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2010-09-15彭世勇

关键词:刊物学者跨文化

彭世勇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东510006)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彭世勇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东510006)

对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发表在我国CSSCI类528种学术期刊和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1043篇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进行数量对比分析后发现,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还没有成为主流的学术研究。在这10年间,发表在CSSCI类学术刊物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只占全部已发表的跨文化交际论文总数的13.5%。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绝大多数论文都发表在非核心或不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如果不积极努力地提高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将永远落后于国际主流研究。

跨文化交际;核心刊物;研究方法;学术研究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避免的交际方式之一。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也早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国际主流学者们对文化与交际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文化集团成员各自的交际特征[1,2]和他们相互间的交际行为与文化差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3,4]。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际跨文化交际主流研究几乎涉猎了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在我国,不少大学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而且跨文化交际也成为了不少学者的研究方向。尽管近10年来,国内学者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但我国目前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彭世勇曾对1994年到2003年这10年间国内发表在我国的1000余篇跨文化交际论文采用内容分析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国际主流研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5]如果我们不积极努力地缩短我们与国际主流研究之间的距离,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将永远是低水平上的重复,而且将无法产生出可以被国际主流研究认可或与之分享的科研成果。本次研究对2000至2010这10年来发表在我国核心学术刊物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进行数量对比分析,目的是了解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目前在我国所处的学术地位和面临的问题,以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明确这一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使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主流研究的一部分。

二、背景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20多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书籍[6,7,8],也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毋庸置疑,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认同,并且成为了不少学者、尤其是外语与文化学者的研究方向。尽管数以千计的跨文化交际的论文发表在国内数以百计的学术刊物上,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究竟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似乎很少引起学者们的及时关注。

国际主流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内容跨学科;二是研究方法讲究实证。所谓跨学科是指国际跨文化交际的主流学者们经常会对发生在不同的组织、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研究。[9]而实证研究方法,简单地说,是指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或实践出发,提出问题,然后采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来回答或解决问题。如果从这两点出发来纵观我国近10年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技术水平与国际主流研究还相距甚远。我们的研究缺乏严格的科学方法,不少标题为“…的研究”的论文,观其内容,看不到任何研究的成分。这些“研究”既不解决也不回答跨文化交际中的任何理论或应用问题,而只对某些概念进行翻来覆去的讨论。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基本上还是以“论……”[10,11]“略论……”[12,13]、“跨文化交际与……”[14]、“…与跨文化交际”[15]等讨论方式为主。真正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出发,对文化与交际行为之间多层面的互动关系或跨文化环境下的交际行为差异进行的实证研究几乎看不到。而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组织内部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的研究就更少了。尽管有人呼吁跨文化交际研究要走实证的道路[16],但这种呼声显得非常单薄,而且不少提出跨文化交际研究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学者自己却从来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实证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实践中,对研究方法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太少。彭世勇[5]的研究发现,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还停留在对概念的讨论与探讨上,大多数的论文没有多少科研成分。对我国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翻来覆去的搜索也很难找到几篇采用国际主流学者们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完成的论文。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局面是,论文数量多,科研成果少;问题讨论得多,解决得少。这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所谓研究只会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他人的时间。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基本上还是局限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范围内。这就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很难摆脱语言研究的学科单一性,使其很难向多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特点之一正是多学科研究。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学术评估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体系中,只有发表在外语类的核心刊物上的论文才算是论文,发表在其他刊物上的论文是“不算数”的。而要想在外语类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论文是何等的难,因为跨文化交际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个被认可的学科,至少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找不到这一学科的归属地。而在我国以外语研究为主导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有些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跨文化交际行为却一点关系也没有(如,顾为真,1996)。我们不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其实上是在进行中外文化或交际行为的平行对比。这种对比最多只能算作是交叉文化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应该是指发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交际行为,例如,跨国公司内部中外员工之间的交际行为就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由于跨文化交际研究在学术上具有前沿学科的光环,不少人就将这一名称任意用在自己的论文上。例如《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的可能性》。[17]文章谈的明明是英汉翻译的问题,可作者偏偏要将其与跨文化交际联系在一起。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时候,要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可是,我们不少的学者不是认真地去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而是喜欢“浅谈”自己还没有弄明白的东西[18,19,20]。还有的人干脆连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都没有弄明白,将“跨文化”中的文化理解成“文化程度”中的文化,而且还根据这样的错误概念发表了论文[21],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有它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概念体系,以及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学中不少的问题根本不是靠“浅谈”和“试论”就可以解决的。我们不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论文充其量只能算做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与科学研究毫无关系。而这些论文反映的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根本就不应该当作为学术论文来发表。

三、研究方法和结果

本次研究的数据全部来自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本次研究对2000-2010年间本文写作时为止发表在2008-2009版CSSCI类全部528种学术刊物,以及外语类核心刊物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进行了统计。搜索条件为论文题目中必须包含关键词“跨文化”。关键词采用“跨文化”而不采用“跨文化交际”的原因是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征,它包含了发生在不同文化集团成员间的所有交际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是语言交际行为,也可以是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是话语交际行为,也可以是人际冲突管理策略。采用“跨文化”作为搜索关键词可以扩大搜索范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搜索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本文写作时(2010年3月20日)为止,我国一共发表了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7707篇。其中11种外语类核心刊物仅刊登了124篇,占论文总数的1.6%;而被CSSCI收录的528种学术刊物刊登了1043篇,占论文总数的13.5%。余下的6663篇论文则被分别刊登在几百种非核心或不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在我国外语类的11种核心刊物中,《外语与外语教学》在2000到2010年间,一共刊登了39篇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是所有外语类核心刊物中刊登跨文化交际论文最多的刊物;而《外语教学与研究》在同一时期中只刊登了2篇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是所有外语类核心刊物中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发表得最少的。数据结果还显示,除了《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和《中国外语》5种刊物外,其他刊物跨文化交际论文的年平均刊登量还不到1篇。在刊登跨文化交际论文最多的前10种被CSSCI收录的刊物中,《外语与外语教学》刊登的论文总数排在第一位,10年间一共刊登了39篇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我国最著名的社会科学类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从2000-2010年的10年间仅刊登过1篇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此外,其他一些被CSSCI收录的知名综合性社科期刊,如《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近10年来总共只登过六篇跨文化交际的论文。在全部CSSCI的528种刊物中,只有286种刊物登过跨文化交际的论文,另外242种刊物10年来一篇跨文化交际论文也没有刊登过。

我国外语类核心刊物和被CSSCI收录的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以及综合性社科期刊刊登跨文化交际论文的详细情况见以下表1、表2和表3。

表1 外语类核心刊物刊登的跨文化交际论文详情(2000-2010)

表2 刊登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最多的前10种CSSCI类刊物论文详情(2000-2010)

表3 刊登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最多的前10种被CSSCI收录的大学学报论文详情(2000-2010)

四、结论与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并没有像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2]。实际上,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这种担忧主要基于两点。第一,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根本还没有成为主流的学术研究。换句话说,我国的主流学术刊物还没有真正将跨文化交际看成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同时,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刊物。这就使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堪的局面:科研成果没有发布的园地,而发表了的科研成果很多时候却又会被当成“不算数”的论文。

本次研究还发现,发表在我国核心学术刊物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只占在我国发表的全部跨文化交际论文的13.5%。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有很大的出入。而且与我国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的发展是非常不协调的。本次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我国绝大多数跨文化交际论文(86.5%)都是刊登在非核心、非主流或不知名的学术刊物上的。而刊登在这些刊物上的论文在我国不少大学职称晋升时的学术水平评估或年度科研成果申报中都是被列为“不算数”的论文的。正因为我国学术界有“算”与“不算”的标准,我们便遇到了一个解不开的矛盾:如果我们职称晋升过程中的学术水平评估是严肃、科学和可信的,那么,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成果可言;反过来,如果我们职称晋升过程中的学术水平评估是不严肃、不科学和不可信的,那么,那些通过这种评估而获得了高级职称的学者,就根本谈不上具有真才实学。这样一来,无论我们如何看,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都没有多少成绩可言。

按照本次研究的结果计算我国CSSCI类的刊物每年平均只能发表104篇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论文,而在我国,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却数以千计。这样看来,发表在我国核心刊物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应该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我们大多数的论文仍然是只论不研。

此外,跨文化交际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我国官方公布的大学学科分类表中至今还找不到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应位置。在国际上,跨文化交际学属于传播学中人际传播的范畴,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而在我国,传播学基本上只包括大众传播因此,跨文化交际在我国就只好附着在外语或其它学科的身上。尽管在我国发表的跨文化交际论文数量非常大,但这些论文中真正能算得上是科学研究的却少得可怜。据彭世勇的调查,从1994年元月到2003年底的10年间,在我国所发表的全部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中,能真正算得上是科学研究的只占3.79%。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而跨文化交际研究就更需要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可是,在我国发表的数以千计的跨文化交际论文中,很难找到几篇采取严格的科学方法进行的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存在于非核心和不知名的刊物所发表的论文中,而且也存在于核心和著名的刊物所发表的论文中。我们的论文基本上是在重复地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介绍和讨论,而不是从理论或应用的角度出发,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跨文化交际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且需要由中国的学者来解决。可是,国际跨文化交际主流研究的现实有时却会让中国学者处在十分尴尬的局面中。例如,在国际主流研究中,不少以中国人或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都是由金发碧眼的外国学者取得的[23]。我们的本土中国学者拿不出多少可以与国际主流学者们分享的科研成果。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要与国际主流研究接轨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脚踏实地对文化与交际行为进行认认真真的研究,解决跨文化交际和理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不只是停留在“论跨文化交际”或“试论跨文化交际”的阶段。希望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者能够认识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在不远的将来产生可以影响国际主流研究的理论或应用成果。

尽管本次研究发现了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但自身也存在着三点明显的局限。第一,本次研究没有对发表在我国的非核心和不知名的学术刊物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进行具体的内容分析。尽管发表在这些刊物上的论文被不少大学的科研处和职称评定委员会列为“不算数”的论文,但它们中间也可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第二,虽然跨文化交际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点,但本次研究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跨文化交际有兴趣的学者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从这一方面进行专门的研究。第三,本研究中包括的跨文化交际论文被定义为论文题目中包含有“跨文化”三个关键字的论文,而实际上,不少跨文化交际的论文其题目可能并没有包括“跨文化”这三个关键字。这就使得一定数量的论文被排除在数据分析之外。今后的学者也许可以采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Cai,D.A.,&Wilson,S.R.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paths to integrative agreements[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0,26(4):591-617.

[2]Fujio,M.Silence dur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ase study[J].Corporate Communication,2004,9 (4):331-339.

[3]Knutson,T.J.,Komolsevin,R.,Chatiketu,P.,& Smith,V.R.A comparison of Thai and U.S.America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J].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2,31(1):3-12.

[4]Xu,U.&Davidhizar,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When Asian students and American faculty converge[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5,44(5):209-216.

[5]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86-91.

[6]窦卫霖.跨文化交际基础[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王催春,朱冬碧,吕政.跨文化交际[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彭世勇.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亟待多学科化[J].中国外语,2005(6):74-77.

[10]雷旭辉.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成因及能力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137-140.

[11]刘熠.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话语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7-69.

[12]丁小玲.略论跨文化交际与外来语教学[J].江苏社会科学,1999(5):179-181.

[13]杨作祥.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2):324-325.

[14]易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8(5):97-98.

[15]车艳秋.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J].理论界,2008:174-175.

[16]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5):323-327.

[17]尹春霞,王志云.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的可能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125-130.

[18]李郁,张泳.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24):86-88.

[19]田青.浅谈跨文化的英语教学[J].惠州学院学报,2003, 23(4):81-86.

[20]张启华.浅谈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M].太原大学学报,2003,4(13):71-73.

[21]顾为真.跨文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6):275-276.

[22]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6):86-89.

[23]Chinese Culture Connection.Chinese values and the search for culture-free dimensions of culture[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987,18:143-164.

(责任编辑:李金龙)

book=67,ebook=67

G 642.4

A

1001-4225(2010)04-0014-05

2010-01-20

彭世勇(1957-),男,湖南长沙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广州大学社会基金资助项目Psy1-1001)

猜你喜欢

刊物学者跨文化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刊物贺词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系列刊物介绍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学者介绍
我最喜欢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