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位难产的临床研究

2010-09-19蔡佩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4期
关键词:头位产道胎头

胡 霞 蔡佩蓉

湖北省赤壁市妇幼保健院(437000)

头位性难产主要是由于产道、胎儿、产力等方面共同作用造成的头位分娩中的难产。在临床上,很难对头位分娩中难产、顺产二者进行清楚地划分,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产过程才可以给予确定,若操作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诊断或有效的处理方案将对母婴安全带来影响。这就需要临床医师不断积累经验,尽早诊断出难产倾向,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现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住院分娩的头位难产孕妇506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506例,均为2009年7月至2010年住院分娩的头位难产孕妇。分别占分娩总数的18.43%(506/2746)、头位分娩总数的19.02%(506/2661)。年龄在21~38岁,初产妇407例,经产妇99例,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3周。

1.2 方法

①临产潜伏期:保持科学的宫缩规律,采取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或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对宫口扩张、胎头降低等情况做好观察记录,若注射效果不显著,则需要结合阴道检查;对于发生高直后位、前不均倾位等情况较为严重的需采取剖宫产术处理;②活跃期:这一阶段对于产程而言十分关键,对没有显著头盆不称的可采取人工破膜,保证胎头对宫颈充分压迫。产程中如果发生停滞或延长,要迅速进行检查以弄清胎头的具体位置,正确判断后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式,以便于后面的阴道分娩。对产程依旧难以进展的则需再次实施剖宫产术。③分娩期:为提高宫缩可静脉滴注缩宫素,宫口开全1h后未见胎头暴露者需采取阴道检查,及时徒手纠正胎头位置。若徒手纠正失败,胎头仍在+2或以上者采取剖宫产术,胎头发+3或以下者,宫口开全2h后实施产钳或胎头吸引术帮助生产。分娩期需保证产妇呼吸畅通,随着准备抢救工作,避免围生儿死亡。

2 结 果

2.1 头位难产发生原因及分娩方式

剖宫产158例,阴道分娩348例。头位难产原因中产力异常362例(71.54%),产道异常82例(16.21%),胎儿异常62例(12.25%),见表1。

2.2 围生期母儿不良结局

本组胎儿宫内窘迫174例,新生儿窒息128例,死产1例,新生儿死亡2例,产妇产后出血28例。

3 讨 论

3.1 导致头位难产因素

①产道异常因素:主要是由于出现骨产道异常、软产道异常引起。骨产道异常多数体现为小骨盆、中骨盆、骨盆出口平面过于狭窄。软产道异常体现在阴道横隔、纵隔、阴道壁囊肿等造成子宫颈扩张受阻。②产力异常因素:主要体现在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很多孕妇由于精神过于紧张,难以承受产痛,哭闹致肠胀气或膀胱潴留而阻碍了子宫正常收缩,过早使劲会造成产妇体力消耗过多。而少数患者由于产程受阻,会使得产妇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1]。③胎儿方面:主要体现在胎头位置异常引起了产程延长、胎儿缺氧、水肿、颅骨损伤等,使得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挤压。

3.2 头位难产的早期识别

胎膜早破作为头位难产的早期征兆,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存在难产因素时很容易导致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则会直接造成难产。这是由于胎头位置异常后则无法适应骨盆入口而引起入盆受阻,胎头与骨盆二者间出现了空隙,羊水则会到达入羊膜囊且在宫缩压力下出现胎膜早破。产力、产道、胎儿在头位难产中的关系十分复杂,只要三者中之一出现了异常情况都会引发难产,多数难产都是由三者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单一单纯因素引起的情况很少,通常是由于2种或2种以上的异常因素互相作用引发难产[2]。受到骨盆偏小、胎儿大、头位异常、畸形等方面的影响,常会出现头盆不称,这就使得胎头位置发生异常,包括: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等,造成胎头经过骨盆的经线变大,胎头无法顺利经过骨盆,产程延长会导致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宫缩变弱后则无法克服相应的阻力而引起难产。这就需要医师严格观察,在活跃期将宫口开大3~4 cm以上,以对胎头位置情况全面贯彻,出现异常情况后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表1 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分娩方式 [n(%)]

3.3 处理头位难产的措施

胎头位置异常是导致引起头位难产的重要因素,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对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进行处理变得格外重要,对胎头位置进行纠正可有效防止头位难产。妇产科医师在产程中需要把握好时期,徒手旋转胎头至枕前位,保证胎头以最小的经线经过骨盆而娩出,这样可大大减少剖宫产。而对严重头盆不称、及胎头位置异常的孕妇,需定期检查,尽早诊断异常,通过剖宫产完成分娩。在临产后适当休息,补充营养,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可以有效的预防宫缩乏力。

[1]石光,陈叙.头位梗阻性难产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08.

[2]杨美霞,陈曦.头位难产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8,28(4):24-25.

猜你喜欢

头位产道胎头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胎头俯屈过度阴道分娩的方法探讨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