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当代大学生新时期阅读与做人和做事
——基于四川南充市当代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反思
2010-09-20张继林张先进曹敏郑亚平
张继林 张先进 曹敏 郑亚平
(1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3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论高校当代大学生新时期阅读与做人和做事
——基于四川南充市当代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反思
张继林1张先进1曹敏2郑亚平3
(1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3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本文在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学习、生活、求职等状况进行了问卷分析和研究,以寻得一些当代大学生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所共存的特征和结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21世纪初期的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及文化教育实践,为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高校当代大学生阅读做人做事
一、引言
目前,针对大学生阅读的问题已有较多的调查和研究,但大都没有结合阅读的新时期特点来分析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甚为重要的做人和做事问题,因此本文就此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的内容、方法和对象
1.调查的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阅读与传统文化、时尚阅读、学习、人生、生活、求职等方面的30个小问题。
2.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的4所普通高等学校(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川北医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不含研究生),涉及14个专业学科门类。共随机抽取65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82份,回收率89.54%。较高的回收率和合理的分布,保证了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可靠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表1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一)新时期大学生与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
1.关于传统文化阅读重要性的问题,39.5%的人认为重要,29.7%的人认为比较重要,只有3.8%的人认为不重要。但是仍有2.6%和1.2%的人选择无所谓和不知道。(注:文中百分比描述及表2—表8所得出的百分比数存在数量交叉,下文不再一一说明)
2.新时期对做人与做事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书籍(见表2)。
表2
排名前三位的书籍依次是历史传记类、文学名著类、哲学宗教类。
(二)新时期大学生传统阅读与时尚阅读。
1.关于喜欢传统书籍(纸质书籍等)还是时尚书籍(电子书籍等)的调查,46.6%的人选择前者,32.5%的人表示两者兼用,18.6%人选择后者。
2.传统书籍和时尚书籍哪一种对自己更有实用价值(见表3)。
表3
3.关于时尚书对做人和做事有多大意义,63.9%的人认为是有意义的。
(三)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学习。
1.关于学习和课外阅读是否有冲突,88.1%的人选择没有冲突。当涉及除阅读专业课书籍之外,所读非专业书籍的数量问题时,54%的人选择很少阅读。
2.关于考试类书籍是否占了平时读书量的大部分,50.2%的人选择是,当问及原因时,18.6%的人选择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就业。
3.关于所要考的证书的调查中(见表4),70%多的人认为必须考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41.9%的人选择学校所颁发的一系列证书。当问及是否辅修第二学位时,只有15.8%的人选择是。
表4
(四)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人生。
1.关于怎样看待当前大学生阅读与做人和做事问题,45.4%的人选择在学好专业的前提下,扩充专业外知识;38.8%的人选择应该博览群书,提高综合素质;21.1%的人选择有计划的读自己需要的书,完善做人,完美做事;只有4.1%的人认为读多读少没关系,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
2.关于对阅读、做人和做事影响最大的人(见表5)。
表5
3.关于在读书过程中认为自己最为欠缺的素质的调查(见表6),40.4%的人认为自己缺少社会工作或课外实践活动经验,35.4%的人认为缺少沟通协调能力,27.7%的人认为自己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
表6
(五)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生活、求职。
1.当被问及对未来职业是否有所规划和思考即是否有比较明确的职业方向或者职业生涯规划时,51.9%的人选择有;当问及毕业后的打算时(见表7),37.8%的人选择毕业后就能就业,25.6%的人选择考事业单位。
表7
2.关于就业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因素(见表8),58.6%的人认为是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36.9%的人认为是实践经历或者工作经验。
表8
四、反思和建议
(一)新时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容乐观。
一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阅读传统经典的必要性存在质疑;二是我国当前在大学阶段的阅读教育存在不足。
因此,各高校要重视这一问题。(1)学校可根据教育实际状况,开设相关指导课程或完善此方面的选修课程配置,增强大学生传统经典阅读的意识,提高阅读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2)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阅读氛围,提供丰富多元的阅读机会,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导向。(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只有在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做好铺垫。
(二)新时期大学生对时尚书籍的过分好感和依赖令人担忧。
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一是直接干预学生上网的时间,增加传统书籍的阅读时间,比如规定按时完成读书笔记,学科内容不限;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每个学生到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和利用率,从而增加对传统书籍的阅读;三是对购买传统书籍的学生给予补贴或奖励,等等。
(三)新时期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方法及人生价值观等问题棘手。
可以这样来概括当前大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学习方法及人生价值观,那就是“目标淡化、眼光短浅、目的混乱、责任虚无”。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出台培养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规定和政策,在新形势下,要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人生价值观等予以纠正、引导和培养,向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1]李天英,赵惠勤.大学读什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群,敬卿.阅读与人生[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3-4.
[3]刘立祥.读书与做人[J].思想教育研究,2004,(2):44-45.
[4]熊俊超.新文化格局下的大学生阅读与导读[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5):87-89.
[5]孙悦,陈星等.北京市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个案[J].青年文学家,2009,(12):156-160.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关于当代大学生新时期读书与做人和做事—对南充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反思”(项目编号:4270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