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应用中的初步评价
2010-09-09杨开明杨勇琴王慧杰
杨开明 杨勇琴 王慧杰
(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云南大理671000)
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应用中的初步评价
杨开明 杨勇琴 王慧杰
(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云南大理671000)
目的 调查学生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对PBL教学方法的评价。方法 对我校07级护理本科及08级临床本科的组织学与胚胎学部分章节实施PBL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认为PBL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占89.7%,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占95.8%,95%的同学认为PBL教学方法能培养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能力。结论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适当采用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PBL教学法;问卷调查;应用评价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体讨论、相互协作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相关的科学知识。PBL教学法作为一种课程改革方法近年来在医学教育中得以广泛推行[2]。与国内传统教学法相比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等优点,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带来了新观念的冲击。为了解我校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识和认同程度,我们对2008级217名护理本科和2008级164名临床本科学生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部分教学内容中尝试性地实施PBL教学法,教学内容为《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提出的问题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艾滋病”。各班级学生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查阅大量资料,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把针对问题的资料做成多媒体在班上讲授,教师再做补充。学生对这种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方式积极性较高,踊跃参加。活动结束后针对PBL教学法在该科目教学中应用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学中应用此教学法的可行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09年7月在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全日制教学的护理专业本科的217名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164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刚刚接触医学基础课程。
1.2 研究方法
按照自然班级,每班设4个学习兴趣小组,针对教师给予的问题指导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并结合学科特点,有侧重地把问题涉及的医学基础知识资料和讨论结果做成多媒体在班上进行讲授,在此基础上对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PBL教学法活动安排在教学进度中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两个章节课,教学活动结束后0.5小时内即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和同学间的交流,促进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提高,培养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能力,你对PBL教学法感兴趣程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几方面的问题分别对两个专业的同学发放问卷调查表,现场收回。发放问卷调查表,08级护理专业217份,收回217份,回收率100%,临床医学专业164份,收回164份,回收率100%(见表1)。
3 讨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即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和集体讨论、相互协作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将“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取知识的主动学习模式”。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大量的摄取相关的信息,浏览大量的资料、文献,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因此这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方法,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表1 PBL教学法在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问卷调查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医学教育。然而基础医学教育内容多,教学相对枯燥,很难较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医学基础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设定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问题,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所能解决的,因此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就必须去汲取大量的信息知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医学发展迅速,它已经从一门古老的经验科学发展成为现代的思维和决策科学。每一个疾病的病因、发展、临床表现和转归都是无数经验的总结,也是科学思维的结晶。作为医护人员,能力的核心是临床能力,而标志着临床水平高低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是临床思维能力[3]。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约95%的同学认为PBL教学方法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包括课本,这样信息量大,思路开阔。另外,PBL教学改变了基础医学教学中已往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因此95.8%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在PBL教学方法中会涉及到一些学生尚未接触的临床问题和知识,会让学生更有兴趣和信心。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4]。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和赞同这种教学模式,那就是遵循着PBL基本教学过程,即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小组总结五个阶段。学生普遍认为PBL教学法增加了主动学习的能力,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在拓宽知识面、对相关领域感兴趣、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有了主动学习,并从查阅的资料中拓宽了知识面,就会开阔视野,自然就会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也就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就会更加深入地去理解。由此产生不同以往的看法、想法、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所为、丰富的想象力就会迸发出创造力。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科知识特点,有所侧重,始终贯穿着“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这样一条主线,在总结的时候由小组自己制作幻灯片进行总结。非常让人惊喜的是有些学生的多媒体制作水平较高,甚至部分超过了教师,旁征博引,资料丰富而又详实。我们在附加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几乎100%的同学认为课间休息适当播放音乐和Flash有助于学习和上课的效率,但当问及对PBL教学法的了解时,约有40%的同学不知道或者知道的较少,这可能与学生都是低年级,刚刚接触PBL教学模式有关,但也反映出了基础医学教育教学中应该加强教改,适当增加PBL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达到真正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
[2]杨芳宇.PBL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2):58.
[3]王海平,林常清.医学院校开设逻辑学课程的探讨[J].科学教育,2006,12(6):30-31.
[4]石玉秀,沈卓,李花,等.组织学与胚胎学PBL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18(4): 437-439.
book=2010,ebook=5
R329.1
C
1005-1457(2010)02-57-02
10.3969/j.issn.1005-1457.20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