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疆科技进步新局面
2010-09-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靳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 靳诺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科技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科技对新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祖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造就了新疆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新疆具有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是我国开拓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市场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门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棉花、粮食、畜牧、林果四大基地,抓好国家特大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努力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国家特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科技部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疆的发展,特别是建立部区会商机制以来,关心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推动实施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的作用更加凸显。全社会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研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技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科技对新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充分发挥县(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作用,把各种技术及市场信息及时送到乡村、企业和农户。 由cfp供图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推进科技进步新模式
一是超前谋划,制定纲要。18年来,自治区先后制定了两个十年的《科技兴新纲要》。2008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第六次科技兴新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兴新强化实施的若干意见》,引导科技兴新进入新的阶段。目前,自治区正在积极筹划《2011~2020年科技兴新纲要》。
二是不断完善机构建设。在科技兴新战略实施之初,自治区即成立了由自治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科技兴新领导小组,作为领导小组常设办事机构的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公室在2006年定为副厅级机构,下设三个处。各地州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自治区多数厅局成立了科技兴行业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加强对行业科技工作的组织协调。为给党委政府实施科技兴新战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决策咨询,成立了自治区专家顾问团及其办公室,各地县也建立了相应机构或明确了相应职责。
三是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自治区科技部门、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检查,强化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意识和工作力度。如通过科技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实施科技强警工作,与经贸部门联合开展科技兴贸工作等,有效体现了联合协调机制功能的发挥。
四是搭建工作交流平台。连续十年每年都召集县市领导和科技局长参加“全国科技进步考核通过与先进市县区联络网”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在地州、行业还分别建立了工作交流协作年会机制。以此促进学先进的良好氛围。
落实目标责任,严格检查考核
自治区从1999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制定了标准和考核办法。每两年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牵头组织考核,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奖励。从2003年起,又在地州市开展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通过实施责任制,越来越多的党政主要领导更加积极、主动地抓科技进步。有的地县科技工作一年一个样,每年都上新台阶。
自治区还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事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的意见》精神,积极开展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和创建科技进步示范县(市)的工作。作为以国家标准规范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强对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自治区党委常委亲自部署,组织、人事、财政、统计等部门联合组成考核组,进行实地和会议考核,严格标准,不走过场。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中,自治区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此外,还建立了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市、科技进步先进乡镇(街道)等科技兴地县标准和科技兴新先进厅局、科技强警先进县市、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等科技兴行业标准,并进行相应考核和认定。
通过实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和开展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与“创先”,2009年,自治区地县科技投入总额达到7.09亿元,是1999年的11倍,科技投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县市有43个,占全区县(市)的44%。据对2007~2008年度获得全国先进称号的22个县(市、区)进行统计,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均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
传播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服务各族群众的能力水平
一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为科技特派员创业提供金融支持暂行办法》,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服务“三农” 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是采取工程化模式开展科技兴新素质工程。通过连续18年实施“科技兴新素质工程”,有效地提高了西部大开发中强化实施科技兴新的基础性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的科技知识水平,提高了一线劳动者接受先进适用技术并加以运用的能力。据统计,近10年来,自治区培训各类人员3241万人次。2009年,自治区“科技兴新素质工程”作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优秀案例,获得了中国科协的表彰。通过培训使更多的各族农民工“走出去”,有效地增加了各族群众的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针对不同培训对象,每年还在疆内外开展多期地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与经济”专题培训,每年组织两批先进地县领导和科技管理部门领导赴国外考察培训。
强化激励机制,改善科技进步环境
自治区坚持重创新、重实绩的奖励原则,建立并不断完善激励制度,扩大科技奖励范围,对在科技兴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不断加大奖励力度。
一是奖励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的城市,奖励首次参加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获得先进的地州市,奖励首次通过考核和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的有功人员。组织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赴国内外学习考察。
二是设立自治区“科技兴新贡献奖”,奖励在科技兴新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以及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有功人员。
三是开展科技兴新标志性工程认证工作。每年认证一批先进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并授予“科技兴新标志性工程”。
突破关键技术,提高支撑重点产业的发展能力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实施科技兴新战略成效明显。一是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大。支柱产业——棉花已连续多年保持单产、品级和调出量等“全国第一”;二是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培育出“特变电工”、“金风科技”、“众和股份”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一大批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为国家在新疆实施油气大开发、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支撑;四是国家305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加快矿产资源勘查中发挥了突出的导向作用。
集成科技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依靠科技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推进基层科技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一是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进一步向县(市)延伸。设立科技兴新财政专项,不断加大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转化投入力度,增强对县(市)科技产业化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加快县(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县(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作用,把各种技术及市场信息及时送到乡村、企业和农户;三是积极推动科技支疆行动,吸引和引导全国科技资源,实现多方合作、互利共赢。四是在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又设立了自治区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每年支持15个县(市),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