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性别身份在谈话风格上的反映
2010-09-11晏瑜华
晏瑜华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英语中性别身份在谈话风格上的反映
晏瑜华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男女双方不同的谈话风格更是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两性意识,这也是男女两性对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认识在语言中的反映。
语言;谈话风格;性别身份
语言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由拉波夫开创的语言变异研究把语言变化的研究和具体的语言实际结合了起来。变异研究认为,任何活生生的语言都有变异形式,这种变异会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异模式。从日常使用的语言中可以辨别出说话者的年龄层次、社会阶层、性别、种族等(Labov,2007)。性别变量对于语言运用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性别语体研究
现代语言学对于性别差异现象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转引自杨,2004)。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性别语言现象才被语言学家们(Labov,1966;Trudgill,1974;Lakoff,1975)当作独立的语言学问题进行广泛、系统、科学的研究。许多学者(Lakoff,1973:45-80;Wardhaugh,1986:312-315;Fishman,1980:234-241;Cooper,1987:63-71)都通过观察、调查、分析等方法发现并论述了男、女使用语言的差异和女性使用语言的特点(李,2003)。此领域的研究有利于男女双方在实际的言语交流中选择更为得体的交际模式以达到成功交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性别身份在谈话风格上的反映
(一)话语量的差异。话语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说话的总量。话语量分布是检验会话风格最有效的指标(Trudgill,1995)。通过对美国著名奥普拉脱口秀节目中六位嘉宾(三男三女)的话语量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三十分钟的时间内,除主持人讲话时间,女性讲话总时间长度约达11分钟,男性约为8.73分钟。女性话语量达到36.8%,男性话语量达到29.1%。女性话语量超过了主持人话语量以及男性话语量。本次访谈调查表明:即使在某些正式场合中,女性也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与主持人和观众进行有效的交流。这说明当今社会中女性在所属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上有了很大进步。
(二)话轮转换中的打断、重叠和沉默。说话人和受话人以话轮为中心不断地转换角色,即对说话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完成会话。这一动态过程被称为“话轮转换(Sacks et al.,1974)”,它是会话中的核心过程。
在话轮转换过程中,男女双方谈话风格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打断、重叠和沉默。大多数男性在交谈中话题有较强的控制欲,他们也会采取插话或直接打断说话者等方式切入话轮以表明自己的立场或是建议。这与Leech礼貌原则中的相应准则相悖。礼貌原则的主要理念是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Leech,1983)。女性语言比较男性更为委婉和礼貌。在会话过程中,她们常常使用一些缓冲词或起承接作用的句子,如“Wow”,“Yup”等等。女性倾向于使用问句,如“Could you tell me the truth”或陈述句之后加一个尾句,如“This is better,do you agree”,“How about you”等。这实际上是主动把话语权交给了会话的另一方,由此表明女性更多时候扮演的是支持者而不是竞争者的身份。
重叠是指下一个说话者在当前发话人即将说到一个停顿点或即将说完的时候就开始说话。统计表明:同性交往中,重叠与打断几乎是平均分配;男女都参加的会话中,几乎所有的重叠和打断现象都是由男性做出的(Coates,1993),如表:
总数男性女性总数打断4%(2)重叠20组同性别对话11组性别间对话第一个人43%(3)55%(12)第二个人57%(4)55%(10)100%(7)100%(22)96%(46)100%(9)100%(48)100%(9)
除此之外,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沉默的现象。传统语用学中Grice会话含义理论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应该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也就是说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胡壮麟,2001)。但人类的交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活动,合作原则并不是绝对不可违反的,言语交际中的沉默就是不遵守该原则的范例。
(三)体态语的不同选择。虽然语言在话语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话语交际中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默语、类语言和体态语均属此范畴(王,1995)。其中,男女性别身份在体态语上的不同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在不同的话题范围内,女性使用的体态语的频率均是远大过于男性的(王,1995)。在谈话的时候,如果双方都不说话,女性常常会躲避直视的目光,而男性往往会盯着对方。年轻的女性如果害羞或犯了小错误时,会小心地吐舌头来缓解尴尬。要是生气时,女性会撅嘴巴表示不满,有时候也常以此动作表现娇羞的神态。而男性在生活中一般不会轻易表示自己的情绪。他们觉得情绪外显是不够沉稳的表现,倾向于掩盖自己的内心,采用他们觉得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三、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地位和社会分工的影响。从社会历史上看,女性在社会中长期居于低下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依附于男性。男性在体格上比女性高大、强壮,所以更适合占有权利和权威的地位,所以女性更加处于默默无闻的地位,并没有很多话语权。此外,随着社会发展中的几次分工演变,家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男子从事的畜牧业成为谋生的主要手段,在家庭中取得了统治地位。女性的职责被逐渐固定在家庭中,更多的责任是相夫教子。在男权充斥的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薄弱使得女性在谈话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
(二)女权运动的发展。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也带来了语言上的变化。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广泛展开的女权运动使妇女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具有和男子相同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妇女深受这些社会力量影响,都更敢于表达自身感情和思想,甚至显示出比男性更加显著的优势。但男性主导地位长久的确立也使得男性具备特有的谈话风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谈话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占据谈话的主导地位,冷静思考,话语幽默,情绪内敛等等。
(三)认知发展理论。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环境包括语言和教育的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让·皮亚杰,1997)。在成长的过程中,男女两性的社会化过程不同,话语风格的运用也自然不同。社会化使儿童通过家庭,学校及电视等大众媒体得到性别角色化,懂得男女有别。在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下,男孩子更多的是学会担负责任,保护弱者,女孩子则是循规蹈矩,乖巧贤惠。社会对两性的固有看法、角色要求、价值期待不同导致了言语的性别差异。
语言一直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传递与记录信息、表达和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作为文化载体,语言不断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身份的作用是显著的。男女两性成长的亚文化环境、社会分工、心理特征上都存在着差异,从而形成了性别差异的原型特征和思维定式。这些都一一反应在谈话风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两性的地位和分工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今社会中性风兴起,男性气质退缩,女性意识增强等现象使得两性意识并非像以前那么泾渭分明。这些深刻地表现在了语言上,对两性谈话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Coates,Jennifer.Woman,men and Langrage.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1993.
[2]Labov,W.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Washington,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66a.
[3]Labov.W.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Social Factor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4]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
[5]Sacks et al.A Simplest Su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
[6]Trudgill,P.Socio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England:Penguin Books Ltd.1995.
[7]Trudgill,P.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of English in Norwic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
[8]Robin,Lakoff.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M].New York:Harper and Rom,1975.
[9]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李素琼.“英语中女性语体特征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湘潭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1]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12]王德春.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1995.
[13]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The Reflection of Gender Identity on Conversational Style in English Talking
Yan Yu-hua
(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Hunan 411105)
People are the creators and users of language.The use of language can fully reflect people’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Language inevitably shows different gender identities.The different conversational styles adopted by men and women are especially rich in gender consciousness.Those are also the reflections of knowledge in language of men and women on the social,cultural,historical and other aspects.
Language;Conversational styles;Gender identity
H319
A
1008—6772(2010)04—0128—02
2010-7-27
晏瑜华(1986-),女,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社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