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蒸盆子
2010-09-19吴国栋
陕 西 吴国栋文
紫阳蒸盆子
陕 西 吴国栋文
蒸盆子,陕南紫阳汉水沿岸民间一道传统乡土名菜,现已进入饮食食肆。色、香、味、形、器一应俱全,乡土气息浓郁,富有地方特色,令食者大快朵颐,有口皆碑。
据巫其祥《陕南美食》记载:蒸盆子起源较早,有汉代遗风,传说汉刘邦率兵沿汉水西进汉中时,途经当时紫阳县境内沿江各镇。汉王城当时为汉阴所辖,因刘邦屯兵筑土为城而得名。当地绅士、百姓曾用土陶盆蒸整鸡、整蹄进贡汉王,汉王食后赞不绝口,这大概就是蒸盆子的雏形,后经两千多年的演化。据老年人讲,旧时汉江水运发达,沿江的汉阳坪、漩涡、汉王城、紫阳、安康流水店等集镇十分繁华,蒸盆子十分流行。至今沿江这一带还盛行这道民间传统名菜。
蒸盆子在紫阳是贵重菜,平时很少吃,只是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非吃不可,作为压席大菜,欢庆旧的一年丰收,预祝新的一年美满,全家幸福,四季发财。殷实人家招待贵宾、操办红白喜事,宴席上才有这道菜。至亲厚友外出日久,归来接风,或出远门壮行,也做这道菜。蒸盆子体现了主人的一片盛意和厚道,盆大、鸡全、猪蹄厚重,丸子、蛋饺醇香,汤多菜满,汁浓如乳,入口清香,回味不尽,花样很多,品种齐全,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全桌举筷,一齐喝汤,气氛欢快热烈,兴致更浓。
蒸盆子好吃,主要原因还由于当地所产原料优良。鸡为当地生产的古老优良地方土种秦巴鸡或乌肉鸡,这种鸡,毛稀肉多,个体中等,肉质鲜嫩,味道纯正,营养丰富,为滋补健身佳品,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可治疗多种疾病。猪为当地优良土种猪,皮薄骨细,柔嫩味香,肥瘦适宜,且富含胶质,为重要滋补食品。加之汉江两岸水田纵横,盛产莲藕和胡萝卜。
蒸盆子的用料和制作。整鸡,整蹄子(或肘子),焯后入盆(直径33 cm),加清汤,调料,再配以藕块、胡萝卜等,上蒸笼或蒸锅,蒸至烂熟。再调以精美馅料,用鸡蛋烫皮包饺、丸子,待盆子下蒸笼或蒸锅后放入。如此搭配,兼备南北大菜之长,鸡鲜香,蹄浓香,蛋饺蛋香,丸子醇香,藕清香,萝卜药香,互相渗透,别是一番风味。冬季食后,增加热量,驱寒送暖。
过去,蒸盆子仅限于汉水沿江一带流行,近些年才开始传入月河川道和县城,开始进入市肆,走入官方,涌向商界的酒席上。现在,县城的许多餐馆、酒楼、饭店都已有这道名菜,也在向精的方向发展提高,主料和配料也趋向多样化、食疗化,如添加沙参、大白云豆、红枣、山药、枸杞、莲子、银杏等贵重滋补配料。
现在,紫阳蒸盆子制作技艺已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