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自贸区显商机

2010-09-07张汉东

浙江经济 2010年5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关税浙江

文/张汉东

自由贸易区的首要和基本的功能是降低乃至取消关税,减少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开放市场和投资。对于企业来讲,自由贸易区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扩大企业利润

2 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一个囊括11个国家、19亿人、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巨型自贸区雏形已现。这也成为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的世界第三大自贸区,同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给浙江企业带来哪些商机,成为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

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商机

与目前国际上中国热的流行相似,中国国内现在正在形成一股“东盟热”。“东盟热”的最直接原因在于双边经贸关系领域的惊人发展。据海关统计,1990年以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递增。2008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2311.2亿美元,其中出口1141.1亿美元、进口1169.7亿美元。2009年,中国跟东盟的贸易额截至11月份为187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东盟投资贸易发展也进入快车道,2008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东盟国家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

浙江与东盟经贸往来密切。2008年,浙江对东盟出口87.4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5.66%;进口50.9亿美元,占全部进口的8.94%。在浙江省境外投资中,东盟占据重要地位,2008年浙江省境外投资中方投资8.6亿美元,仅对越南投资就达1亿美元,对东盟地区投资占全部对外投资的1/4左右。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旧成员—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于2015年实现90%零关税的目标。

从理论上讲,自由贸易区对其成员所产生的效应主要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市场容量扩大,贸易和投资壁垒较少,交易成本降低,自由贸易区会扩大成员间的贸易,相互投资更为便利;“贸易转移”,是指由于各成员对区外贸易伙伴仍保留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自由贸易区会抑制从区外进口,而增加区内的贸易量。

从自由贸易区的内容可以看出,其首要和基本的功能是降低乃至取消关税,其次是减少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开放市场和投资,目的是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对于企业来讲,自由贸易区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扩大企业利润。具体来说,自由贸易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商机:

——提升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由于自由贸易区是一种稳定的制度性安排,绝大多数商品的关税必须取消,我国产品可享受比最惠国税率更优惠的关税减让,使相应产品获得价格优势,还能获得便利的通关条件,扩大出口。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为例,浙江与东盟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降税计划实施将对浙江产品出口带来直接的实质性利好,浙江纺织品、服装、鞋、机电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将会进一步增多。

——有利于节省进口成本。由于自贸协定的互惠互利性,对方国家的商品也可以同样的条件进入我国市场。浙江是资源小省,急需进口各类紧缺的资源性产品,进口关税降低将进一步凸显东盟原材料的优势。自贸协定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浙江进口,缓解原材料短缺的现状。

——有助于市场多元化战略。东盟是我国第四大经济贸易伙伴,关税的大幅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将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在贸易上的联系,从而降低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出口风险,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现。

——将进一步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区域自贸协定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到自贸成员境外投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成本,带动国产设备、料件的出口;投资自贸协定成员除了能够享受区内的关税优惠政策外,还能有效规避发达国家针对我国设置的“两反一保”等贸易壁垒风险。自由贸易区涉及服务贸易部门的开放,将为企业开拓海外服务贸易市场提供可能。

自由贸易区涉及服务贸易部门的开放,将为企业开拓海外服务贸易市场提供可能

——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建立自由贸易区,等于是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产品可以在零关税或较低关税以及较少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出口到与我国建有自贸关系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自然增加了在浙江投资的吸引力。

应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如何应对自贸协定实施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如何将自由贸易区转化为本地区、本企业自身发展的新契机,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实施情况看,从政府到企业各项工作都仍显不足,影响了利用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的效果,阻碍开拓相关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步伐。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企业赴成员方市场参展的奖励力度,加大对企业市场开展加工贸易、承包工程和投资办厂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投资的金融扶持力度。

从企业层面来讲,要关注自贸区谈判,吃透具体谈判成果。要主动申请原产地证,及时把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加大“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到自贸协定成员方开展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境外承包工程等项目,尽可能赢得先机。要苦练内功尤其是要加强产品研发、调整营销策略、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关税浙江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