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一批” 实现长效发展——浙江省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纪实
2010-09-21浙江省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浙江省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金华市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组建了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培训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创立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在机制和体制上不断探索与完善,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发展。
科技特派员依托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先后建立了一批专业合作社。
浙江省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3年开始试点,2005年全面推开。至今,共下派各级科技特派员463人次,法人科技特派员2个,团队科技特派员13个。各级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436项,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其中争取各级财政投入2172万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450个,建立各类示范基地256个,面积达10.75万亩,创建利益共同体132家,组织培训1430余场次,发放资料27.2万份,培训农民12.09万人次,促进农民增收4.34亿元。2005年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金华市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省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磐安县、武义县、婺城区、义乌市分别被评为2005年、2006年、2007年度先进单位,水建国等32名同志先后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09年,磐安县科技局被科技部授予“科技特派员工作全国先进集体”称号,金梅松等5名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六年来,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的总体目标,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成效。
金华市各级科技特派员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实施科技开发项目436项,项目总投资1.45亿元。
完善机制,推动特派员工作长效发展
自2003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金华市就在机制和体制上不断探索与完善,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发展。主要做法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完善管理机制。金华市采取“市领导亲自挂帅、科技部门牵头、十部门协力推进”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成立了组织、宣传、科技、财政等十部门组成的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在科技局设立办公室,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以达到部门协调、共同推进的目的,并先后制定出台了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2005年7月制定出台《金华市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4月重新修订),12月制定出台《金华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2009年上半年,磐安县还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明确要将这项工作作为“创业创新”的有效载体,作为提高农村科技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助推器”,强化科技创业,创新服务机制,努力争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06年12月,金华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施行了《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认定办法》,办法明确了示范基地的认定原则、申报条件、认定程序、扶持政策和考核办法,并分别于2007年4月和2008年11月认定了两批共24个示范基地。面积达1.4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2600亩,年产值3.4亿元,带动农户3.2万户。
第二,完善投入机制。为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金华市财政建立了每年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了专项资金、制订了资金管理办法,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义乌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70万元,每个特派员科技开发项目补助经费5万~10万元,科技活动经费1万元,工作联系经费1万元。磐安县虽然是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之一,但他们非常重视科技特派员资金保障,对省科技特派员项目,县财政按1∶1给予配套,对市、县科技特派员项目,每个项目每年扶持不少于5万元,县有关部门对科技特派员项目也给予重点扶持。他们还尽力做好后勤保障,为科技特派员做到“有单独办公场所、有舒适住宿环境、有专门工作经费”,并免费配备了手机、电话、家具等生活用品,消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基层工作。
第三,完善服务机制。主要从以下4方面做好特派员服务工作:一是走访慰问送关怀。为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创新创业,每年的岁末年初,市领导都会和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一起,到派驻乡镇和基地走访慰问特派员,与特派员、当地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生活、项目实施和基地建设等情况,认真听取科技特派员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组织业务培训。近年来,金华市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认真抓好特派员特别是新派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解决问题能力。2009年6月,金东区组织特派员及部分农业企业科技人员,赴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开展考察对接,针对该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提升进行交流与合作,开拓了特派员的视野,达成了一批项目的合作意向。三是开展先进评比。为激励先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金华市把特派员先进评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几年来共推荐和评选市级以上优秀科技特派员165人次,其中市级优秀118人次(除通报表彰外,每人还给予800元奖励),省级42人次,全国优秀5人次。四是做好宣传报道。为加强对特派员工作制度、先进事迹等的宣传报道,现已编发《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简报》42期7140份,中央7台、浙江卫视、科技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与金华电视台合作,以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为背景制作新闻专题片,现已播出16期,其中“葡萄无籽市场无限”、“西洋樱桃江南种”等节目有力地宣传了特派员的创业事迹,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2009年7月开始,还与金华日报合作,在要闻版开设“科技特派员风采”系列报道专栏,用半年的时间对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事迹进行集中报道。
第四,完善选派机制。六年来,金华市顺利完成了市、县两级323人次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轮换工作。在选派过程中,金华市努力做到精选派,保质量,相对稳定派出单位与入驻乡镇的结对关系和服务期限。对科技特派员实行科学分类,根据技术专长确定选派方向;根据产业特色和乡镇需求,选派对口人员;通过双向选择,把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精兵强将派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2009年5月,金华市第五批科技特派员进驻乡镇开展工作,各县(市、区)也先后完成了新一批45名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同时,金华市还积极配合做好省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轮换,至今已有140人次的省特派员派驻金华市欠发达乡镇,其中武义县柳城镇特派员金梅松、磐安县双溪乡特派员权启爱等7人已连续七年服务金华市欠发达乡镇,大部分省、市特派员已经连续派驻4年以上。
第五,完善联动机制。传统上,一名特派员只是个单体,“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式很难让特派员发挥更大的作用、惠及更多的农民。金华市有效利用个体资源,发挥特派员牵线搭桥的纽带作用,通过整合特派员、派出单位、入驻乡镇等资源,充分发挥联动效应,主要做法有以下四点:一是创造条件,发挥个人专长。发挥每个特派员的个人专长,立足乡镇,着眼全县(市),推广个人最擅长的技术。武义县专门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投资20万元添置电脑等办公用具,建立工作站责任制,对全县的15位科技特派员实行专业统筹、整合资源、发挥特长、协调服务,有效地拓展了特派员个人的工作空间和服务领域。二是整合力量,组建服务团队。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团队联合服务活动,集中解决一批技术难题,许多基层的群众说,我们不仅有一个长期驻点的科技特派员,还有一个流动的能及时提供各类技术服务的科技特派员团队。磐安县组建了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五个专业联合服务组,形成 “一乡为主、面向全县”的服务网络。三是依托单位,发挥纽带作用。科技特派员派驻乡镇后,带来的不仅是个人技术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派出单位这个强大“后盾”的技术力量和各种资源。金华市十分重视发挥特派员母体单位的作用,经常开展各类交流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六年来,在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省、市特派员派出单位共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科技下乡、双向对接等活动80余次,促成科技合作项目60多个,很多乡镇与省、市派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相互走访沟通,双方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四是院地合作,发展特色产业。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制度从2008年开始在浙江省首先试行。金华市首批对接确定2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和13个团队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省中药所与金华市武义、磐安建立法人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关系,浙江大学、省林科院等单位的13个科研团队也与部分县(市、区)结对,围绕金华市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团队服务。目前,武义县已与浙、沪、苏农科院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制定了科技服务行动计划;在团队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武义还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提升了该县文教用品生产的整体水平和市场影响力。
多措并举,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成效可以用“四个一批”来归纳:
一是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六年来,金华市各级科技特派员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实施科技开发项目436项,项目总投资1.45亿元,涉及农业新品种引种示范、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农村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共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450个,先后建立了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水果、食用菌等百余个示范基地。
磐安县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以来,全县启动并实施UNDP科技特派员无偿资助计划7个,实施区内受惠贫困人口521户,965人,人均增收425元,科技特派员驻点村的农民收入平均增幅预计达15%左右。在全国UNDP科技特派员培训班上,该县的工作经验作为两个全国典型之一在会上交流。
二是组建了一批专业合作组织。金华市各级科技特派员依托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先后帮助建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宣莲产业协会”、“禽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60余个,会员数达到3275人,多个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省科技特派员金梅松牵头组建的“武义县宣平板栗专业合作社”各项工作运转良好,目前股金已增扩至30万元,他本人现金入股2万元,成为合作社的第3大股东。在历年的购销季节里,他个人还及时提供流动资金,至今已累计提供72万元,及时解决了板栗收购的资金困难,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同时他还协助成立了“武义县宣莲专业合作社”。
三是培训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六年来,各级科技特派员共组织各类培训1430余场次,发放资料27.2万份,培训农民12.09万人次。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开展培训有以下特点:首先,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科技特派员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其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根据金华市农业区域经济特点及农民科技素质现状,将科技培训和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和科技政策宣讲、引进来和走出去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适时、适地、适人”原则,提高培训效果;第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将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无形网络和有形培训紧密结合,不断拓展农业科技信息的受益面。
武义县在县广播电台、《今日武义》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了科技特派员讲坛,由科技特派员组成讲师团,宣传科技政策法规、普及科学知识、推广新技术,解答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目前已播出89期,被农民朋友称为“不见面的老师”,同时他们还将科技讲稿编印成《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普知识讲座》宣传册,免费赠予农民存阅。
四是创立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农产品创立品牌、走品牌营销之路已经成为金华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组建专业协会、改变营销方式、制定产品标准、帮助农产品进行包装和商标注册等办法,创建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婺城区在科技特派员帮助下,箬阳菜黄牛、沙畈竹笋、塔石高山蔬菜、莘畈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分别注册了商标,并协助设计包装,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的生产,提高了知名度。永康市科技特派员陈红星将方山柿首次打入杭州华商集团超市销售,进一步提高了方山柿的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
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措施
下一步,金华市将认真贯彻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和赵洪祝书记在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完善机制、落实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长效机制,发挥团队作用。修订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选派、管理、激励、培训、考核等机制,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新型农业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法人、团队特派员单位的对接和交流,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装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实施成效。做好科技特派员项目的申报立项与跟踪管理,把项目落实到人、落实到创业点、落实到生产经营中,提高项目的实施成效,使科技含量得到提升、规模得到扩大、辐射面得到拓展、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增强。
三是建设示范基地,加快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展示特派员工作成效。一方面,特派员要结合乡镇实际,帮助企业和农民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要重点围绕水果蔬菜、花卉苗木、奶牛乳品、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做优做强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创业品牌。近年来,金华市各级特派员在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我们将更加注重培育“科技特派员创业”品牌,进一步做好创业典型发掘、模范事迹宣传、成功经验推广工作,弘扬他们的创新创业和奉献精神,让社会各界更多的了解、关心、支持这项工作,形成以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为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