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入不足与交互阙如:网络教学有效性症结的个案调查*

2010-09-09陈凯泉李春荣张雪红

中国远程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陈凯泉 李春荣 张雪红

投入不足与交互阙如:网络教学有效性症结的个案调查*

□陈凯泉 李春荣 张雪红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建构质量、师生交互频度、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的网络学习体验总体上较为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网络教学有效性的症结主要有师生网上活动投入较少,交互不足、对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支持较差等.

网络教学;交互;教学效果

一、介绍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营造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表现出多媒体课堂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和个体学习环境并存的壮观局面.近年来,众多高校通过校级平台、教师自建平台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从理论上说,丰富资源的提供、多重形式的教学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因此而提高教学效果.但实践中关于网络教学的质量却从未中断质疑的声音,对于提升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该做出何种理性的路径选择?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等方式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建构质量、师生交互频度、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以实证的方式反映学生的网络学习体验,以期展现基于网络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并为网络学习环境体系的调整和改革提出建议.

二、本研究的架构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中每个问题的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0完全不符合,1较少符合,2较多符

2.研究维度

网上教学环境的架构对有效学习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调研发现,对网上教学环境的认识是随着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而逐步深化的.初期,研究者主要关注于网络硬件设备,随着日益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各种学习和交流功能;当网上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教学以后,人们在研究时开始关注网上教学工具与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技术只不过是教学的媒体,网上教学环境的重心应该是合理运用教学原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出于对网络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及教学效果的考虑,综合分析诸多文献中提供的网络课程指标体系以后,本研究主要从网络教学环境的使用频度、网络教学资源的提供方式、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质量、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投入、网络教学对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网络学习的质量及教学的有效性.

3.研究过程

(1)被试选取

选取某"985"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考虑到大一学生中使用网络学习的比例较低的情况,所以仅在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中发放问卷.合,3完全符合.本研究于2009年10月对某"985"高校1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调查.

(2)调查内容设计

将性别、年级、专业、使用网络教学情况作为被试一般情况纳入问卷;参考以前相关调查研究中涉及的网络教学环境评价指标,设计25个选择题,给予备选答案,设计1个开放性问题,可以自由作答.

(3)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总样本量为195名.在问卷发放前,先确认被访问者是否的确参与过网络学习,然后发给问卷,当场填写,当场回收,以保障所获取问卷数据的真实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经逻辑检错,回收有效问卷170份,问卷有效率为87.18%.本次调查中大二年级学生94名,占55.3%;大三年级学生79名,占42.9%;大四年级学生3名,占1.8%.男生94名,占55.3%;女生76名,占44.7%.文科专业学生67名,占39.4%;理科专业学生103名,占60.6%.

(4)数据统计

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6.0.

(5)信度、效度分析

通过对本调查问卷中25个题目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对网络教学总体效果的评价没有差别(P>0.05).

用Cronbach α系数来考察问卷中各题项的内在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86,可以认为该问卷的信度较高.

三、调查结果

1.网络教学环境的使用频度

通过调查得知,在开展网络教学的课程中,网络教学环境的使用在课程学习中占39.12%;师生交互过程中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交互比重占23.16.

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把网络教学整合于常规教学在全体教学课程中所占比例尚显不足.即使在应用了网络技术手段的教学中,也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作为交互手段(这在后续数据中也有反映).

2.网络教学资源的提供方式

通过调查,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形式的使用频率分别为:①课程的电子讲义77.5%;②电子邮件式参考资料68.0%;③演示课件47.8%;④音视频下载32.9%;⑤题库资源30.8%;⑥流媒体28.8%;⑦电子文本27.1%;⑧案例资源19.6%;⑨实时讨论22.2%;⑩异步讨论11.8%.各种资源呈现形式所占频率的对比如图1所示.

图中可以看出,很显然,把课程讲义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仍然是当前网络教学应用中的重要形式.同时,各类资源呈现形式也被渐渐采用,如电子邮件形式(通过访谈得知主要是指用公共邮箱存储课程参考资料)被广泛采用,题库资源、音视频资料得到师生的重视.但案例资源所占比例相对仍然偏低,在日常讨论中当课程结束后师生都再较少的主动通过网络手段进行异步交流.

3.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质量

在本问卷中共有9个问题涉及对资源内容质量的调查,这9个问题的平均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教学资源内容质量

在本调查中,平均1.79得分应该是偏向于对评价指标的较多符合,从这点可以看出,现有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质量已经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如网页间链接清晰、网络课程能呈现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得分都达到了1.9,比之于网络教学开展之初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教师已经能利用网络手段有效地展示课程资源.当然,课程资源的内容质量仍未达到完全符合学生的需要,如课程内容与实践情境的一致性较差,得分仅为1.54,近乎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个问题在未有网络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下同样存在.

4.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投入得到的评价

在本问卷中共有8个问题涉及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投入的调查,平均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投入

显然,教师已经很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本表中第3题项的得分为1.73.应该说,当前的协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已得到教师不同程度的认可,但在实践中未能保证学生的协作、讨论科学展开.如表二的1、5、8三个题目的得分明显较低,本表的平均得分也低于1.5.从这点可以看出,当前网络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较为丰富和适当的资源,但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交流和促进师生互动方面明显不足,不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与本文"网络教学环境的使用频度"的调查结果也相一致.

5.对网络教学支持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问卷中共有6个问题涉及网络教学支持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情况的调查,平均得分情况见表3:

表3 网络教学支持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情况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支持仍显不足,其中作业、作品的共享展示及题库资源相对较好一点,但也不是非常明显,总体而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访谈得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活动方面的应用策略不甚恰当,较为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

6.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总体评价

前述2-5几个方面是对网络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分项的调查.本研究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个请学生对网络教学总体情况的评价题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此项评价的平均得分为1.74.在本调查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质量、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投入、网络教学对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支持三项数据的平均得分为1.6.经相关分析,分项调查得分与总评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47,可以认为相关度较高,三方面评价与总体评价的得分基本一致.

四、讨论

上述研究表明,当前学生的网络学习体验总体上较为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不过仍未达到让师生完全依赖和完全符合教学、学习需要的程度.同时,较为突出的如教师在师生网上活动较少、讨论交流较少、投入不足、对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支持较差等问题也成为困扰当前基于技术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障碍.这也是网络教学发展到今天各高校所普遍面临的问题.

回顾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历史可以发现,网络教学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发展初期的硬件建设阶段,第二阶段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成为众多高校和公司的投入重点,第三阶段中教学资源的建设得到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的重视(当然教学资源的建设在前述两个阶段都已开展,但非重点).到目前为止,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已经渐趋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形式,并且渐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融合,成为一种集课堂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常规教学形态.比如,即使没有应用正规的网络课程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呈现,教师也会借助公共邮箱或者是QQ等即时通讯工具向学生发送电子化的教学资源.但当迈过前述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后,要使基于技术的教学真正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及改善学生的网络学习体验,我们仍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1.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仍需提高

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是保证教学效果和网络学习体验的基础.网络课程平台所承载的电子化的课程教学资源依然是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选择相应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呈现,并能充分的体现教学资源的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这是吸引学生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障.当前阶段的网络教学资源已能较为完备地把书本内容进行电子化,内容的目录、组织结构也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教学资源的多媒体化、智能化、趣味化程度较低.

2.基于网络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得到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网络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思想的碰撞.倘若仅把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当作一些电子化教学资源的集散地,那么网络的真正功效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小组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和学习形式已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网络技术为这些学习形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促进上述学习形式开展的方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应该成为教师开展和推进上述学习形式的重要手段.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障每组学生有共同确定的研究题目,还要及时的开展线上及线下的交流对话,通过优秀成果展示、纳入课程成绩等激励手段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及研究性、协作性学习活动的展开.

3.加大师生及生生交互是提升网络教学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网络课程平台运行良好,电子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完备,很多老师误认为这样就已经保证了网络教学的开展.但对于正在读大学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必要的监督、监控、督促和引领是不可或缺的.现有的课程平台多数都有师生交互的工具,最传统的应该是聊天室和讨论区.倘若学生在这些交互工具上始终未见老师的出现,那么其学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反之,通过聊天室可以与老师进行随意的沟通,通过讨论区能看到老师亲切的回帖,学生对网络学习的体验会得到大大改善.同时,博客、QQ、社交网络等网络交互工具现在已经非常普及,年轻的学生希望通过这些交互手段与老师进行直接的交流,老师应该适当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这些虚拟世界里的教学活动,并且应在讨论中培养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以此带动师生及生生间的交互,提高交互频度.

4.应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激励师生有效开展网络教学活动

教师适当的网上活动是引导和刺激学生网上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当前教师网上教学活动投入不足业已成为网络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瓶颈.首先,投入网上教学活动较多并且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师应该获得适当程度的奖励.这种考核可以通过请学生对教师的网络教学投入情况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决定对使用网络教学的教师的奖励力度.诚然,就像我们现在依然无法计算每位老师的备课时间及常规答疑时间一样,我们现在很难衡量究竟每位教师投入在网络教学上有多少时间,但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现有的网络教学开展形式要想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有教师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否则网络课程的使用效率不足,师生交互也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学生多参与网络学习活动,客观上可以促进其与师生的交流,并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此学校可以允许教师适当把学生的课程内容网页浏览时间、学习问题的提交数量及回答情况等转化为学生本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1]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Jung,I.Build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web-based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stance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1(5):525-534.

[3]Blackboard Course Management Software:http://www.blackboard. com/.2009-11-3.

[4]陈凯泉.实时导师和助手:智能教学代理的实践定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6,(4):85-87.

[5]王焕景,张海燕.对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6,(1):33-36.

[6]肖爱平,蒋成凤.网络学习者网上学习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1):75-80.

[7]郑炎顺.从督导监控的维度看网络教师答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DB/OL].http://61.144.60.222:8080/0518/zuopin/ kechenglunwen/21.doc.2009-11-1.

责任编辑 华人

G40-034

B

1009-458x(2010)05-0058-04

*本文系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数字化时代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变革》(H09YB16)的研究成果.

2009-11-30

陈凯泉,讲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李春荣,教授;张雪红,讲师.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266003).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