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应抓住三个核心要素

2010-09-19周少刚

湖北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学科学校

◎/周少刚

构建高效课堂应抓住三个核心要素

◎/周少刚

构建高效课堂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秭归县实验小学紧紧抓住教师素质、教学常规和教学研究等三个核心要素,探索了一条低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三学”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教师是课堂改革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观念对构建高效课堂起着关键性作用,提高教师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秭归县实验小学立足校情,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扎实开展校本培训,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保障。

联系实际学习,促进教师观念更新。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需要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需要得到教师们的认同。高效课堂的定义、内涵、标准和打造的策略都需要教师熟记于心。学校组织教师对“高效课堂22条”进行研读,对《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刊登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文章进行搜集整理,作为必读篇目组织教师学习。同时,邀请省、市学科带头人对教师进行高效课堂专题培训,要求教师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题进行业务学习,使高效课堂的理念深入人心。

专家引领学习,培养优秀团队。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学校抓住县教研中心承办的大型研训会,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学校多次邀请县教研中心的各学科教研员到校坐阵观课、指点迷津;鼓励有思想、善研究的年轻教师主动与专家联系,参加网络论坛、网络交流活动。学校还利用校园网和《高效课堂简报》,开辟专坛,展开讨论,有效地调动了教师们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的积极性。

师徒结对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学校现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5人,各个学科都有领军人物,学校要求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根据学科确定师徒结对对象,每学期落实“读一本理论专著、研究每一节课、撰写一篇好文章、总结一条关于建设高效课堂的好经验”等“四个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实现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四抓”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抓备课,保证每一节课优质高效。学校建立学科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商定教法及学法,把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着眼于促进教师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点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初步确定教学预案。其研究框架为:集体研讨,形成共案——解读教材,确立重点——结合班情,修改完善——注重生成,动态调整。教师个人备课时必须遵循“初备预案——集体评议——个人复备”的程序,结合本班学情对预案进行二度调整,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抓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学校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提出了“紧扣目标,强化达标,轻负高效”教学模式,采用“以点带面同发展”的形式,通过探索,各个学科也相继构建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采用“预习检测——学法引领——讲读结合——体验深化”的教学模式,时间分配结构为5分钟、5分钟、20分钟、10分钟;数学课采用“预习交流——以学定教——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时间分配结构为5分钟、15分钟、20分钟;品德与生活学科采用“定标——设境——体验——践行”的教学模式,时间分配结构为5分钟、5分钟、20分钟、10分钟。

抓均衡,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教师在教学之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将不懂的问题写在家庭作业本上或者书上,以学定教,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总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对学困生实施优先发言、优先辅导、优先提问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学力水平的均衡发展。

抓管理,于细节处见实效。按照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教学常规月查细则,每月对教学计划、集体备课、教学行为、作业设计、教后反思等项目进行重点细查。月查中发现好的做法,在学校创办的《高效课堂简报》上推广,引导教师经常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中,学校要求教师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月查时,学校遵循“轻负高效”的原则,严格把关,严禁有超时、超量或机械重复的作业布置的情况发生。

“三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只有示范课成为一种常态,听评课成为一种自然,问题研究成为一种常规,才能确保高效课堂保质保量地推进。

示范课重常态。学校把每年的三月和九月定为“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月”,所有县级以上的骨干教师自主报名上课,说课、听课、观课、议课、反思,促使学习提高。把四月和十月定为“新教师教学汇报展示活动月”和“小学科全员教学竞赛活动月”,新教师为全校教师送上一份“见面礼”,学校所有领导和无课教师参与听课,并针对教学现状提出意见,促使新教师迅速适应角色,得到快速成长。把五月和十一月定为“语文、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月”,教师借助学科组这个研究团队,请人听课,寻找问题,反复切磋,使学科组研究真正落到了实处。

听评课重自然。教师每天都要上课,都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为把高效课堂的研究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去,每学期开学后的一周内,每个学科组组长安排好组内教师上课的顺序,以研究一节课为载体,由一人在同年级的四个班多轮上课,联系到组的领导及组内教师全员参与听评课,听课结束后,从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组织议课,并进行二次备课,二次上课。

问题研究重常规。问题即课题,加强问题研究,不仅让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实用性,还能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一是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校本课题研究理念。设计了《构建高效课堂观察量表》,听课教师任选一个课堂观察点,真实记录各项数据,进行课堂诊断,提出值得研究的一些小问题作为课题在校教科室立项,实现一个研究团体共同解决一个或多个共性问题。二是实行推门听课。为了保证每节课的高效,学校把中层以上领导分成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随时推门听课,肯定优点,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三是物化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来自实践,但必须放入实践中检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成果。如学校把语文学科组提出的“预习检测——学法引领——讲读结合——体验深化”教学模式放到课堂中去实践,经过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师认为此模式并不适合所有课型,如作文课、复习课等,那么这些课型应该怎样讲?激发了教师参与问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单位:秭归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长明)

校长小档

周少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现任秭归县实验小学书记、校长。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学科学校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