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需求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①

2010-09-07仲晓天王世伟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学术性研究型学位

仲晓天,王世伟

(1.津桥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2.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基于社会需求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①

仲晓天1,王世伟2

(1.津桥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2.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本文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针对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供需矛盾,分析了产生这种矛盾的内在原因,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经验借鉴,提出了我校研究生实施分类培养的具体工作和保证措施。

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 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累计授予博士学位 24万人、硕士学位 180万人,已建立起了学科较为齐全、结构基本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发生了矛盾,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供需矛盾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从研究生招生类型的比例分配看,目前研究生教育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上是学术性研究生,直至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才开始按学术性和应用性分类招生,其中学术性研究生招生比例高达 95%,而应用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相对偏低,仅占5%。从国外研究生教育结构看,职业性 (应用性)研究生占相当大比例,如 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 55%以上。哈佛大学 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 6 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 438个,占 36%,专业性学位 4 353个,占64%。从研究生就业情况看,学术性研究生毕业后真正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不到 10%,而大部分研究生选择了直接就业,而学术性研究生就业同比应用性研究生相对弱势。

第二,从人才培养环节看,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供求结构不对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过去的相对单一到多元,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正不断加大。而我们人才培养依然是相对单一的学术性人才,这与社会需求的大量的应用性人才在供求结构关系上不对称,导致研究生就业矛盾日益凸显。高校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越来越突出。

第三,从人才培养体系来看,目前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性。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是金字塔结构较为合理(如图 1所示)。

图1 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是职业性研究生,至少占 60%以上,而中间为学术性研究生经分类后的学术应用型研究生,顶层为从事科学研究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研究型研究生,学术性(学术研究型)研究生应属于精英式教育,比例较小,但现在我们国家的招生情况正好相反,学术性研究生占 95%,这种状况越来越难以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尽管我国在2010年实行研究生分类招生制度,即按学术性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类招生,并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缩减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数量,但学术性研究生招生比例仍远远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

为了解决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将目前占招生比例 95%以上的学术性研究生分类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考虑教育渐进性原则,目前的研究生分类培养只是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中的权宜之计。为此,分析和探究基于社会需求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二、国内外研究生分类培养经验借鉴

从国内看,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分别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抛砖引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高校中试行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已成大家积极探索的热门话题。

我国香港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则分为研究式和修课式两类:攻读 “研究式硕士课程”的学生要求先修课,后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攻读“修课式硕士课程”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完成论文,也不进行答辩,只需要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就可以毕业。

从国外研究生培养类型看,美、德、英等西方国家早就实施了分类培养研究生计划。尽管他们的学位授予等级不同于我国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等级制度,但培养模式却与我们即将实施的分类培养十分相似。如美国硕士分学术类和职业类两大类。其中,职业类硕士学位的目的是把获得第一个学位的学生引向一个具体职业。职业硕士学位大多数是 “终端”学位,也就是说硕士学习项目并不通向博士学位项目。职业硕士学位更多地是指向知识的直接运用,而不是独创研究,这与我国的专业学位相雷同;德国大学的学位也分两级,第一级为硕士学位,包括自然及工程技术科学硕士和人文及社会科学硕士两种,基本上属于专业学位。第二级为博士学位,属于学术性的。无论硕士或博士都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科研能力,不强调课程学习而注重论文质量。而英国则注重课程学习和学术研究。把研究生课程分两类:一种称为 “讲授式课程” (Taught Master),另一种叫 “研究式课程” (Research Master)。“讲授式课程由专门的学术教员以讲大课、做专题报告和上辅导课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通过论文的写作提高关键的研究和自学能力。讲授式课程也分两种:一是硕士学位课程,通常为期 12个月。一般前 9个月是授课和考试,最后 3个月用于完成学位论文。二是讲授式课程,就是研究生文凭或证书课程。它也包括硕士课程的授课内容,但因为不需要撰写学位论文,所以时间通常为 9个月。有些文凭课程在结束后可转为硕士学位课程。研究式课程则分为研究式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主要针对那些想发展自己专业兴趣的学生。学生将在一位导师的指导下,自己选定课题并展开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钻研能力。硕士研究一般要进行1—2年,而博士研究则需要 3年或更长时间。

三、东北财经大学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的主要工作

根据国内研究生培养和就业实际,国内研究生分类培养就是指从社会需求和以人为本出发,将学术性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种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就业取向研究生的培养需求。

1.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多年来,我校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订,2003年修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虽然已经注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因没有与之相应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忽视了研究生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上仍注重于理论教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问题。现行的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研究型人才,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研究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性人才。认真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近几年来我校研究生的就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统一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研究生就业是多元化的,单一的学术性或应用性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近几年我校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了,为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已迫在眉睫。

2010年招收分类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的学术型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里面强调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人才分类培养,首次划分为高层次的学术性专门人才和应用性人才。二是强调创新,主要是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三是突出一种工作能力。无论学术或应用,都必须具备一种工作能力。四是注重应用,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我校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创新,侧重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能够服务于人民、政府和社会,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学术性 (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服务于人民、政府和社会是确定为谁培养问题的政治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不仅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更要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当然,我们强调社会认同就是要从根本上体现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前提。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及应用性的培养差异应具体体现在学制、课程设置、课程考核、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条件等具体要求方面。培养目标最终要达到学术研究型有理论、应用研究型有实践的目标。其中,学术研究型系列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用研究型系列的课程设置则侧重于应用技术基础,学位论文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创新

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培养问题,而培养的根本问题在于让研究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显然,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对研究生分类培养能否达到如期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应体现几个创新:

(1)课程体系的创新。

长期以来,研究生课程体系是以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必修课程学分和选修课程学分比基本上为 8∶2或 7∶3,势必造成人才培养的同步化,统一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没有特色,更不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人才培养策略,也不符合学分制的人才培养要求 (见表 1所示)。研究生课程体系调整是研究生分类培养成功的关键。

表1 分类培养前的课程设置

根据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和借鉴西方国家研究生课程体系,我们把现行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予以调整,尽管考虑国情不能以选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为辅。但我们可以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比例,按分类培养的特殊性适当调整课程体系。分类培养前课程体系为 69%的必修课程,26%的选修课程,5%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而分类培养后课程体系调整为 40%的必修课程 55%的选修课程,5%的学术活动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

分类培养后的课程体系,就是要突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策略,回归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增大研究生选课的自由度。因此,研究生课程体系应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不论是学术研究型还是应用研究型,研究生都可以受益于灵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给研究生带来的便利。

(2)课程设置的调整。

根据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也将发生实质性变化,如表 2所示。

从表 2与表 1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分类培养后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通过模块课程设置,推行学生选修机制,同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双轨制,把学习的基本权利回归于学生本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分类培养后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表2 分类培养后的课程设置

①在公共必修课程设置中,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系列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目的性,要使社会主义理论的优越性的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在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从而达到为中国的全球战略服务之目的。同时要加大课外阅读指导;外国语相对减少学分,而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开设专业英语系列课程 (如财经英语口译、国际商务英语等);原先设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继续开设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根据分类培养的特点,学术研究型课程设置注重研究方法类课程、研究工具类课程和经典文献课程。开设经济学方法论 (管理学方法论)和计量经济学课程,而应用研究课程则加大了工具类和案例类课程的比重,课程中加入了 “最新实务发展”类、应用研究方法和 SPSS、ERP等工具类课程。

②专业课程A、B模块设置,研究生根据培养分类进行A、B模块选修。分类培养后的课程体系中是把现行的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程改为专业课程选修,并设定专业选修的最低学分。同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双轨制,且根据研究生需要可以进行培养类别变换。这样改变的优点有三:一是还给学生选择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权利,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二是容易引入课程教学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上课积极性,避免过去因人设课而产生的教学弊端。三是避免了专业学习过程的同步化,突出人才的个性培养。也就是说,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的意愿。专业选修课程设定最低学分是为了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结构。

③跨学科选修课程,较原选修课程更加强调交叉学科间知识的交融与拓展,尤其是交叉学科选修课程模块的建立,更加完善经济学学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加全面发展。

3.学位授予制度的双重标准

研究生分类培养,在学位授予的标准上应该是一样要求,但应因培养目标不同,要求有所区别,尤其是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应该不同。学术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为将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用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或实际管理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分类培养的工作程序

我校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 2.5年,课程学习时间为 1.5年,而从事实习、社会调研、论文写作时间约 1年。从时间分配上看,分类培养确定时间应从入学复试开始进行。研究生在学生入校前的复试阶段,学校就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即要对学术研究型或应用研究型的培养方向进行选择。然后进入分类培养课程学习和实践阶段,图 2为分类培养流程图。

从分类培养的流程可以看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是可以在课程学习期间相互转换的。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 (一般在第二学期初),发现自己不适合从事科研,也完全可以申请更改自己的培养类别,可以进行再次的选择。研究生更改自己的培养类别必须按照改变后的系列补修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学校将进一步按学生申报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应用研究型硕士生将在第一学期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第二学期适当强化应用型课程的学习,通过论文写作,达到适应社会对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后就业,学校鼓励应用研究型学生的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课题情况及学生意愿,在与学校联系密切的企业或学生拟就业的企业中完成;而学术研究型硕士生则在第二学年以硕士生身份与当年录取的博士新生同期学习,该学年结束后如达到要求则正式进入博士学习阶段。

图2 分类培养流程图

四、分类培养的质量保障问题

分类培养工作能否成功,除了科学地设置研究生课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培养单位能否为分类的研究生提供适合培养的教学、实习和科研等平台。

1.对学术研究型研究生来说,学校应建立适合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1)继续扩充和建立以专业研究所 (中心)为龙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把专业研究所建成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让学术研究型研究生进入研究所 (中心)参与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2)外聘校外名校教授为学术研究型研究生导师,可随导师所在高校进行短期学习。

(3)定期举办博导论坛、专家讲座、各类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研讨等,建立学术探究氛围,每学期都要有计划邀请高水平的名家来我校讲学或进行专题讲座。

(4)优先资助学术研究型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或国内访学。

(5)创新学术研究型人才科研创新机制,建立科研保证制度,通过科研达标,鼓励学术研究型研究生主动从事科学研究。学校应鼓励和允许研究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并予以资金资助。

(6)加强国际交流,发挥学校与国外友好学校的资源优势,优先推荐外语水平高、学术潜力好的研究生到国外攻读博士或者与国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

(7)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对学术研究成果丰厚的学术研究型研究生予以重奖。

2.对于应用研究型研究生来说,学校将对应用研究型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切实保障

(1)发挥学校品牌效应,不断加强校企、校地联合,建立一批研究生实践、实验基地。通过校企、校地联合,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为研究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学校应主动加强与央企的联合培养,逐步建立人才联合培养网络,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

(2)学校应定期聘请有创业经验的校友、企业家来校进行个人创业讲座,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自主创业。学校应挖掘校友资源,设立“研究生创业基金”,资助研究生开展各种创业活动。

(3)利用寒暑假,鼓励学生进行调研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积极参加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大赛,如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通过学习和参与,搭建应用性人才培养平台。

(5)搭建应用研究型硕士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交流与互动平台。定期举办联谊活动,加强沟通,增进研究生间的相互了解。

(6)实行主副导师制度,从校外外聘导师,指导研究生就业。

[1] 热点关注:研究生该不该“分类”培养?[OB/EL].人民网,2008-12-23.

[2] 分类培养: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双轨并行[N].中国教育报,2009-05-04.

[3] 丁雪梅,等 .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4] 阮平章 .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责任编辑:杨全山)

book=88,ebook=163

G643

:A

:1008-4096(2010)05-0088-05

2010-06-06

仲晓天 (1965-),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王世伟 (1963-),男,辽宁大连人,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研究。E-mail:grad33@dufe.edu.cn

猜你喜欢

学术性研究型学位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