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59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0-09-07卢珍友
卢珍友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福建龙岩 364000)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59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卢珍友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福建龙岩 364000)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其中治疗组在应用丹红及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丹红注射液及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基本治愈患者16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为93.22%,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钠,可有效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血栓;疗效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等特点,发病后患者多失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临床上治疗时除溶栓外,药物的选用亦十分重要,合理有效应用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梗死面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2006年8月~2008年8月,本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59例,疗效理想,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8例,其中,男78例,女40例;年龄45~82岁,平均70.8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中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出血性脑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其中,治疗组59例,男41例,女18例;年龄45~81岁,平均71.2岁;伴高血压患者46例,高血脂患者32例,糖尿病患者14例;梗死位于基底节区37例,额叶2例,枕叶4例,顶叶7例,多发性梗死9例。对照组59例,男37例,女22例;年龄49~82岁,平均70.5岁;伴高血压患者39例,高血脂患者31例,糖尿病患者16例;梗死位于基底节区34例,额叶3例,枕叶5例,顶叶6例,多发性梗死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既往病史及并发症、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14 d;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14 d。对照组:应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14 d。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同时,在多休息、舒适体位、给氧、勤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等一般治疗基础上,根据两组患者的具体病情应用降压、降脂、营养神经及降糖等基础药物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国卒中量表(C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判断治疗效果,其疗效评定标准为,①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I~Ⅲ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45%;④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7%。总有效=①+②+③。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行t检验及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2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轻度恶心、头昏等症状,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未见显著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出现半身不遂、失语、昏迷等症状,从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致残、致死率高[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脂质代偿障碍、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痉挛、闭塞等多种原因有关[3]。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早期最佳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溶栓的时机、溶栓的理想药物、溶栓的最佳方案尚无统一标准,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易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新型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还处于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研究发现,血小板在脑梗死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临床较为公认的人体的血栓调节机制为:PGG2(前列腺素G2)和PGH2(前列腺素H2)在TXA2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TXA2(凝血恶烷A2),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而形成血栓;同时在PGI2合作用下,PGG2和PGH2转化为PGI2(前列环素 I2),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其溶解。脑梗死时,血小板膜上的磷脂分解代谢,产生大量的TXA2,强烈的血管收缩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增多,使体内TXA2与PGI2的平衡被打破,形成血栓[4]。
奥扎格雷钠为血栓烷(TX)合酶抑制剂,阻碍PGH2生成血栓烷TXA2,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用以合成PGI2,改善患者体内TXA2与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异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缓解和改善脑血栓急性期的运动障碍,脑缺血急性期的循环障碍及能量代谢异常等方面。本组中,治疗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后,总有效达到55例,总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仅应用丹红注射液等基础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理想。
总之,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病患者应注意康复的重要性,早期持续进行,与治疗并进,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1]樊云峰.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2010,30(3):50-51.
[2]常永红,高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4):497-499.
[3]游建明.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2010,22(5):52-53.
[4]胡晖,徐晓云,朱雯霞,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5,2(3):132-134.
[5]饶智明,娄勍,梁玉燕,等.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成本-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29-30.
R743.33
B
1674-4721(2010)10(b)-039-02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