我国不仅水资源短缺,而且水土受化肥农药农膜面源污染严重,加剧了水危机。据《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污水排放总量达626亿立方米,其中60%未达标排放,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湖北襄阳蛮河,四川宜宾河段水质为劣5类,鱼草不生,臭气难闻。水体污染,使我国130多个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农业只能搞水灌溉,致使污灌区水土受重金属Cu、Cr、Pb、Zn、Hg污染后,土地生产力下降。目前,全国有2000万公顷耕地受污染,造成我国每年减产粮产1000万吨。
第三,我国森林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森林状况,经过近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和城市林园建设项目,森林面积13380万公顷,覆盖率上升到18.21%,仅相当于世界森林的27%,全国因建设、山火、病虫危害等原因,每年损失林地约44万公顷,如三峡库区的云阳县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4807公顷,遭鞭角华扁叶蜂和松材线虫危害,成灾面积1435公顷,出现大片死树,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带来严重水土流失。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每年损失耕地6.7万平方公里,流失泥沙50亿吨,使土地向荒漠化、石英化扩展,塘库泥沙淤塞,坡耕地越种越簿,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
第四,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当前我国农业在一家一户“小而全”生产经营格局下,在农资涨价和粮价不高的情况下,低水平运作,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据笔者在重庆市云阳县农村调查显示,农民外出广州、深圳务工,平均每月工资1200~1500元,而在家务农每月收入400~450元,外出务工收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出了3倍以上,农业比较利益明显较低。特别是山区农民基尼系数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城乡一、二、三产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所以这个县有26.4万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务农者多是老叟和中年妇女,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空巢村”,导致农村土地抛荒,耕作粗放,广种簿收,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
第五,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农业缺乏科技创新。农业是我国弱势产业,粮食的持续增长,必须靠科技创新支撑才能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农民教育指数2008年才达到8.4年,而发达国家已达到13年。由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差,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加之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顺,经济投入不足,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太低,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至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8%,而世界平均水平已达到71%,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
可持续发展对策
为了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家应继续实行种粮补贴政策,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目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优良品种、保护耕地、提高地力为重点,推动粮食生产向优质、高效、高产方向发展。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速跨地区调水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我国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生态环境恶化,很重要的原因是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合理,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日益严重。为了保持我国粮食持续增长,必须控制土地沙漠化继续扩展,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峻工之后也只能解决五个省区农田灌溉和部分城市用水问题,不能全部解决大西北工农业缺水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要在搞好“南水北调”的同时,加速跨地区“大西线”调水工程(即雅黄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实施,才能彻底解决我国工农业缺水问题,粮食安全才有保障。此外,要仿效以色列发展旱作农业的经验,推行滴灌、渗灌、喷灌等节水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推广覆盖、免耕栽培;要适当提高水价和污用处理后再利用等措施,这是保持我国粮食稳步增长的首要举措。
推行农林复合经营,是粮食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二,扩大马铃薯、红苕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我国是粮食单产最高的国家,水稻、小麦早产水平快到极限,因此,在粮食生产区的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成都平原地区,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继续抓好玉米、小麦、水稻(包括双季稻、再生稻)的同时,应着力扩大脱毒马铃薯、红苕种植面积,以增加粮食总产。
这是保证中国13亿人口有粮吃,防止饥饿在我国展现的新举措,其理由有二:一是马铃薯、红苕是粮食,营养全面,只不过是粗粮而已,仍可充饥,是东欧国家和我国山区人民过去的主要粮食;二是马铃薯、红苕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耕作技术简单,在我国南方、北方高山平坝土地上均能生长。鲜产比水稻、小麦高出3~4倍,如果种植面积在现有基础上扩大30%,我国粮食总产就能达到60000万吨,甚至更高,如此,到2015年,我国人口达到14亿,届时,我国粮食自给率也会保持95%以上,不会发生粮荒。
第三,推行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木本粮油。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在全国的69%和56%,因此,在山区除利用牧草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外,要树立大农业大粮的观点,综合开发国土资源,大力推行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木本粮油,这是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发展我国粮食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南方山区更为适合,因为混农林生产是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的有效模式,它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是在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下林地生物性与生产组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把农林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组成系统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森林造水功能,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增加产品产出率,从而获得最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如桐(油桐)粮间作、板栗粮向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等立体种植模式,各地应根据气候土壤耕作习惯,因地制宜采用。
第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防治水土污染。农业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基础,是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匮泛,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它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它的核心问题是应用生态经济原理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自然物质的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防治水土污染,从而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综合利用为目的。实践证明,我国推行的养殖—厕所—沼气—大棚栽培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在当今农业生态遭破坏的情况下,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选择,应大推广。
为了营造粮食生产优越的立地生态条件,在农村要大力推沼气净化池,秸秆过腹还田;适当控制化肥用量,提倡病虫生防,防止水土面源污染,要多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旱地浇灌;改造中低产田土,推行合理转间套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在粮食生产区要严格控制保护耕地,建立商品粮基地,保证我国18亿亩播种面积不减少。对坡耕地,实行山、水、林、路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为粮食持续增长营造一个良好立地条件。
第五,提高粮价,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如果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难以提高。目前粮食定价太低,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导致土地抛荒面积扩大,粮食产量上不去。因此,国家要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价,工业要反哺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模化经营。此外,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要明晰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多层次产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民与土地结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第六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栽培。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载体,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自从杂交稻和小麦矮化问世后,品种就没有大的突破,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难度。因此,国家要向科研增加经济投入,激励众多育种专家依靠科技进步,利用杂交技术和转基因生物技术,培育出名、优、特高产品种,把良种与良法栽培配套起来,挖掘良种增产潜力,使之在农业上形成科研—生产—推广体系,从而确保我国粮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