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湿追风膏治疗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0-09-06邵先舫
王 健,邵先舫,熊 辉
(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学术界认为大概只有1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基本疗法。中医学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效果。中药外敷具有安全、简便易行、见效快、费用低廉等特点,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又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好方法。我院运用伤湿追风膏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9年5月自2010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骨伤一科、骨伤二科的住院病人中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伤湿追风膏+骨盆牵引组(A组)、太极神贴+骨盆牵引组(B组)、骨盆牵引组(C组)。其中A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 14 例,平均年龄(44.89±4.67)岁,平均病程(15.64±7.28)月;B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2.23±7.91)岁,平均病程(18.10±9.63)月;C 组 30 例,男性17 例,女性 13 例,平均年龄(43.65±5.38)岁,平均病程(16.85±8.40)月。3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制定。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2)疼痛可耐受或初起疼痛剧烈但休息后减轻;(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受限;(4)体格检查:腰部压痛及放射痛,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下肢沿坐骨神经循行区域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L3/4椎间盘突出症为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5)影像学检查:X线: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下肢放射性疼痛。次症:腰腿部冷感,发凉,得热则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者;(2)年龄 18~65 岁;(3)病程虽长但症状和体征较轻,休息后症状能自行缓解者;(4)患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或(和)根性神经痛等疼痛刺激症状,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椎间盘轻度或中度膨出,并与临床定位体征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本病诊断标准者;(2)年龄<18岁或>65岁者;(3)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肌力和反射减弱;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减弱;以及马尾神经受压症状,须手术者;(4)合并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者;(5)存在其他相关骨关节疾患,包括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脊髓肿瘤等病变或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者;(6)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7)皮肤破损、感染者及过敏体质者。
1.5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标准
(1)不能坚持治疗者;(2)出现严重不良事件;(3)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它并发疾病者;(4)症状恶化,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者;(5)患者要求退出该治疗方案。
1.6 治疗方法
所有受试患者住院后均予以:(1)硬板床平卧;(2)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飞燕点水式及仰卧拱桥式)。(3)骨盆牵引:取仰卧位牵引方式,重量一般为 20~25 kg,每日上午及晚上各1次,每次牵引30 min。牵引方向在水平线上约15°左右,大腿后侧垫一薄垫,使腰部平直,体位较为舒适,亦有利于腰部肌肉放松。10 d为1个疗程。
A组:伤湿追风膏外敷患处,配合骨盆牵引治疗。伤湿追风膏组成:麻黄 10 g,羌活 10 g,独活 10 g,续断10 g,防风 10 g,威灵仙 10 g,藁本 10 g,白芷 10 g,苍术10 g,桃仁 10 g,生川乌 12 g,生草乌 12 g,乳香 10 g,没药 10 g,北细辛 3 g,冰片 1 g,桐油 1 kg、红丹 100 g 等(由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药剂科制备并提供)。将膏药略加热后展开,直接贴敷在腰部的疼痛位置。1次/d,10付药为1个疗程。
B组:太极神贴外敷,配合骨盆牵引治疗。太极神贴由陕西天禄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法:(1)使用前加热膏体,待变软后,将增效剂A均匀洒于药膏上并反复对折,使增效剂溶于膏药。(2)将增效剂B洒在不适处,将磁铁放在以脊椎为中心的疼痛位置贴用。每付药贴3 d,3付为1个疗程。
C组:单用骨盆牵引治疗。
1.7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 d对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肢体冷感3项症状、体征指标进行评分,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标准
1.8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根据积分法判定症状体征疗效。痊愈: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0%;显效:症状体征积分改善≥70%,<90%;有效: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70%;无效: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
1.9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 (校正),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3组症候加权积分比较
治疗前3组加权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 d后下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A组及B组疗效优于C组,均能降低患者的症状总积分(P<0.05)。治疗7 d后下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加权总积分降幅无明显差异。组内比较显示3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的症状总积分(P<0.05)。治疗10 d后3组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加权总积分降幅有明显差异,A、B两组明显优于C组,而A组疗效略优于B组。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症候加权总积分比较 (分,)
表2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症候加权总积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A组B组n C组H P 0.9230.6860.1550.027▲30 30 30治疗前4.17±1.97 4.22±1.87 4.25±1.80 0.161治疗后3 d 3.82±2.08▲3.78±2.07▲4.07±1.91 0.784治疗后7 d 2.82±2.21▲3.05±2.20▲3.72±2.10▲3.722治疗后10 d 2.03±1.89▲2.42±2.01▲3.40±2.11▲7.204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积分比较
在治疗3、7、10 d后,3组均能明显降低腰痛积分(P<0.01)。组间比较,在治疗3 d和7 d后,3组降低腰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10 d后,A组、B组降低腰痛积分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外用膏药的两组疗效优于单纯牵引组。见表3。
表3 3组在不同治疗阶段腰痛积分比较 (分,)
表3 3组在不同治疗阶段腰痛积分比较 (分,)
组别A组B组n F P C组H 30 30 30治疗前1.83±0.79 1.83±0.75 1.87±0.73 0.059 3 d 1.73±0.83 1.70±0.80 1.83±0.83 0.457 7 d 1.27±0.91 1.33±0.88 1.63±0.89 2.961 10 d 0.87±0.82 1.07±0.91 1.47±0.90 6.867 266.753 87.547 21.530 0.000 0.000 0.000
2.3 3组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下肢放射痛积分比较
在治疗3、7、10 d后,3组均能明显降低下肢放射痛积分(P<0.01)。 组间比较,在治疗3 d和 7 d后,3组降低下肢放射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治疗10 d后,A、B两组降低下肢放射痛积分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外用膏药的两组疗效优于单纯牵引组。见表4。
表4 3组在不同治疗阶段下肢放射痛积分比较 (分,
组别A组B组n F P C组HP 30 30 30治疗前1.77±0.77 1.77±0.73 1.77±0.68 0.013 0.994 3 d 1.57±0.86 1.53±0.86 1.63±0.72 0.296 0.862 7 d 1.17±0.95 1.27±0.90 1.50±0.86 2.499 0.287 10 d 0.87±0.78 0.97±0.76 1.37±0.85 6.586 0.037 147.455 105.455 18.710 0.000 0.000 0.000
2.4 3组在不同治疗阶段肢体冷感积分比较
在治疗3、7、10 d后,组内比较,A、B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肢体冷感积分(P<0.01),而 C组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3 d和7 d后,3组降低肢体冷感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10 d后,A、B两组降低肢体冷感积分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外用膏药的两组疗效优于单纯牵引组。见表5。
表5 3组在不同治疗阶段肢体冷感积分比较 (分,)
表5 3组在不同治疗阶段肢体冷感积分比较 (分,)
组别A组B组n F P C组H P 0.8800.7230.1390.039 30 30 30治疗前0.57±0.47 0.62±0.84 0.62±0.47 0.255 3 d 0.52±0.48 0.55±0.50 0.60±0.46 0.648 7 d 0.38±0.43 0.45±0.48 0.58±0.44 3.943 10 d 0.30±0.36 0.38±0.43 0.57±0.45 6.478 25.375 24.421 3.152 0.000 0.000 0.086
2.5 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1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93%,B组87%,C组76%。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两组疗效优于C组,而A组疗效优于B组。见表6。
表6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6 安全性分析
3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检查均正常。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腿痛”范畴,古籍列入“腰痛”,“痹症”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有内外因的双重作用。内因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渐虚,腰部气血筋脉骨髓失养,使腰椎间盘逐渐变性,具体指构成腰椎间盘的软骨板变薄,纤维环弹性减弱,髓核含水量减少;外因是指外伤劳损及风寒湿邪入侵,引起局部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于正气相交,故腰脚痛。”[2]早在《素问·痹论》中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中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拘急冷痛,多为寒邪入里,凝滞筋络所致。故采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治则。
中药外用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疗法之一,主要是借助各种措施将一些药物直接导入受累的神经根部位,以达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传统的中药外敷、膏药外贴、熏洗等方法,使中药通过皮肤直接渗入病灶,起到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的作用。侯莉娟等[3]研究认为:中药不仅可以促进髓核缩小、减轻神经根受压及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反应,还可调节免疫、镇痛和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等。
伤湿追风膏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原理研制而成。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淤消肿之功效,从而“温其筋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外敷患部,药物贴于皮肤,借体温渗透机体深层组织直达病灶。在病变部位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改善局部组织的供氧状态,改善微循环,增强组织的修复力,并能提高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药物刺激局部经络腧穴(主要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所属腧穴)可激发全身经气,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刺激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从而促进神经——体液调节,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包括免疫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发挥滋补肝肾、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收敛固涩的作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清[4]。
本临床研究显示,中药外用配合骨盆牵引能有效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型)的症状及体征,疗效优于单用骨盆牵引,且伤湿追风膏的疗效优于太极神贴。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
[2]孙之镐.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27.
[3]侯莉娟,王拥军.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3):71-72
[4]夏斋冲.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87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8,20(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