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强:从大学生到养猪倌
2010-09-21刘爱德
文/刘爱德
他认为要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知识,需要人才。于是,他毅然辞去优越的工作,返回家乡自主创业,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才干造福家乡。
28岁,当同龄人还在摸索寻找自己的前途时,王银强已凭借自己的才干当上了鑫诚养殖场总经理、卫滨区养猪协会副理事长,为社员创下户均收入3.8万元的纪录。2006年,王银强从吉林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新乡市建筑设计院工作。像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衣食无忧。在工作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相称,他认为要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知识,需要人才。于是,他毅然辞去优越的工作,返回家乡自主创业,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才干造福家乡。
王银强返回家乡,被聘任为鑫诚养殖场总经理。适逢母亲创建的养殖场搬迁,学习设计的他可派上了用场,他亲自设计,建成了一个现代化、标准化的年出栏生猪2万头的大型养殖场。新的养殖场建立了生物安全技术体系,实行节律式、流水式、工厂化工艺流程,育种方面开展了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育种评估,并与河南农大、河南科技学院、郑州牧专、新乡市畜牧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创下年销售收入达3000余万元的最高纪录。由于他设计的养猪场兼有经济、科学、美观、实用的效果,成为新乡市猪舍建设的样板。王银强也实现了从一般的饲养到科学化养殖的跨越,就这样,他在母亲养猪事业的影响和启发下,走上了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的养殖之路。
王银强亲自设计,建成了一个现代化、标准化的年出栏生猪2万头的大型养殖场。
2006年,他同时担任卫滨区养猪协会副理事长。他通过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将协会改制为合作社。合作社的发展速度很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社员由成立初期的十几个发展为558个。社员采取统一购料和销售,这种形式为养猪社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6年,全社出栏生猪3.6万头,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户均收入2万多元;2007年,全社出栏生猪4.6万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社员户均收入3.8万元;2008年和2009年,全社出栏生猪和实现销售收入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任职之后,为增强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他组织建立和完善了合作社的“三大运营制”,实现合作社和社员两者利益结合。一是零利润无偿服务机制。合作社以大型饲料厂、兽药厂和技术部门为支撑,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二是信用借款机制。合作社出部分资金与其他农户的闲散资金一起在农村信用社设立担保贷款,有效地解决了社员生产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实行分配机制。合作社对营销利润,实行合理公开分配,除提取一定量的培训基金、公积金、风险基金外,其余利润对社员按股分红。合作社的有效运作,促进了农民由传统的养殖向现代化养殖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和产品商品化程度,实现了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谈到今后的打算,王银强说:“现在是国家政策好,养猪不但有补贴,还给猪上了保险,我们越干越有干头,越看越有奔头。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无公害养殖,下一步要逐步向养绿色猪和有机猪过渡。”他指着养殖场旁边的一个50亩的大院说:“那是我们的放养基地,里面长满了青草,猪在里面自由活动,自由觅食,可以提高猪肉的品质。”此外,他还很自豪地告诉笔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还用了我们的猪肉呢。”他还说,现在养猪利润很薄,下一步的竞争是品质和质量的竞争,要和科研部门密切结合,寻求科学配方,养健康猪,低脂猪,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追求质量。
大力发展养猪业的同时,王银强不忘保护生态环境,他说,养殖场正在筹建一个大型沼气池,计划利用沼渣、沼液种植蔬菜,将来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最后他还表示,要在发展绿色养猪的同时,创出自己的品牌,走进城市,开绿色肉食品连锁店,打造一条绿色产业链,只有这样养猪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