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国际国内经验
2010-09-07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
文/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
大都市区、城市群以及城市连绵带已成为空间上主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显著地呈现出城市经济的竞争实力
城 市经济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集中表现,城市经济空间集聚则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经济尤其是以大都市经济圈或城市群为主要载体,成为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城镇空间布局最为集约、产业竞争最为强劲、要素配置最为高效的经济空间组织形态。
国际经验
20世纪中期以后,交通运输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布局模式。7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其日新月异的发展,空间距离对于市场、交易和消费等经济过程的影响显著降低,产业布局的空间尺度冲破了单个城市的约束,开始走向多种形态的城市群体。大都市区、城市群以及城市连绵带等成为空间上主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显著地呈现出城市经济的竞争实力。
美国——两大城市群的经济空间集聚模式。进入20世纪,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美国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北美五大湖地区,大量人口集聚在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以及匹兹堡、克利夫兰、托利多、底特律等城市,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板块核心区,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城市群,集中了20余个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大都市区和全美70%以上的制造业,构成一个特大工业化区域,成为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经济空间集聚的多样性和分工合作的紧密性,是美国两大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特征。如在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纽约是经济和对外联系中心;华盛顿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特色;费城是东海岸主要的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主要承担产业及对外交通运输职能;波士顿则是著名的文化城,并以128公路环形科技园区而承担高技术工业发展职能等。这些“高能量”的城市联系紧密,各种经济要素在城市群中自由流动,形成一种巨大的“内吸力”,促进人口等要素更大规模地向该地区集聚。戈特曼将这种组合体结构称为“马赛克”,形象地反映出美国城市群中各种元素的密集交织关系。
日本——三大都市圈的经济空间集聚模式。日本高速经济增长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达到人均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与美国城市沿交通线轴向辐射形成城市群的特征不同,日本的大城市以近域蔓延和同心圆式辐射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圈层状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即大都市圈。到1985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以占全国31.7%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63.3%的人口和68.5%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后,三大都市圈开始进入结构调整期,主导产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人口以近距离流动和都市圈之间的相互流动更为多见,区域结构趋向均衡化。以东京圈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东京都成功地完成了由制造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的转变,其区位商高于15的产业有9个之多,且都属于服务产业,在空间上高度集中于中央商务区。同时制造业生产环节逐步外迁,其区位商已略低于周边三县。周边地区通过产业承接和分工协作得到积极发展,东京大都市圈整体开始形成比较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和有效协作。
韩国——高度集中的大城市集聚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仅用30年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并于1990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韩国经济空间集聚的重点特征之一,是依托工业化,优先发展大城市。即把产业区位发展中心区设在首尔、仁川地区和东南地区,在京仁地区集中建设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园地,在东南地区集中进行大规模重化学工业园地的开发,从而促进核心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和资源要素的高度集聚。1970-1990年,每年全国约有一半的迁移人口进入首尔,而接近60%的人口迁入首尔是出于就业因素。到1990年,面积仅占全国0.6%的首尔市,常住人口高达1060.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4。20世纪90年代后,首都圈边缘地区迅速增长,中心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同时经济要素开始向周边的卫星城市集聚,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相对稳定的发展格局。
国内趋势
城市经济尤其是都市圈、城市群、县域城镇已成为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组织形态,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融合发展
跨入21世纪,我国积极实施区域协同化、产业集聚化、要素集约化、环境生态化的国土开发战略,以区域中心城市、沿江沿海和交通要道城镇群为依托,逐步推进形成多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特别是以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县域城镇为依托,产业布局、生产要素、人口分布出现了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的趋势。
——城市群战略:引领区域竞合发展的主导力量。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以及中部有条件的城市密集地区,如长株潭地区、武汉都市圈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出现了省际、城际之间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谋求经济上融合共进的局面。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十二五”规划《思路》提出,“以陆桥通道和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群为主要支撑点,构建形成‘两横三纵’城市化空间格局。”“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依托,着力培育若干大的城市群,形成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这些空间发展战略指引下,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基本上是以城市群为空间组织形态作为国土开发的重点地区,突显集约、和谐、统筹发展的理念。
——沿海开发战略:构筑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新平台。在基本完成陆域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之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规划》,相关区域开发相继上升为国家开发战略。在这些区域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均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属于新的战略部署;而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大沿海板块,长三角和珠三角则再次被重新部署,赋予其全新的发展诠释。
从国际国内经济空间集聚的趋势来看,有三个方面引起我们的思考:一是城市经济尤其是都市圈、城市群、县域城镇已成为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组织形态,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融合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促进,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二是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体之间的竞争,大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将主导城市化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区域既竞争又融合成为热点,以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地位和资源配置效果。三是结构决定功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重心必然加快向城镇密集区转移,特别是当经济发展阶段出现重大变化后,需要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要素结构等与之进行相适应的调整,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浙江新一轮城市经济或区域经济转型,应以大都市经济圈或城市群为主导,集中更多的资源、政策向大都市经济圈配置,以提高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水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