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法林应用于房颤中的疗效观察

2010-09-13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0期
关键词:华法林房颤抗凝

谢 阳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河南郑州 450003)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疾病,房颤时不规则的心房颤动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容易引发血栓、栓塞。房颤临床转复非常困难,治疗过程中良好控制心室率和防止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很重要[1]。房颤患者非抗凝状态下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3%,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发生率明显升高,60~70岁和70~80岁患者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5.3%~6.7%。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 h均应给予抗凝治疗已达成共识并列入房颤治疗指南。为了能够减少房颤时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笔者采用华法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治疗的房颤患者184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80例;年龄45~78岁,平均68.4岁。原发疾病:冠心病50例,高血压42例,心肌炎8例,扩张性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3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0例,病窦综合征9例,其他疾病10例。

1.2 入选标准

所有病例年龄<80岁;持续性房颤>3个月或阵发性房颤需复律者;心功能Ⅰ~Ⅲ级;无脏器的活动性出血;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无慢性肝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脏器严重疾病。

1.3 排除标准

一年内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史;近期3个月有外伤或手术病史及心肺复苏、穿刺史;出血性脑卒中史或半年内有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有出血性疾病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1.3 方法

1.3.1 分组

对184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组92例,阿司匹林组9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原发疾病上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3.2 治疗方法

1.3.2.1 华法林组: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加用华法林。采用华法林维持量给药方法,华法林初起药物剂量为1 mg/d连续用药3 d后,需要每天进行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法比率(INR);连续检测5 d,依据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法比率(INR)进行变化华法林药物用量,使国际标准法比率(INR)达到2.0~3.0为华法林长期进行维持的药物剂量,同时第1个月每周监测1次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法比率(INR),以后每月进行检测1次;连续应用1年。

1.3.2.2 阿司匹林组: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加用阿司匹林每日75 mg/顿服,连续应用1年。

1.3.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病例在连续治疗1年中发生的血栓、栓塞事件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

两组病例经规范用药连续观察1年,对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栓塞事件进行统计并比较,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在治疗期间,华法林组出现牙龈出血6例,鼻出血4例,皮肤瘀斑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0%。阿司匹林组出现皮肤瘀斑7例,痔疮出血4例,牙龈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3%。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和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种疾病可以导致房颤的发生,房颤患者人群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生率为4.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房颤发病率明显升高,80岁以上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高达8%。由于房颤可以导致附壁血栓形成,栓子脱离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房颤已成为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2]。目前房颤治疗目标为控制心室率、维持窦性心律外,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达到理想目标是既要有效降低栓塞危险又要避免严重出血并发症,不提倡使用出血风险较高的华法林冲击疗法开始抗凝治疗,常规应用小剂量的华法林维持给药法,进行抗凝治疗[3]。

华法林为双香豆素类抗凝剂[4],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对抗维生素K作用,通过抑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Ⅷ、Ⅸ和X的合成,阻碍了这些凝血因子1羧化过程,使这些凝血因子的前体物质不能活化,并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血循环中D-二聚体的水平;同时还具有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功能[5];因凝血酶和凝血因子X在体内半衰期分别长达60~72 h和40 h,故华法林要在口服3~4 d后才能充分发挥抗凝效应[6]。华法林半衰期为 37 h,起效 36~48 h 达高峰,维持 3~6 d。

通过本组病例进行观察,针对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华法林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4.34%,阿司匹林组发生率为16.30%;华法林抗凝治疗防止血栓、栓塞事件效果明显,可以显著降低和防止血栓、栓塞发生,经严格的检测可以避免严重出血的不良反应发生,是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首选药品。

[1]胡大一,李奎宝.口服华发林抗凝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04,6(7):41-42.

[2]马晓文,粱雁丽,王献.华法林预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67-68.

[3]吴庆延,程晓曙,吴清华,等.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9):553-554.

[4]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83.

[5]贺建华.12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1,23(5):274-275.

[6]张菁.12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1,23(5):272-273.

猜你喜欢

华法林房颤抗凝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