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期刊看当前文艺学批评的严重缺失
——以《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为样本的分析与探讨
2010-09-15郑惠生
郑惠生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广东汕头515041)
从学术期刊看当前文艺学批评的严重缺失
——以《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为样本的分析与探讨
郑惠生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广东汕头515041)
当前学术期刊中的文艺学批评缺失严重,其突出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批评”与“次批评”的地位颠倒,认真严肃的“指名批评”匮乏;二是没有多大学术意义的“栏目”五花八门,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学术批评”栏目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总之,文艺学批评乃至整个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批评任重道远,尽管目前它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要紧紧围绕学术期刊、批评队伍、理论武装和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做工作,就必定有进步,也必定有收获。
学术期刊;文艺学批评;学术批评;缺失严重;调查研究;批评队伍;理论武装;评价机制
无论就波普尔的“猜想—反驳”观点[1]而言还是从库恩的“范式”理论[2]来看,学术批评对于科学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文艺学也不例外。那么,当前文艺学批评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对2005-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和《文艺研究》等30种学术期刊发表的文艺学文章做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探讨。
一、30种学术期刊发表的文艺学文章统计
根据分析的需要,统计结果列成表1至表5。
关于统计对象,需要说明的有三点。第一,30种学术期刊中的绝大部分为国内重要的学术期刊,总体而言,其发表的文章的学术水平较高。第二,10种文艺学专业期刊,除消息、文学艺术作品和各种各样的图像及说明外,其它文章全部计入。其中,一些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看属于审美学或文化学范畴——如叶朗[3]、章辉[4]、孙逊[5]等的文章;不过,由于各个学科之间并非总是泾渭分明,所以,本统计依傍这些专业学术期刊的做法,将其纳入文艺学的范围予以统计,另外的20种综合性社科期刊(或学报)的统计大体上亦照此法。第三,对20种综合性社科期刊(或学报),只统计文艺学部分,即是说,其“文章量”及分类栏里所列数据均属于文艺学范畴。
关于分类名称,需要说明的有下列七点。第一,“指名批评”是指那些在篇名中写明具体的批评对象——或姓名或书名(篇名)或兼而有之——的文章,主要包括商榷、质疑、指谬、修正、补正、订误、反批评等种类。第二,“争鸣”是指那些虽未在篇名中写明具体的批评对象,但内容却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现象来发表个人看法的文章。从正文来看,既有不指名批评的,也有虽指名但在提起之后却不予以深究的,此可称为“泛批评”。第三,“研究述评”是指那些对文艺研究现象进行综述并加以评论的文章。从对象上看,主要包括主题研究、作家研究、学者研究等种类。第四,“书评”是指那些对“文艺研究”的专著、文集、教材等进行评论的文章——包括内容较单薄的读后感。至于对诸如长篇小说之类的文艺作品的评论,则不计入。第五,“综述”,就对象而言,多数为学术会议,也包括出版情况、翻译活动、教学特色和研究特点等。由于“综述”总是基于“选择”甚至有时还包含着较多的评价成分,所以此类文章也可称为“准批评”文章。第六,“访谈”主要包括访谈录、对话录、口述整理等。之所以在表1至表4中列出“访谈”的数据,是因为对比需要它;而表5未计入“访谈”,则是由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访谈”大体上不属于文艺学批评的范畴,尽管不排除个别访谈案例包含着对于文艺学的看法。第七,本文将上述中的第一、三、四类归为文艺学批评的主要形态,简称“主批评”;将上述中的第二、五类归为文艺学批评的次要形态,简称“次批评”。
表1 10种文艺学专业期刊2005-2009年文章分类统计(单位:篇)
表2 10种综合性社科期刊2005-2009年文艺学文章分类统计(单位:篇)
?
表3 10种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2005-2009年文艺学文章分类统计(单位:篇)
表4 30种学术期刊2005-2009年文艺学文章各年分类统计
表5 30种学术期刊2005-2009年文艺学批评文章各年分类统计
二、文艺学文章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从表1中可算出,10种文艺学专业期刊在5年里总发文量为8606篇。其中,“指名批评”66篇,占0.77%;“争鸣”244篇,占2.6%;“研究述评”133篇,占1.56%;“书评”266篇,占3.09%;“综述”319篇,占3.17%;“访谈”139篇,占1.62%。“综述”所占比例最高,表明学术会议多,也说明专业学术期刊对学术会议的信息高度重视。“指名批评”比例最低——甚至还不到严格意义上既非学术批评又非学术研究的“访谈”的一半,表明认真严肃的学术批评少,也说明专业学术期刊对此类活动的支持很不到位。
就各种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的不同类别文章所占比例的排序而言,“指名批评”前三位为《文艺研究》(1.7%)、《文艺争鸣》(1.12%)、《文学遗产》(1.06%);“争鸣”前三位为《文艺理论研究》(5.95%)、《文学遗产》(5.1%)、《文艺争鸣》(3.49%);“研究述评”前三位为《文学遗产》(3.3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94%)、《文学评论》(2.64%);“书评”前三位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0.37%)、《文学评论》(6.82%)、《俄罗斯文艺》(4.28%);“综述”前三位为《文学评论》(11.2%)、《文学遗产》(7.67%)、《当代外国文学》(5.75%);“访谈”前三位为《当代外国文学》(5.13%)、《新文学史料》(4.8%)、《文艺研究》(3.17%)。倘若再把各类文章所占比例排在最后的专业学术期刊(如“指名批评”为0的就有《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外国文学》和《俄罗斯文艺》等)考虑进去,则可知各种专业学术期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文学评论》,“综述”高达11.2%,“书评”也有6.82%,而“指名批评”文章竟然连一篇也没有。再如《文艺研究》,虽然各种文章类型的分布情况较其它期刊合理些,但仍然有“访谈”(3.71%)较多而“研究述评”(0.12%)过少的不足。
另外,就不同的分支学科而言,《当代外国文学》和《俄罗斯文艺》两种期刊除没有“指名批评”外,“争鸣”文章的比例也很低——分别为1.03%、0.23%。这一点似乎说明,同古典文艺、现当代文艺和文艺理论等学科的研究相比,“外国文艺”的研究更缺少活力和生气。
从表2中可算出,10种综合性社科期刊在5年里发表文艺学文章共计2131篇。其中,“指名批评”10篇,占0.47%;“争鸣”69篇,占3.24%;“研究述评”44篇,占2.06%;“书评”18篇,占0.84%;“综述”11篇,占0.52%;“访谈”4篇,占0.19%。从表3中又可算出,10种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在5年里发表文艺学文章共计1601篇。其中,“指名批评”10篇,占0.62%;“争鸣”63篇,占3.94%;“研究述评”15篇,占0.94%;“书评”21篇,占1.31%;“综述”5篇,占0.31%;“访谈”2篇,占0.12%。由这些数据可看出,综合性社科期刊和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有几个共同点。第一,两者对文艺学“争鸣”的支持程度均高于文艺学专业期刊,但对认真严肃的文艺学批评的支持程度却都是反过来。第二,两者刊发文艺学“书评”和“综述”文章所占的比例均远比专业学术期刊低。这一点和前一点表明,两者支持文艺学批评的程度远不及文艺学专业期刊,而究其因由,大概在于两者用来编发文艺学文章的版面不多,这不多的版面只能留给“正儿八经”的论证文章了。第三,两者刊发文艺学“访谈”文章都极少,都远不如文艺学专业期刊。与此类似的还有文艺学的“序与跋”——只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了2篇,占文艺学文章总量的0.05%;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有7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5篇,《文艺理论研究》有3篇,合计占10种文艺学专业期刊文章总量的0.17%。这是否意味着两者对任何“访谈”和“序与跋”都“保持距离”呢?不是!调查显示,仅《晋阳学刊》5年内发表的“非文艺学”(包括哲学、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等)“访谈”文章便高达29篇。像这样的情况是否说明,在当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文艺学学者及其成果的地位不高?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当然,两者也有不同的地方,如综合性社科期刊比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更加重视“研究述评”,其重视的程度甚至还超过文艺学专业期刊。这一点表明,综合性社科期刊对“文艺学”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比其它类型的期刊更感兴趣。
从表4中可看到,30种期刊在5年里发表文艺学文章12338篇。从各年来看,虽然文艺学文章的数量有所变化,但比起许多不断增加期数和版面的低端的学术期刊,仍属较正常的范围——数量最多的2008年比最少的2005年高出400篇,平均每一种期刊多出13.3篇。就不同类型的期刊而言,文艺学专业期刊近两三年发表文章的篇数多于四五年前(2009年为1890篇、2008年为1911篇、2007年为1825篇、2006年为1526篇、2005年为1454篇,其中,从2007年开始改双月刊为月刊的《文艺争鸣》,最多的2008年是464篇,最少的2005年是169篇);而综合性社科期刊和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前者2009年377篇、2008年412篇、2007年421篇、2006年460篇、2005年461篇,后者2009年295篇、2008年316篇、2007年326篇、2006年340篇、2005年324篇)。这是因为后两者在编发文艺学文章方面愈来愈加严格?还是因为后两者留给文艺学的空间越来越小?抑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对此,须进一步调查研究才能搞清楚。
就文艺学不同类型文章的篇数的变化情况而言,从四五年前到近两三年的总体趋势是“研究述评”和“书评”上升,而“指名批评”、“争鸣”、“综述”和“访谈”则下降。这一方面表明,文艺学领域里的成果多了,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积累总体上厚了;另一方面也表明,文艺学领域里的“猜想—反驳”弱了。关于这后一方面,不仅从表4中可知,而且从表5中也能看到。
从表5中可算出,在30种期刊5年里发表的1275篇文艺学批评文章中,包括综述、争鸣在内的“次批评”占54.2%,而包括指名批评、研究述评和书评在内的“主批评”占45.8%。这表明“主批评”与“次批评”在当前文艺学批评中的地位是颠倒的。倘若再考虑到认真严肃的“指名批评”的低比重(在文艺学批评整体中是6.75%,在“主批评”中也只有14.73%),并联想到绝大部分“书评”并非“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批判角度进行的书评”[6]而是有着突出“功利性”的“歌德派”文章[7]等等,则可知今日的文艺学批评缺失严重。
从栏目设置上看,10种文艺学专业期刊在5年里都有或曾有过自己的特色,像《文艺理论与批评》的“自由谈”和“研究生论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青年园地”、《新文学史料》的“回忆录”和“史话下午茶”、《俄罗斯文艺》的“往事与随想”和“博闻”、《当代外国文学》的“外国文论选译”和“学术会议论文选登”、《文艺争鸣》的“当代百论”和“讨论会”等等,就很有特点。诚然,这些“栏目”的设置并非都同样有正面的学术价值,但就“从错误中学习”[8]的角度而言,它们仍是有意义的。如果看其“栏目”设置的普遍性,则开设过“书评”的有8种(其中《文艺研究》每一期都设“书与批评”,《文学评论》也仅有3期未设“书评”),开设过“访谈”的有7种(其中《文艺研究》每一期都设“访谈与对话”,《当代外国文学》也仅有7期未设“访谈录”),开设过“综述”的有7种(其中《文学评论》每一期都设“综述”,《当代外国文学》仅有3期未设“学术动态”,《文学遗产》也只有5期未设“学术活动报道”),开设过“争鸣”的有5种(从期数上说很少:2005年计9“种期”,2006年计5“种期”,2007年计1“种期”,2008年计4“种期”,2009年计4“种期”)。然而,调查中发现,这10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稳定又变化着的文艺学专业期刊在长达5年时间共计318“种期”里面竟然未曾设置过“学术批评”栏目。的确,未设置“学术批评”栏目并不等于其中没有“学术批评”文章——像《文艺研究》中的“书评”不仅有不少极具学术性,而且有约20篇还可划归认真严肃的“指名批评”之列;但是,在多达318“种期”里头从未有过“学术批评”栏目的设置,至少表明文艺学专业期刊界普遍未形成“学术批评”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观念,也说明当前文艺学批评实践普遍没有达到理论上的自觉以及学术化、学理化的高度。
三、问题与解决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期刊中的文艺学批评缺失严重,其突出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批评”与“次批评”的地位颠倒,认真严肃的“指名批评”匮乏;二是没有多大学术意义的“栏目”五花八门,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学术批评”栏目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下面,笔者将从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的角度予以讨论。
首先是学术期刊。可以说,学术期刊是学术批评最重要、最合适的载体。虽然包括文艺学在内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常以书籍的形式出现,但对于其批评来说,书籍的篇幅(通常10万字以上,至少得几万字)无疑是太大了。至于报纸,尽管也能登载学术批评文章,但由于普遍存在着篇幅的限制和体例的要求等问题,所以也并不很适合发表学术批评尤其是那些条分缕析、论证充分的学术批评文章。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学术批评的倡导上,当今的一些报纸比学术期刊更热心——如《文学报》、《文艺报》、《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就让绝大多数高端的学术期刊汗颜;而在学术批评文章的刊登方面,也不难看到一些报纸比绝大多数高端的学术期刊更乐意于承担责任——像《中华读书报》,总第163期就发表了3篇有着具体批评对象的指谬文章(一篇6000字,一篇2000字,一篇1500字)[9]-[11],总第164期登载了1篇达1万字的商榷长文[12],而总第165期则刊出两篇8000多字的“指名批评”文章[13][14]。当然,这里无意于在学术批评的问题上全盘否定今日学术期刊界,况且事实上也有极个别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很出色——如《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2003年起就设置了“学术批评与争鸣”栏目,至2010年第3期,该栏目发表的“指名批评”文章仅文艺学美学方面的就有52篇[15]-[66];而只是想证明,跟一些报纸相比,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学术期刊界确实未能尽到该负的责任。
那么,何以会这样呢?暂且不谈学术环境等原因,仅从编审心理的角度看,就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许多学术期刊编辑者讳疾忌医、自护其短”[67],他们看到自己编发的文章被来稿批驳,在心里很不舒服的情况下弃之。二是编发认真严肃的学术批评文章容易得罪人,而要得罪的人往往不是自己的同学或导师或朋友,就是自己同学或导师或朋友的熟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点学术责任心的编辑和审稿专家,也会犯难,也很容易忘记“在其栏目中……没有任何人能免于服从最严厉的事实批判和科学批判”[68]。三是评审那些“指名批评”文章很麻烦,也很难马虎应付。这里就不说一些评议人对“赞助稿”、“关系稿”和“名人稿”简单地说“可发表”,也不说一些评议人对与前述情形刚好相反的稿子简单地说“不可发表”,而只论那些一贯较认真的评议人。对那些正面论证的文章,审稿时通常只读这么一篇;可对那些“指名批评”文章,审稿时通常要读两篇(部)。仅这一点就能看出两者在劳动时间上的差别,而多耗时间恰恰是许多评议人所不乐意的。更困难的是,凡“指名批评”,均属学术上的交锋、较量,如果评议人的学术功底太薄,或者其学术功底够厚但没有或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查证,则评价易于出错。跟胡判一般性的稿子相比,胡判“指名批评”稿子的风险更大,更容易被发现、被揭穿,因为就像人们口头上常说的那样“有人盯着呢!”如此,自然是使得许许多多的学术期刊碰到认真严肃的学术批评文章绕弯走。因之,如何改变编辑乃至审稿专家对于学术批评文章的观念、态度以及怎样计算此类文章编审工作量等,是当前学术期刊界急需考虑和解决好的问题。另外,有人提出为建立“学术批评机制”而“办一本学术评论刊物”[69],这个意见很好。从文艺学良性发展角度讲,笔者还以为应当办一份《文艺学学术批评》杂志。之所以持这样的看法,是因为现在的文艺杂志和文艺学杂志够多了。据调查统计,2005年仅文艺类的学术期刊就有154种(包括中国文学30种、外国文学12种、艺术学112种)[70],而纯正的“文艺学批评”杂志却一份也没有。
其次是批评队伍。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单怪学术期刊回避认真严肃的学术批评文章不行。如果稿源不足,就是学术责任心很强的编辑也难有作为。众所周知,稿源充足的领域,其背后必有一支可观的作者队伍。若论当前文艺批评队伍,不可谓不庞大:有高校的,有文联作协的,有新闻媒体的,还有自由职业的;而被推为“家”的也不少——仅《南方文坛》设置的“今日批评家”栏目,就“期以继期”地举荐了一大批“批评家”。因之,就有了许许多多文艺批评文章可供文艺学专业期刊选择和登载,一些期刊还为此设置了“批评”栏目——如《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新作荐评”、《俄罗斯文艺》的“评论”、《南方文坛》的“绿色批评”,等等。然而,综观此类文章,绝大多数远不属于“文艺学批评”的范畴。之所以如此断言,是因为其批评的对象为文艺作品且方法方式是主观的、印象的、情感的、感悟的,其低劣的部分甚至还可以划入朱鹏飞先生所界定的良知已失落了的“情感主义批评”之列[71]。当然,此处并非完全否定当下文艺批评所取得的成绩——不仅由于此类文章中的高端者有其重要的价值,而且还由于面对着仅长篇小说的年产量便达1000部以上的庞大文艺作品群,文艺批评一点不繁荣也说不过去;这里只不过想指出,在今日文艺批评表面繁荣底下,存在着文艺学批评活动匮乏和文艺学批评队伍缺失的事实。进而言之,通过培养、培训来建设一支专业的文艺学批评队伍,是解决当前文艺学批评缺失严重的必由之路。
再次是理论武装。在学术领域里,如果没有理论上的支撑,就不会有批评实践上的高度自觉,更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批评实践。尽管目前关于学术批评的泛泛而论的文章不少,而一般意义上的文艺批评文章也俯拾皆是;但就“文艺学批评”领域而言,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至今国内尚未有一篇从理论角度予以深入探讨的文章,而另一方面,把文艺批评仅当作文艺作品批评以及没有把握住文艺学批评特质的“时评”常常在报刊上露面。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对当下文艺批评持不满态度的著述者经常拿学院批评“开刀”,似乎文艺批评不良的罪魁祸首就是“学院批评”——如曾获“中国文联理论批评奖”的施战军教授指摘说:“文学批评对学院规约投怀送抱”,“学术规范导致批评文体僵化”[7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先生断定:“规行矩步的‘学院化’也内在地瓦解着文学批评的精神和活力”[73];何平博士同样认为:“当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日益学院化,其命运将是被学院体制格式化”[74];而杨光祖教授则干脆宣称:“文学批评:在学术的名义下死亡”。[75]然而,诸如此类听上去很雄辩的话语,实际上就像是要求“苹果必须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一样缺乏理据,也像是让“豹子跟雄鹰比飞”或让“雄鹰同豹子赛跑”一样不公平。毫无疑问,各类或各派批评都有其特色、长短和利弊,其成果都一样既有高端又有低端。当今的许多所谓“学院批评”文章,其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它的学院化、学术化、规范化,而在于它还远不够学院化、学术化、规范化。进而言之,在文艺批评、文艺作品批评、文艺学批评、学术批评、学院批评等概念都还模棱两可和含混不清以及由此而来的众声喧哗的背景下,文艺学批评要有长足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故此,大力开展文艺学批评的理论研究,是当前文艺学界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最后是评价机制。学术研究需要评价,这是任何学者都懂得的道理。可是,怎样评价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则有不同的意见。就目前的评价制度而言,成果公开发表前通常采用“专家评议制”——包括被一些学者认为属于较合理可靠的“双向匿名”[76]和“单向匿名”;成果公开发表后一般采用期刊或出版机构“级别定位制”[77],有时候还加上“奖项等级制”以及被看作是“延迟的承认”的“引证”[78]。这里面的核心和关键是特定专家的评议,因为不管学术成果是否需要公开发表以及获什么样的奖等等,其持有者一般情况下须借“专家评议”来生成“级别”。这当然有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可问题在于,“评议专家”的特定能力与特定的“评议对象”是相称的吗?“评议专家”一定会坚守“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人皆不可得而私之”这一信念吗?关于这两个问题,正确的答案一定如此:有些“是”也“会”,有些“不是”但“会”,有些“不是”也“不会”,有些“是”但“不会”。既然评议专家的能力和操守不尽相同,那么,这种“小众化”评价[79]的正确性就必然因人而异。正如迈克尔·马尔凯在谈到“制度化的匿名制”时所指出的:“由于有保密的外衣,故他的‘犯罪行为’会是藏而不露的。”[80]“专家评议制”明显存在着漏洞。如何堵塞这样的漏洞?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建立“评议之评价”制度——内部请另一些专家对原评议专家的结论进行评价,外部则充分发挥“判断公开化”[81]了的学术批评的“舆论监督”作用[82]和辅助纠偏功能。进而言之,学术行政管理机构和部门应当把公开化了的每一位专家都有可能参与的学术批评纳入学术管理的正轨,使其变成学术评价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升整个学术评价体系的公信力,为真正的学术繁荣创设良好的环境。
总之,文艺学批评乃至整个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批评任重道远,尽管目前它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要紧紧围绕学术期刊、批评队伍、理论武装和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做工作,就必定有进步,也必定有收获。
[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卓如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70.
[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0-100.
[3]叶朗.从中国美学的眼光看当代西方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文艺研究,2009(11):5-17.
[4]章辉.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J].文学评论,2005(6):150-158.
[5]孙逊.都市文化研究:世界视野与当代意义[J].文学评论,2007(3):175-179.
[6]邓正来,杜悦.“弘扬学术批判,提升中国学术”——《中国书评》主编邓正来先生访谈[J].学术界,2005(4):124.
[7]胡雯君.新形势下学术期刊采稿方法探讨——以《甘肃社会科学》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9(7):65-66.
[8]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211.
[9]余一中.如此硬伤累累,岂能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孙玉华、王丽丹、刘宏诸位先生商榷[N].中华读书报,2010-2-10(9).
[10]李修建.注书实难,能不慎哉?——中华书局版《娑罗馆清言》一书中的问题[N].中华读书报,2010-2-10(10).
[11]马斗全.慎勿歪曲作者原意[N].中华读书报,2010-2-10(3).
[12]许明龙.与《中国之欧洲》译者商榷[N].中华读书报,2010-2-24(9-10).
[13]商金林.沈从文果曾“恋上自己的姨妹”?——评《虹影星光或可证——沈从文四十年代的爱欲内涵发微》的几个“事实”[N].中华读书报,2010-3-3(5).
[14]杨建邺.评判“李杨之争”怎能如此不严谨——就《李政道传》与季承先生商榷[N].中华读书报,2010-3-3(9).
[15]郑惠生.“经济”是“文学的品格”吗——对曹路先生《文学的经济品格》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6.
[16]郑惠生.对大学文艺学的批评能这样吗——就《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陶东风教授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17-24,103.
[17]胡连成.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的产生及其本土化——兼与米洋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32-39.
[18]刘启林.《兰亭序》文理辨正——与施蛰存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40-46.
[19]李定广.近年通行本《唐诗三百首》若干注释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8-12.
[20]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对孔庆东博士《通俗小说的概念误区》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2-18.
[21]张玉能.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10-13.
[22]薛富兴.再论“以美育代宗教”——兼与李丕显、赵惠霞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2-17.
[23]杨春时.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兼答张玉能先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1-4.
[24]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5-10.
[25]刘启林.颜真卿《自书告身墨迹》书法续考——与曹宝麟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18-22.
[26]郑惠生.学术上的否定岂能违反逻辑与基本常识——对单小曦先生《“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8-20.
[27]张玉能.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6.
[28]李定广.求新须先求真——就《辨骚》“博徒”、“四异”新解问题与李金坤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3-15.
[29]袁良骏.“两个翅膀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理论——再致范伯群先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8-12.
[30]范伯群.还原一场:面对面的学术论争——范伯群致汕头大学学报编辑部的一封信[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3-17.
[31]张玉能.实践美学终结了吗——与章辉博士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6.
[32]禹建湘.话语实践:实践美学对后现代话语理论的超越——兼与章辉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16.
[33]徐勇.反驳实践美学终结论——与章辉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7-20.
[34]李定广.元好问对陆龟蒙的崇拜——兼就《论诗三十首》(其十九)的解读与各家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36-40.
[35]杨曾宪.我们应怎样对待马克思的美学遗产——兼答逻辑先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14.
[36]郑惠生.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吗——与马相武教授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8-11.
[37]张玉能.劳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兼与汪济生同志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5.
[38]李定广.罗隐生平事迹辨正——兼与吴在庆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0-15.
[39]郑惠生.现在“是一个不需要经典的时代”吗——对季广茂教授《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7.
[40]妥建清.没有《红楼梦》,何来晚清——兼与王德威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1.
[41]张玉能.蒋孔阳是实践美学的创新者——对章辉博士评论的反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12.
[42]崔德香.论否定主义文学批评尺度的局限性——同吴炫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3-16.
[43]杨春时.实践乌托邦再批判——答张玉能先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6-21.
[44]刘求长.不能以“想象”否弃“形象思维”——与黄海澄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0-24.
[45]郑帅.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是不存在的——兼与童庆炳教授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5-29.
[46]郑惠生.学术研究不能反学理——对黄浩教授“经论”和“后论”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4-20.
[47]郑惠生.学术研究岂可背离学理——对黄浩博士《文学的面孔:正在变得模糊起来》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10.
[48]杨建兵.没有“五四”,何来晚清——兼与王德威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4-16.
[49]刘安海.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批评——对《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4-18.
[50]郑惠生.论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局限性——兼向国家教育部提建议[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0-13.
[51]妥建清.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空间体验——兼与李欧梵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10.
[52]袁良骏.张爱玲研究的死胡同——论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的“捧杀”[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16-22.
[53]刘求长.关于中国人“美盲更比文盲多”的学术批评——与吴冠中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9.
[54]李定广,翁艾.雍文华校本《罗隐集》误校误改举隅[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11-16.
[55]郑惠生.“国家哲社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焉可错谬百出——对黄浩教授《从文学信仰时代到文学失仰时代》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17-24.
[56]杨家友.实践的精神现象学解读——兼与杨春时、苏宏斌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10.
[57]石长平.“实践美学”是终结了还是发展了——兼与马驰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6-20.
[58]唐圣.辟失语论——对曹顺庆先生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6-30.
[59]袁良骏.评水晶的张爱玲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1-18.
[60]李金龙.清末留日学生创办《醒狮》月刊释疑——兼与黄福庆、熊月之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9-23.
[61]来瑞.为新实践美学而辩——与章辉《实践范畴与当代中国美学》对话[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8-31.
[62]郑惠生.《谈美书简》是“现代中国美学经典”吗——论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学理性缺失[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1-16.
[63]季芳.“生态美学恰恰与实践派美学逆向而行”吗——与代迅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7-21.
[64]李永祥.“春秋文学自觉”论——兼与赵敏俐先生《“汉代文学自觉说”反思》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22-27.
[65]刘继平.辩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兼与章辉教授等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5-9.
[66]林同华.别人的宗白华研究成果岂可如此剽窃----对王德胜博士的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0-19.
[67]倪祥保.学术刊物如何改变“批评缺失”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19(013).
[68]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的客观性[M]//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57.
[69]傅小燕,陈石福,刘峥嵘.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道德建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5.
[70]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研究成果评价的调查分析[J].学术界,2007(4):66.
[71]朱鹏飞.情感主义批评的四大症候——谈情感主义时代学院批评良知的失落[J].南方文坛,2007(2):14-17.
[72]施战军.现时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危机与生机[N].文学报,2008-11-20.
[73]李建军.文学批评与创作非对称性的成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0-13(006).
[74]何平.文学批评在今天还有存在意义吗?[N].文学报,2008-12-4(007).
[75]杨光祖.文学批评:在学术的名义下死亡[J].山西文学,2007(8):79.
[76]埃利泽·盖斯勒.科学技术测度体系[M].周萍,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30.
[77]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田玲,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37.
[78]杰里·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英美科学界的奖励系统[M].顾昕,柯文礼,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03.
[79]王华生.大众化评价:学术评价中对学术腐败的有效制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5-60.
[80]迈克尔·马尔凯.物理学系的结构和过程[M]//迈克尔·马尔凯.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3.
[81]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下册[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34.
[82]杨玉圣.关于学术、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与法大学友的学术对话(之一)[J].云梦学刊,2008(1):12.
(责任编辑:翁奕波)
book=46,ebook=46
I0
A
1001-4225(2010)04-0019-09
2010-05-04
郑惠生1963-),男广东澄海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