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0-08-15刘宏骞赵金良
刘宏骞 赵金良
(烟台大学体育学院,烟台264005)
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宏骞 赵金良
(烟台大学体育学院,烟台26400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践,从学生的文化基础及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认识,进行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加深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对全民健身意识、坚持和行动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编写学习指导辅助教学、借助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强化分层教学,强化实验教学等措施,使运动解剖学这门运动训练专业的先导课程和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
运动解剖学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属运动人体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后续课程如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选材学等的先导课程。运动解剖学知识的掌握为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1]。为此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认识
多年来,对入学新生调查了解发现,绝大多数新入学考生在高考前都全力以赴地复习文化课,而报考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还要进行系统地训练,每天运动的时间较多,身体消耗比较大。加上之前多年的训练,学习文化课时间减少,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化课的认识存在误解,不喜欢也不认真对待[2],所以文化基础好的学生比例少,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比例较大。在进入大学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认为自己的文化基础一般或薄弱,对理论课学习缺乏信心,存在着既畏难又忽视学习的现象。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专业理论课,是典型的“三多”课程,即名词多、记忆点多、内容多,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多数学生入学前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或没有储备,他们对学习没兴趣,坐不住,不会学习,也厌学,这种情况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改进教学方式,筛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
——2009烟台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安排经历了由两个学期调整为一个学期,总学时数由108调整为64,实验课时数所占比例增大(大约占1/3)的阶段。这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有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求减少课堂讲授时数,教学要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加强实验环节,学时一般不应少于总学时的 15%~25%,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教学时数的大幅缩减、教学内容增加和要求的提高与学生文化基础的差异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2.1 教学内容和体系的调整原则
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依据专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要求精讲少讲。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明确,要安排好讲授的内容。对学生自学的内容、范围进行认真的分析、安排和指导,以解决授课课时数缩减所带来的教学难题,达到保证教学体系完整的目的。
2.2 强化学习目标
教学是双边活动,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高质量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一定要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清楚教学计划和教材体系,既能保证学生目的明确地努力学习,也能保证学生能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同时给学生对教材勘误的信息,以免让学生产生误解。
2.3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运动解剖学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那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会把运动解剖学当成与体育实践无关的纯理论课。所以,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认真学习,并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4 加深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人体形态结构及体育运动的影响等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体育动作作用机理的理解,要多通过实例联系运动实践进行讲述。如列举发展全身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常用身体练习,让学生分析某一动作或某一系列动作,从关节的运动、肌肉的协作关系、肌肉的工作条件和肌肉的工作性质等,将运动解剖学与术科教学联系起来,加深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如足球专项运动出现的膝关节损伤,乒乓球专项运动出现的腕关节和腕管损伤的症状、机制和预防等,加深对关节结构特点的理解,为预防运动损伤和术科教学奠定基础,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运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5 提高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
我国竞技体育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而我国群众体育重视程度不高,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在增强公民身体素质方面,全民健身运动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提高公民的健身意识和行动,强健身体,为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奠定基础就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承担起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而健身指导离不开运动解剖学知识,指导健身的各项运动还要讲清锻炼的作用,使人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些认为只要学好术科,运动成绩好的“运动员”型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学习观点是既要有好的运动成绩又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成为“全面”型大学生。
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为学习运动解剖学而学习,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运动训练中,这样就会形成学到的知识有用且实用,不会再觉得枯燥。如讲骨质的成分要联系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少年要强调正确的体态,老年人要注意运动强度和骨质疏松等问题。讲肌肉和脊柱时可联系有些学生有头前探、驼背、仰脖的不好体态,并告诉学生应如何预防和矫正,学生应能根据肌肉的作用和脊柱的生长过程来分析。又如,肺活量是国民体质测试的重要指标,讲呼吸系统的吸气肌和呼气肌等就联系上了,那么如何练习、作用原理是什么?通过学习运动解剖学学生就能分析和回答了。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训练经验来参与学习,比教师讲效果要好得多。
3 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
3.1 理论课教学
3.1.1 编写运动解剖学学习指导书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传统教学,达到了教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的目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但运动解剖学名词多、术语多、知识点多,尽管学生在课堂中听懂了的知识,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检验及自学辅导却缺乏相应的资料,为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解决运动实践中的问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编写《运动解剖学学习指导》,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可为学生自学、复习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反映它对教学有辅助指导、补充和检测的作用。
3.1.2 借助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强化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精简讲授时数就是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信息量是一样的,尽管可提更高的要求,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是很畅通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弥补了这个缺陷。师生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在网络上开辟的“课堂”进行教学,使所有的学生与授课教师的交流都畅通,保证基础差的学生或不想深造的学生能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基础好的学生或想深造的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达到对不同要求学生的分层教学目的[3]。
3.2 实验课教学
3.2.1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显微镜观察,标本、模型、挂图的观察,以及结合活体的体会和运动等进行实验,这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完成教学任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有些结构不典型或不容易观察,显微结构不容易找到或建立印象的,以及标本数量不足等情况,多媒体教学就起到很重要的弥补作用,且是快速可见、重复可看的多方位的高质量的图片或视频,对形态、结构、方位和动作分析等的学习有更强的灵活性和直观性,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教学效果更好。
3.2.2 有效检测的考核模式 实验成绩以实验报告和实验出勤为评价标准,会出现学生抄袭应付差事的情况,所以调整评价模式、达到有效检测,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就显得格外重要[4]。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教师应向学生交待课堂检测是实验成绩的一部分,学生完成实验就可要求教师检测记分。这种口头检测的目的是检查、鼓励学生学习,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当的启发而不扣分以给学生信心,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当然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可高一点、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求可低一点,让想检测的学生都能有成就感,达到学生有内源性的学习动力,这样做由于学生多、教师少就会出现下课了学生还在等着检测的情况,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实习时的表现,对有的学生可免于检测,对有的学生可简单抽查,不要让学生等待过多的时间。但抽查时教师要认真、耐心地听学生的回答和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都会有很好的表现,进而对入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程有兴趣,对后续的实验教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是长期的工作,学生不同、社会需求的变化,都会对我们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很好得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敬业、爱生仍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断探索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永远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1] 朱红香,马心丽.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7,(1):52-53.
[2] 周红林.运动解剖学 PBL教学模式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13):141.
[3] 方芳.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形成性评价有效性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115-118.
[4] 宋卫红.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729-731.
G804.4
C
1005-1457(2010)02-69-03
10.3969/j.issn.1005-1457.2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