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措施①

2010-09-07方爱乡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总务贡献度信息产业

方爱乡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措施①

方爱乡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历来就是日本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对推动日本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论述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特点的基础上,从制定 IT立国战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 IT研究开发、大力促进信息化投资和提高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论述了日本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为我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一、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信息产业 GDP增长情况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一直是日本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1995—2000年,信息产业实际 GDP由 32.90546.355兆日元,增加 40.9%,大大超过全产业增加的 4.0% (见表 1所示)。相比之下,其他产业除电气机械工业和运输机械工业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以外,建设业、批发业、零售业、和运输业都处于停滞不前乃至衰退的局面。由此,信息产业的产业地位迅速提高。1995年,信息产业实际 GDP排在批发业和建设业之后,在各产业中位居第三,而 2000年则超过批发业和建设业,跃升为日本第一大产业部门。之后,在其他产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走向衰退的形势下,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1—2007年,信息产业的实际 GDP由 50.807兆日元增加到70.902兆日元,增长 39.6%,仍大大超过全产业增长的 11.3%。在上述过程中,信息产业实际 GDP占全产业的比重由 1995年的 6.8%提高到 2000年的 9.2%以后,2007年又提高到 12.6%,相比之下,批发业所占比重则由 1995年的 8.3%下降到了 2007年的 7.4%,建设业也由 7.8%下降到了5.8%。

表1 日本各产业实际 GDP增长情况 (2000年价格,单位:10亿日元)

2.信息产业生产结构变化情况

根据日本新的产业分类,信息产业包括如下八个部门:①通讯业,包括邮递业、固定电信业、移动电信业和电信相关服务业;②广播电视业,包括公共广播业、民间广播业和有线广播业;③信息服务业,包括软件服务业、信息处理业和信息提供服务业;④音像、图文信息制作业,包括影视剧、音像、文字信息制作业、报业和图书出版业;⑤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包括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电视机、收音机、录放相机、音响、磁盘、磁带以及通信电缆、有线通信器材、无线通信器材、办公设备、信息记录设备等制造业;⑥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包括信息通信设备租赁业、广告业、出版印刷业,电影院、剧场、舞厅等娱乐业;⑦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包括网络、网站建设和信息通信设备安装业;⑧软件开发业,包括各种软件产业。其中,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从电气机器工业中分离出来的,是信息产业中的制造业,其他都是与信息的生产、传播、利用相关的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服务业[1]。

在日本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上述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根据日本总务省编2009年 7月发行的《2009年信息通信白皮书》的统计,1995—2007年发展最快的是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其实际 GDP分别由 2 142亿日元、4 470亿日元和 7 681亿日元,增加到 12 564亿日元、12 283亿日元和 18 717亿日元,分别增加 486.6%、174.8%和 143.6%。相比之下,同期通讯业、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和软件开发业分别增加 74.2%、59.0%和58.2%,至于音像、图文信息制作业和广播电视业,则都是负增长,即其实际 GDP分别减少 17.4%和 5.1%。可见,信息产业中的新兴产业特别是以计算机、手机、电视机为首的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最快,而音像、图文信息制作业、广播电视业等传统信息产业则发展缓慢甚或衰退。

从日本信息产业的生产结构看,大多数部门都属于产业大分类的服务业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很大,属于第二产业的只有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所占比重也很小。

3.信息产业就业增长与就业结构变化的情况

1995年,日本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64万人,少于零售商业的 695万人、建设业的 548万人和批发商业的 474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6.7%,低于零售商业的 12.7%、建设业的 10.0%和批发商业的 8.7%。2000年,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虽然增至 409万人,但 2001年以后一直是减少或徘徊不前的状态,2007年为 396万人,只比 1995年增加 8.8%,与全产业就业总人数增加 5.0%相比也只高3.8个百分点。

从与其他产业的比较看,2007年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仍少于零售商业的 777万人 (比 1995年增加11.9%)、建设业的 440万人 (比 1995年减少 19.7%)和批发商业的 434万人 (比 1995年减少8.4%),占就业总人数的 6.9%,只比 1995年提高 0.2个百分点。可见,信息产业的有关部门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或现代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度很小,如果进一步增加信息化投资,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很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减少[2]。尽管如此,如果考虑到其他产业就业人数减少的情况 (除建设业和批发商业外,钢铁工业、电气机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也都有就业人数减少的趋势),信息产业对稳定日本就业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从信息产业各部门雇用人数的变化情况看,1995年雇用人数最多的是研究开发,为 79.39万人,占雇用总人数的 21.8%;以下是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 76.35万人、21.0%,信息服务业 60.19万人、16.5%,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 56.75万人、15.6%,通信业 56.00万人、15.4%,音像、图文信息制作业 23.90万人、6.6%,广播电视业 6.91万人、1.9%,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 4.85万人、1.3%。2007年,信息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 104.96万人,超过研究开发和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成为雇用人数最多的部门,占雇用总人数的 26.5%;以下是研究开发 80.71万人、20.4%,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 69.91万人、17.6%,通信业 63.59万人、16.0%,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 35.40万人、8.9%,音像、图文信息制作业 22.11万人,5.6%,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 13.23万人、3.3%,广播电视业 6.31万人、1.6%。

从信息产业各部门就业人数的增加速度看,1995—2007年,信息服务业增加 74.4%,通信业增加 13.6%,研究开发增加 1.7%;相比之下,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减少 37.6%,广播电视业减少8.7%,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减少 8.4%;音像、图文信息制作业减少 7.5%。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的就业人数虽然一直不多,2006年还比 2000年减少了 2.21万人,但 2007年一举增加 69.0%,是当年增长最快的产业。

二、信息产业推动日本经济增长及其特点

1.信息产业推动日本经济增长

信息产业是在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复苏乏力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际情况看,自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在大多数产业发展停滞或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信息产业已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进入 21世纪以后,尽管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生产形势看好,但在推动 2002年以来的景气复苏方面,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仍然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首先,从各产业生产额增长率方面看,1995—2006年,信息产业年均增长 5.5%,其中,1995—2000年年均增长 6.8%,2000—2006年年均增长 4.4%,分别超过了全产业年均增长率的 1.2%、0.7%和 1.7%。2007年,信息产业增长 6.5%,仍超过全产业增长的 2.4%。从 1995—2006年其他产业生产额的年均增长情况看,运输机器工业增长 2.0%,电气机器工业 (不包括信息通信设备)增长 1.2%,钢铁工业增长 0.4%,批发商业增长 0.2%,建设业 (不包括信息通信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业分别下降了 2.2%和 0.9%。可见,上述期间特别是 1995—2000年间的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信息产业发展而实现的。

其次,从信息通信产业对实际 GDP增长率的贡献方面看,1995—2000年,全产业实际 GDP增加19.492兆日元,其中信息产业增加 13.450兆日元,贡献率为 69.0%;2001—2007年,全产业实际GDP增加 56.768兆日元,其中信息产业增加 20.095兆日元,贡献率仍为 35.5%。从各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看 (见表 2所示),信息产业也一直是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其中, 1996、1997年分别拉动 GDP增长了 1.0个百分点和 0.7个百分点,即使在 1998、1999年日本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其他产业大都拉动 GDP负增长的时候,信息产业也都拉动 GDP增长了 0.3个百分点。在 2000以后的各个年份,信息产业都拉动 GDP增长 0.4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001年拉动了0.9个百分点,2004年和 2007年都拉动了 0.8个百分点。

表2 信息通信产业对实际 GDP增长率的贡献度 (%)

2.信息产业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特点

与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相比,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成长产业,其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就是全要素生产性 (TFP)对生产额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根据日本总务省编 2008年 7月发行的《日本信息通信白皮书》的统计,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性对其生产额增长的贡献度不仅在各产业中是最高的,而且还高于其中间投入、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贡献度。1995—2006年,TFP带动信息产业生产额增长 2.4%,其贡献度明显大于中间投入的 1.4%、劳动投入的 1.2%和资本投入的 0.6%。相比之下,其他产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则由于技术进步缓慢而使其全要素生产性拉了生产额增加的后腿。

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性对其生产额增长率的贡献度最大,这既是信息产业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又是其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这意味着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最快的。相比之下,资本投入对信息产业生产额增长的贡献度最小,则说明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资本的依存度不大。

在信息产业各部门中,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性对生产额增长的贡献度不仅最大,而且2000—2006年平均达到 8.2%,比 1995—2000年平均的 3.0%提高了 5个百分点,这说明其技术进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技术进步是非常迅速的。1995—2006年,其他产业中间投入对生产额增长贡献度最大的是信息服务业、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其中间投入分别拉动生产额增长5.1%、3.0%、2.7%和1.5%,都大大超过了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的0.9%;劳动投入对生产额增长贡献度最大的是信息服务业、信息通信相关建设业和研究开发,其劳动投入分别拉动生产额增长4.7%、1.5%和 1.4%,都明显大于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的 -0.3%;资本投入对生产额增长贡献度最大的是通信业和信息服务业,其资本投入分别拉动生产额增长 1.1%和 1.0%,都明显大于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的 0.0%[3]。

三、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制定 IT立国战略

2001年 1月,日本政府公布《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简称 IT基本法),决定实施IT立国战略,大力推动信息化发展,建立“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为此,以内阁总理大臣为本部长的 IT战略本部随即制定《e-Japan战略》即日本 IT战略,提出了“5年内建立世界最先进的 IT之国”的目标。其后,IT战略本部在制定《e-Japan战略Ⅱ》 (2003年 7月)、进一步完善 IT立国战略的基础上,还定期制定各年度的重点计划以及《加速实施 e-Japan战略 II的政策纲要》(2004年 2月)、《IT新改革战略》 (2006年 1月)、《IT新改革战略政策纲要》、《IT政策路线图》 (2008年 6月)和《面向数字新时代的新战略 (三年紧急规划)》(2009年 4月)等。IT立国战略以及上述各项战略、计划、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力推进了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2.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运用,其发展能够为信息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广阔的市场。因此,如果说信息产业是信息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则信息化就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换言之,信息化和信息产业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二者必须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因此,日本大力推进信息化,迅速提高信息化水平,就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有力推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如前所述,IT立国战略的目标是建立“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其首要任务则就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为此,日本政府在贯彻《e-Japan战略》以及相关计划与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以超高速的现代化网络建设为中心,以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为重点,全面推进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在上述过程中,总务省先后制定《u-Japan战略》和《u-Japan政策》 (2003年 12月),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从超高速宽带网转向泛在网络,其目标是从有线到无线,从网络到终端,在认证和数据交换的所有环节都实现快速链接的网络环境,使网络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给所有的人带来方便,使所有的人都充分享受到信息化的好处[4]。为进一步推进充满活力的泛在网络社会的建设,2009年后日本政府又特别强调下述三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1)消除数字鸿沟。2007年 10月,总务省召开“消除数字鸿沟战略会议”,2008年 6月发表《消除数字鸿沟战略》,正式提出了 2010年消除数字鸿沟的目标,并采取了具体的推进措施。从目前的具体进展情况看,截至 2008年 9月,日本宽带服务区域的家庭覆盖率已达 98.6%,其中超高速宽带的家庭覆盖率约为 89.5%。为进一步探讨扩大手机电话区域的具体政策措施,总务省 2009年 3月又开始召开“手机电话区域整备推进研讨会”,进一步研究普及手机上网的有关问题,彻底消除数字鸿沟。

(2)实现信息无障碍化。首先,促进利用环境的通用化。为通过信息通讯器材以及服务网站广泛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使残疾人和老年人也能够非常方便地享用各种信息服务,日本政府从 2005年 12月开始推广“大家共享网站运用模式”,其后又制定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利用 I CT产品和服务的方针政策。2007年 1月,日本在向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 (ITU-T)提交的《电气通信链接方针》的提案中,也强调建设方便老年人利用 ICT的环境,建议世界各国在提供电信产品或电信服务时,都应该充分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使其能非常方便而顺利地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电话、传真等电气通讯器材以及相关服务。

(3)实现消防防灾领域的 I CT化。在发生各种重大灾害时,地方政府必须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受灾情况,快速上报,使国家能够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并迅速派遣救援队伍。为此,总务省通过召开“非常通讯协议会”等,要求各都道府县除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大众网和专用线之外,还要积极建设防灾性能强的自营性的消防防灾通讯网络,在遇到特别灾害时能够确保通讯的畅通。

3.加强 IT研究开发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既是传统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新兴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根本动力。为此,日本政府早在 1980年就提出了“技术立国战略”,1995年 11月制定《科技基本法》以后,又把技术立国战略提升为“技术创新立国战略”,连续制定和实施了三个为期五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鉴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各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都把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6—2010年),更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了重点研究开发的四大科技领域之首。日本在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中汲取了以往的教训,不仅继续加强 IT应用技术的研发,而且以建设未来信息社会的下一代、新一代 IT技术为目标,加强了 IT基础理论研究,从而既巩固了日本优势技术领域的领先水平,又加快了日本落后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技术赶超。为此,日本政府在财政拮据连年压缩公共投资的情况下,仍然确保了研究开发经费的持续增加。从国际比较看,尽管日本经济在上世纪 90年代陷入了长期停滞,失去了宝贵的十年,新世纪初的景气复苏也一直乏力,但日本在 IT方面的研究开发投入、研究开发水平和研究开发成果都仅次于美国,仍堪称世界第二信息技术大国。

据总务省统计局发行的《2009年日本统计》披露,2007年度日本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总额为18兆 9 438亿日元,比 2000年增长 18.3%,其中,企业等的研究开发费为 13兆 8 304亿日元,比2000年增长 30.1%。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不仅增加很快,而且 IT研究开发所占比重最大,其中 2007年为 4兆 7 209亿日元,占研究开发费总额的 34.2%。2007和 2008年度,在日本政府重点推进的四大科技领域——信息通讯、生命科学、环境及纳米技术和材料的研究开发中,由于信息通讯的研究开发投入最多,其所取得的研发成果也最多,专利注册各为 24 163项和 25 588项,分别超过或接近了其他三大领域的总和 (见表 3所示)。

表3 2007年与 2008年的专利注册情况 (项)

由于大力加强 IT研究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本 IT技术出口不仅以快于技术出口的速度增长,而且还改变了长期来一直依靠美国进口的贸易逆差局面。2007年,日本技术出口总额为 2兆4,823亿日元,比上年增长 4.4%,其中,信息技术出口为 4,709亿日元,增长 6.4%,占总额的19.0%;日本技术进口总额为 7,105亿日元,比上年增长 0.7%增长,其中,信息技术进口为 4, 223亿日元,比上年减少 7.6%递减,占总额的 59.4%;日本技术贸易顺差为 21,718亿日元,比上年增加 29.9%,其中,信息技术贸易顺差为 476亿日元,改变了上年 344亿日元逆差的局面[5]。

4.大力促进信息化投资

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日本各产业以及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投资就迅速增加。进入 90年代以后,尽管泡沫经济崩溃,企业的设备投资和政府的公共投资都低迷不振,但以电信设备、计算机及附属设备和软件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投资仍然保持迅速增加的态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政府为实施IT立国战略、建设世界最先进的信息社会,不仅利用税收等优惠来鼓励企业的信息化投资,而且以电子政府为目标,努力扩大了政府信息化投资。

1995、2000和 2005年,日本信息化投资分别为 10.192兆日元、13.962兆日元和 17.102兆日元,其中,1995—2000年增加 37.0%,2000—2005年增加 22.5%。相比之下,1995—2000年日本企业设备投资总额减少 3.2%,2000—2005年也只增加 3.8%。2007年,在日本企业设备投资比上年大幅度减少 13.0%的情况下,信息化投资又创新高,达 19.753兆日元,比上年增长 6.0%。由于信息化投资增加迅速,其占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总额的比率也日趋提高,由 1990年的 10.9%,先后提高到了 1995年的 15.0%、2000年的 19.4%和 2007年的 22.0%。同时,日本信息通讯资本存量也由 1990年的 15.298兆日元,先后增加到 1995年的 21.270兆日元、2000年的 32.335兆日元和 2007年的43.867兆日元,占民间资本存量总额的比重也由 1990年的 2.5%,先后提高到 1995年的 2.3%、2000年的 3.1%和 2007年的 3.7%。

迅速增加的信息化投资不仅有力促进了日本信息化的发展,并通过信息化促进了信息产业乃至日本经济的发展。以信息通讯资本存量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例,1990—199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 1.51%,其中信息通讯资本存量的贡献度为 0.18%;1995—200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04%,其中信息通讯资本存量的贡献度为 0.47%;2000—200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 1.43%,其中信息通讯资本存量的贡献度 0.24%[6]。

5.提高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尽管信息产业是日本发展最快的产业,但与日本传统产业特别是汽车、电气机器等产业席卷欧美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相比,日本信息产业还没有与美国抗衡的能力,在向海外拓展、标准化和知识产权获得、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国际竞争力。特别是软件技术,日本更是明显地落后于美国。目前,日本计算机、手机等信息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不高,一直面临着韩国和中国的挑战。因此,自 1995年实施技术创新立国战略、重点加强 IT研究开发以来,日本政府就一直强调提高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7]。进入新世纪以来,提高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更成为日本政府的重要政策课题,总务省频繁地召开会议,紧锣密鼓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06年 10月,总务省召开“I CT国际竞争力恳谈会”,开始探讨强化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战略。2007年 5月,总务省召开“I CT国际竞争力会议”,以强化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总体目标,制定了《ICT国际机竞争力强化工程 ver.2.0》,其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泛在特区”;推进以“日本、主导、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开发项目;制定加强研究开发、标准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计划;实行政策资源的选择与集中,强化产学官合作,等等。2008年 2月,总务省召开 “I CT成长力恳谈会”,当年 7月发表题为《xICT设想——所有产业和地区与 ICT的深化融合》的报告,从战略高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 ICT政策和《u-Japan政策》,要求进一步实现泛在网络社会的建设目标。为进一步加强对提高 I CT国际机竞争力领导,总务省在当年 7月重新改组组织机构,新成立了“信息通信国际战略局”。2008年 10月,总务省召开“ICT设想恳谈会”,以 2011年迎接完全数字化时代为目标,在深入讨论 ICT市场结构变化、ICT技术变化趋势和 ICT需求动向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展望了 2015年前综合性 ICT政策的基本方向,并且把信息通讯产业定位为新一轮增长战略的支柱产业。2009年 2月,ICT设想恳谈会向总理大臣提出了紧急建言——《I CT新政》,以此为基础,总务省制定了《数字日本创生工程 (I CT鸠山计划)——要点》,提出了今后 3年 (2009—2011年)重点实施的主要政策措施。

[1] 刘昌黎 .现代日本经济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86.

[2] 方爱乡 .论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4.

[3] 方爱乡 .论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69.

[4] 方爱乡 .论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00.

[5] 日本总务省编 2009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EB/OL].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h21/ index.html.

[6] 日本总务省《关于 ICT经济分析调查》(2009年)[EB/OL].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link/ link03.html.

[7] 方爱乡 .日本建设在网络社会的目标与政策措施[J].现代日本经济,2009,(4):53-59.

(责任编辑:兰桂杰)

book=64,ebook=147

F224.13

:A

:1008-4096(2010)05-0064-06

2010-05-21

方爱乡 (1957-),女,辽宁沈阳人,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日本信息化方面的研究。E-mail:faxiang@ dufe.edu.cn

猜你喜欢

总务贡献度信息产业
7524亿元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职业学校总务工作中的价值观分析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试谈农村小学总务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
农村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漫谈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下好“后勤”一盘棋,当好“保教”助推器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