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哲学核心书目”的馆藏漏采分析研究
2010-09-12穆卫国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34
穆卫国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1 引 言
《全国总书目》由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与中国版本图书馆合编,中华书局出版,它是图书年鉴性质的综合性、累积性的图书目录,自建国以来,逐年编纂。它依据全国各正式出版单位每年向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的样书信息编纂而成。自2001年起,《全国总书目》每年出版一套数据检索光盘,该光盘共收录当年图书书目数据12万余条。该书目检索光盘可为用户查找已出版图书提供服务,为图书馆、出版社及文献收藏单位的图书分类、编目、建立书目数据库提供服务,为各级领导机关决策和出版单位选题策划提供服务。《全国总书目》不是采访人员订购图书的主要工具,但是它可以作为检验馆藏文献的完整情况、补充漏订漏购文献和进行馆藏文献评价的工具。因此,本文选择《全国总书目》为书目数据来源,对2003-2005年出版的B类图书进行调查分析,基于Google Scholar 的引文统计,形成“哲学核心书目”。然后将“哲学核心书目”分别与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5家大学图书馆的哲学类馆藏进行比对,分析馆藏漏采的原因,期望调整采购策略,降低漏采率,以优化馆藏资源建设。
2 哲学类图书的基本出版状况
2003-2005年,《全国总书目》记录哲学类图书的种数分别为2381种、3234种和3177种。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2003年《全国总书目》中含有2002年出版的B类图书45种;2004年《全国总书目》中含有2003年出版的B类图书244种;2005年《全国总书目》中含有2004年出版的B类图书287种,含有2003年出版的B类图书51种,含有2002年出版的B类图书86种,因此2003-2005年B类图书出版种数实际分别为2631种、3277种和2753种。
3 “哲学核心书目”的形成
哲学类图书包罗万象,既有系统论述的专著,也有通俗和普及型读物。为能形成哲学类核心书目,本文重点分析有价值的哲学学术专著。
学术专著指专门而系统地论述某一学科最新学术成果的专著。根据这一定义,哲学学术专著应该不包括各类通俗读物、普及读物、青少年读物、教材教辅、语录、工具书、经典文献或对经典文献的注释、文集、选集、重版(非修订版、影印版)、非汉语出版物(包括英汉对照出版物、中文学术专著的其他语种或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只起到推广、宣传和引起兴趣的作用,因其不具备创新性和研究性,因而不能认定为学术专著。
根据以上界定,《全国总书目》于2003-2005年分别记录哲学类学术专著779种、821种、793种,占哲学图书出版总数的比例近30%[1]。对筛选出来的学术专著利用Google Scholar进行引文统计,发现2003-2005年分别有476种、494种、473种学术专著至少被引用过1次,这些被引用过的学术专著是有价值的,他们形成了“哲学核心书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将B哲学、宗教类图书分成14个二级类目。由表1可知,“哲学核心书目”中B2中国哲学、B9宗教、B5欧洲哲学、B-B0哲学理论、B84心理学、B82伦理学6个二级类目图书品种较多;从平均引用次数来看,B7美洲哲学、B82伦理学、B1世界哲学、B-B0哲学理论、B2中国哲学和B5欧洲哲学6个二级类目图书的平均引用次数较高(见表1)。
表1 “哲学核心书目”图书出版及引用情况
4 馆藏对比及问题分析
本文之所以选择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5所大学图书馆馆藏,是因为这5所大学哲学专业设置相对较全且中文图书采购经费接近。从5所大学图书馆系统中导出2003-2005年哲学类馆藏书目数据(包括各个图书馆分到其他大类但属于《全国总书目》哲学类的图书),主要字段有ISBN、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出版地、出版年和分类号等,然后分别与《全国总书目》和“哲学核心书目”比较,发现各图书馆哲学类图书采购存在一定差异。
4.1 馆藏书目与《全国总书目》的比较
馆藏书目与《全国总书目》的比较以图书采全率为指标。图书采全率指某图书馆某学科图书采购量占该学科全年出版图书总量的比例。若《全国总书目》收录的哲学图书总量为z,图书馆入藏的哲学类图书数量为r,则图书采全率Q就是r与z之比:
2003-2005年《全国总书目》 分别收录哲学类图书2631种、3277种和2753种,合计8661种。5所图书馆3年采购种数均呈增长趋势,但又有差异。2003-2005年:A馆采购4233种,B馆采购4053种,C馆采购3438种,D馆采购2811种,E馆采购5216种。从采全率看:E馆最高,为62%,D馆最低,仅有34%。可见没有一个图书馆能够采购并收藏全部的哲学类图书,只能达到某个百分比(见表2)。
表2 哲学类图书采购情况表
4.2 馆藏书目与“哲学核心书目”的比较
馆藏书目与“哲学核心书目”的比较以图书采准率和漏采率作指标。图书采准率指某图书馆采购的有价值图书的比例。若核心书目收录的有价值的哲学图书量为h,图书馆采购的有价值的哲学图书量为y,则图书采准率为P就是y与h之比:
图书漏采率是指某图书馆未采购的有价值图书的比例。若图书漏采率用L表示,则:
2003-2005年有价值的哲学图书分别有476种、494种和473种,合计1443种。5所图书馆3年采购有价值的哲学图书分别为:A馆采购965种,B馆采购1249种,C馆采购1103种,D馆采购893种,E馆采购1059种。从采准率看:E馆最高,为60%;D馆最低,仅有32%。可见没有一个图书馆能够采购到全部有价值的哲学图书,只能达到某个百分比。从图书漏采率看,D馆最高,为38%;B馆最低,为13%(见表2)。
5 图书漏采分析
由图书漏采率可知,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采购到全部有价值的哲学图书,并且任何一个图书馆采购的有价值哲学图书都无法囊括其他图书馆有价值的哲学图书。通过对比馆藏发现,有70种有价值的核心图书5所大学图书馆均没有购买。作者通过国家图书馆OPAC检索这70种有价值的核心图书,发现国家图书馆收藏69种,未收藏图书1种,ISBN为7-216-03775-8,但是出版该书的省图书馆收藏了此书。就国家图书馆而言,“呈缴本”制度在中国没有完全执行或者有漏洞,致使国家图书馆也不能完全收藏国内的学术出版物;就各大学图书馆而言,漏采原因较多。
5.1 专业设置与图书漏采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2],哲学涉及哲学和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本科阶段的主要专业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硕、博士阶段的主要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见表3)。
表3 各高校哲学相关专业设置一览表
从学院名称设置看,哲学相关专业一般被设置在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或政法学院)和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下,如B大学哲学相关专业直接以哲学系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命名。清晰明确的学院名称有助于加强采购人员对学校学科建设的记忆及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
从专业设置来看,本科阶段,除D大学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外,其他各大学专业相差不明显;硕、博士阶段,D大学不仅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而且哲学类相关专业数量与其他大学相比差距明显。其他几所大学哲学和心理学专业不仅设置相对齐全,并且有的还是教育部或者省重点学科或特色专业。因此与其他图书馆相比,D馆哲学图书的采全率和采准率较低,而漏采率较高。
学科专业设置是图书馆建设与教学和科研相益得彰的文献保障体系的前提,是图书馆采购人员有层次、系统地采选教学科研专业文献的依据,是图书馆有针对性地为师生科研、教学参考和学习辅导提供信息资源的保障。学院名称的清晰度和专业设置的差异必定造成各图书馆采购和馆藏的差异。
5.2 出版与图书漏采
市场经济激活了图书出版,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图书漏采。一号多书和异号同书现象屡见不鲜。一号多书主要出现于丛书或多卷书中,但也有两个二级类目的图书非同一年出版却同号的情况。同书异号主要是一些图书在同一家出版社不同年出版或者同一年在不同出版社出版。这些迫使利用机器批查重时将本应该收藏的书目信息删掉,以致图书漏采。
本文根据每种图书漏采的图书馆个数把图书采购难度分为3级,即“极难采购”、“难采购”和“较难采购”。极难采购指5所大学图书馆均未采购;难采购指2至4所大学图书馆未采购;较难采购指1所大学图书馆未采购。调查显示,2003-2005年采购难度达到3级的有价值哲学图书有70种;采购难度2级的有价值哲学图书有441种;采购难度达到1级的有价值哲学图书402种。本文分析不同采购难度级别的图书,发现图书漏采有以下原因:
5.2.1 出版地分析
“极难采购”的70种有价值图书中,容易漏采的哲学出版社有48家,其中北京地区出版社15家28种,上海地区出版社1家1种,其他地方出版社32家41种;“难采购”的441种图书中,容易漏采的哲学出版社有186家,其中北京地区出版社66家211种,上海地区出版社19家46种,其他地方出版社101家184种;“较难采购”的402种图书中,容易漏采的哲学出版社有117家,其中北京地区出版社47家189种,上海地区出版社12家68种,其他地方出版社58家145种。
“极难采购”的有价值学术图书中,京、沪以外的地方出版社出版的有价值学术图书很难通过一般的采购方式获得,漏采率接近60%;“难采购”和“较难采购”的有价值学术图书中,京、沪地区由于出版社及出版物数量多,出版信息若未及时获取和处理则更容易漏采,漏采率在60%左右。
5.2.2 出版社分析
本文参考《中文图书采访工作手册》[3]中对出版社的分类,将出版社分为中央及各地人民出版社、科技出版社、社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美术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和综合出版社等。
2003-2005年,大学出版社、中央和各地人民出版社、综合出版社和社科出版社出版有价值的哲学图书均超过100种, 4种类型出版社合计出版的有价值哲学学术图书占哲学有价值图书总数的3/4。虽然这4种类型出版社是出版哲学图书的主力军,但这些出版社的图书也会漏采。
“极难采购”的有价值图书中,容易漏采的高校出版社有7家7种、中央和各地人民出版社有14家23种、综合出版社有7家11种、社科出版社有5家13种;“难采购”的有价值图书中,容易漏采的高校出版社有35家65种、中央和各地人民出版社有26家82种、综合出版社有43家94种,社科出版社有21家79种;“较难采购”的有价值图书中,容易漏采的高校出版社有36家125种、中央和各地人民出版社有18家85种、综合出版社有18家72种、社科出版社有11家44种。
“极难采购”的有价值图书中,地方人民出版社图书采购难度大。甘肃人民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8家出版社有2种以上图书漏采,而甘肃人民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和新疆人民出版社于2003-2005年出版的有价值的哲学图书均不超过4种,这些地方人民出版社,由于偏远或者分散,出版信息不畅,图书漏采比例高。
采购人员应与出版社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出版社保持密切联系,从出版社直接获取可供图书的书目信息,同时了解本馆漏采图书的信息,并尽可能获得作者包销、内部发行等图书的书目信息,委托书商或出版社购买这些图书。
5.2.3 学科内容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哲学类的14个二级类目中,B9宗教学、B2中国哲学、B84心理学、B82伦理学、B-B0哲学理论和B5欧洲哲学6个二级类目的图书漏采777种,超过漏采图书量的85%。
“极难采购”的70种有价值图书中,B9宗教学、B84心理学、B2中国哲学、B-B0哲学理论、B82伦理学和B80思维科学6个二级类目的图书漏采62种,漏采率高达88%。
采购人员应注意补配漏采率高的二级类目中有价值的哲学图书。
5.3 发行与图书漏采
随着出版发行市场化,目前发行渠道除新华书店外,民营书商、出版社自办发行和网络书店都已形成规模,多种发行渠道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图书采购更具灵活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图书发行市场的混乱和无序。一些折扣高无利润的图书(尤其是学术专著)出版困难和发行不畅的局面并无太大改观。
各类型征订书目是图书采访人员订购图书的主要工具,预告性强、报道量大、准确度高的书目往往更受采访人员的欢迎。由于目前大多数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已招标或者邀标,书商都会定期将书目信息发送给采访人员。据统计,书商书目的报道量远远超过了“三目”等传统征订书目[4],本文选择书目信息报道量大的人天书目,把“极难采购”的70种图书与其2003-2005年的哲学类书目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有37种图书存在于该书商书目中,也就是说有超过50%的核心图书由于学科面窄、出版社出版数量少,书商(也包括其他发行渠道)拿不到图书,或折扣高赚不到利润书商不愿意卖这些图书,或采访人员本身知识积累不够,致使有价值的图书无法进入图书馆馆藏。
出版社并非将所有图书都交给发行部门,一部分作者包销和内部发行的图书发行部门只有书目信息,有的甚至连书目信息都没有,这也是图书漏采的重要原因。
完备的可供书目(包含预订书目、现货书目和出版社库存可提供的书目)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掌握和利用书目信息能提高采访人员的工作能力,所以业界必须达成共识,并在政策保障和监督下共同制定和组建完备的可供书目。在完备的可供书目制定出之前,采购人员应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书目信息。
5.4 采购与图书漏采
5.4.1 从采购渠道看,2003-2005年,国内书商已经崛起,各图书馆陆续与书商签订合作协议。本文选择的5所大学图书馆中有4所图书馆的中文图书采购已在这段时间招标或邀标,一旦招标或者邀标,书商即开始为其提供书目,这4所图书馆基本上采用圈选书商提供的征订书目和参加各种类型的现采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另1所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未招标,但自2005年起也有书商为其提供征订书目,并且该馆还与一些出版社和书店建立合作关系,出版社直接为其提供可供书目,书店为其提供适合馆藏的样书,这弥补了书商书目的不全或滞后等因素,有助于提高该馆有价值哲学图书的订全率和订准率。
5.4.2 图书采购人员应有良好的采访意识和为解决图书采购问题而自觉地查询和利用信息的行为,要有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要有对书目信息的敏感性,要有辨别图书的真伪与优劣的能力。采访人员采访意识和行为也影响图书采全率和采准率。
《全国总书目》虽不能作为图书馆采购的工具,它可以作为检验图书馆入藏文献的完整情况、补充漏订漏购文献和进行馆藏文献评价的工具,利用它定期与图书馆馆藏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补缺藏,可以提高藏书建设质量。
[1]穆卫国.基于Google Scholar 引文统计的我国哲学学术专著出版状况分析[J].图书馆论坛, 2009(2):168-171.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2009-09-03].http://rs.cumtb.edu.cn/20060314.htm.
[3]李德跃.中文图书采访工作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钟建法,苏素尽.中文图书缺藏成因和补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5(5)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