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魅力在于科学家的人格
2010-09-07文/黎程
文/黎 程
创新的魅力在于科学家的人格
文/黎 程
世界重量级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讲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其实他们错了,是人格。”爱因斯坦不愧为科学大师,他道出了科技创新的真谛。有什么样的学术人格就会孕育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学术人才。当社会各界高度赞美科学家为社会奉献出的科技创新成果时,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他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经得住诱惑、受得住挫折的高尚人格。也正是这种可贵的科学家人格,铺就了他们通往科学大师的康庄大道;也正是这种人格,造就了科学家的自身。这是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也是科技创新的魅力所在。
但在我国科技界和学术界,当前却弥漫着一种与科学家人格格格不入的不良风气。有的学风浮躁,心比天高,却沉不下身来搞科研,把精力耗在日常应酬上;有的急功近利,搞钻营,找捷径,探门路,东拼西凑;有教授3年发表82篇SCL收录论文,平均不到两周就完成一篇论文。更有甚者,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假文凭、假项目时有发生,假成果、假论文比比皆是。这种科技创新上的不端行为使我们有着崇高人格的科学家为之蒙羞,使我们本来一方净土的科技环境蒙尘,使我们为之终生奋斗的科技事业蒙受损失。
求真求实,永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注定与科学和创新无缘。缺乏诚信的科学家,压根就不是真正的科学家。科研和学术风气上的这些种种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对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伤害,对学术创新环境造成了侵蚀,对科技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形成了干扰。学术道德和科学诚信作为创新文化的核心内涵,渗透在科技创新系统链条的各个层面。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标本兼治,软硬结合,彻底消除在科学诚信和学术道德上的不良风气。
一是推进科研学术活动合作开放。目前由于体制上的限制,我国各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及研究团队之间相互封闭、分散分割现象十分严重,甚至出现近亲繁殖现象。这与科学创新开放流动的规律格格不入,也是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因此,进一步推进区域内和系统内科研学术开放,实现研究人员之间、专业领域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开放流动,建立科学创新共享平台,必须大胆引进国内外创新人才参与,形成海纳百川、开放互动、公正透明的学术格局,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快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目前,我国科技评价制度存在严重弊端,在具体评价工作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名望轻实绩、重论文轻水平、重短期成果轻长远积累、重改善设施轻人才软环境建设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实际上已经成为科研和学术上不良行为生成的重要土壤。因此,必须按照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上要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权重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直接的、近期的、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在评价方式上,要公开透明,接受学术界监督,增强公信力。通过改善学术评价,引导科研人员力戒浮躁,集中精力干科研,专心致志干创新。
三是加快建设学术平等的创新文化。科学研究需要一个人人平等的学术环境,这既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创新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只有在这样的平等环境下,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活力才能迸发,浮躁之风和学术不端行为才没有形成的土壤。因此,必须在学术系统内外,从制度层面上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鼓励敢于探索,勇于质疑,富于创新,勇于面对失败的青年科学才俊。推动后人超越前人,营造学术界良好宽松的百家争鸣的和谐学术生态。
四是强化学术监督和管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必须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术批评机制,使科研学术活动在同领域同行业的阳光下进行。同时要建立独立客观的学术监督机制,引进国外先进的做法,对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实行全过程监控、零宽容处理的政策。此外,还要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监督,扩大公众对科研学术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在大力宣扬典型人物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公开曝光有关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的行为,使科学家的可贵人格得到广泛的倡导,使学术不端行为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