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评中的“I”:角色责任的标记

2010-09-06

关键词:小句书评情态

张 曼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书评中的“I”:角色责任的标记

张 曼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语篇中的角色责任是指交际者因在语篇中的角色而被赋予的责任,角色责任研究可以有效克服权力研究的消极性。在语篇中,“I”是角色责任的标记,含有“I”的小句(简称“I”小句)的语态、语气、主位、及物性过程、情态和时态等特点体现了角色责任的态度、类型、范围、内容和程度等。以20篇英语语言学书评为语料,其中“I”小句的词汇语法特点表明,书评作者愿意主动承担描述自己和书评(包括作者对书的评价、对书评的组织,等等)的角色责任,并且在评价书的时候有意减弱自己角色责任的程度。

书评;I;角色责任;标记

从上世纪末开始,人们日渐意识到在语篇分析中对交际者权力研究的消极性[1~4]:研究过于关注对不平等权力关系的揭露和控诉,但却未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增强对语篇中交际者的责任,特别是角色责任(role responsibility)的研究。角色责任对权力具有制约性和生产性:一方面,角色责任制约着权力拥有和实施的范围和程度;另一方面,角色责任促进权力的行使朝着有利于交际双方的方向发展。

根据功能语言学[5],交际者的角色责任是语篇情景语境的内容,体现在语义和词汇语法层面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I”在语篇中明示交际者的出现和介入,是交际者角色责任的标记。笔者以英语语言学方面的书评(以下简称书评)为语料,研究其中“I”的使用特点所体现的作者的角色责任。

一、语篇中的角色责任及其标记

Hart指出,在一个社会组织中,一个人承担着向别人提供福利或者以某种方式促使该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等义务,这些义务总是归于这个人的地位或者职务,即角色。[6](P212)笔者认为,角色责任是主体因其特定的角色而被赋予的从事某些活动和承担某些后果的义务,而语篇中的角色责任就是语篇参与者因为在语篇中扮演的角色而被赋予的责任,例如,医生与患者在问诊中的角色责任、律师和嫌疑犯在问讯中的角色责任,等等。

语篇中的只言片语都承载着交际者的责任,其中有些语言成分(如“I”、“in my mind”等)明确表明交际者在语篇中的出现和对语篇的介入,标明角色责任的承担者,这些成分就是角色责任的标记(marker)。例如:

(1)I bought a book for Sam.

(2)Five minus two is three.

例(1)使用“I”明确动作的执行者是说话人,为“买书”这一行为负责;例(2)虽也出自说话人之口,说话人为命题的真实性等负责,但句中没有明显的标记。

例(1)和例(2)反映了人们识解事物的不同方式。Langacker用“舞台”比喻道,在识解事物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言语表达的内容作为被观察对象在舞台上,而说话人作为观察者在舞台下[7],如例(2)。但是,有时候,一些语言成分例如“I”让说话人登上舞台,变为被观察对象,如例(1)。换言之,语篇中的“I”为观察和了解说话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切入点和标记。

二、书评中的“I”与作者的角色责任

书评主要用于描述和评论书①本文中“书”指书评中被描述和评价的书,“作者”指写书评的作者,“书作者”指书的作者。,包括书的语言、内容、结构和影响等。[8]书评作为一种评价性学术语篇,容易引起反驳和异议,从而带来作者和读者之间关系的矛盾和失谐,作者需要谨慎地处理权力和角色责任问题。本文以20篇书评为研究语料。2005年Elsevier Science Direct(http://www.sciencedi2 rect.com)收录的语言学类电子期刊中共有书评约70篇,利用SPSS随意抽取20篇作为样本,共计字数约40,000。在分析语料时,主要利用检索软件Kconcordance和统计软件SPSS。语料分析只考虑书评的正文部分,而且不考虑引文和例句中的“I”以及将“I”作为研究对象的情况。

“I”是交际者角色责任的标记,“I”的用法体现了角色责任的特点,而“I”的用法离不开“I”所在的上下文。本文通过分析语料中“I”所在的小句(以下简称“I”小句)的词汇语法特点(包括语态、语气、主位、及物性过程、情态和时态等特点)来研究作者的角色责任。

(一)语态:角色责任的态度

语态体现了作者对角色责任主动承担或者推诿的态度。英语语态分为三种:中动、主动和被动语态。[5](P297~298)在“I”小句中,“I”做主语,体现参与者,那么,使用中动和主动语态的“I”小句表示讲话者是动作者(Actor)、感知者(Senser)、载体(Carrier)、行为者(Behaver)和讲话人(Sayer),等等,为各种行为负责。而在使用被动语态的“I”小句中,讲话者是动作的承受者,讲话者可以藉此推脱自己的角色责任。例如:

(3)I get this present from my father.

(4)I am given this present by my father.

例(3)为主动句,“我”是动作的执行者,为获取礼物这一行为负责。例(4)为被动句,“我”只是被动地接受礼物,不应该为获得礼物这一行为负责。

语料中共有“I”小句117个,它们几乎都是中动和主动语态(114个,占97.44%),被动语态只出现了3次(2.56%),从中可以看出,语料中作者愿意主动承担角色责任。

(二)语气:角色责任的类型

交际者的交际目的有四种:给予信息、求取信息、给予物品和服务、求取物品和服务,这些也正是交际者角色责任的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角色责任由不同的语气来体现,在非标记情况下,陈述句用于给予信息(陈述),疑问句用于求取信息(提问),祈使句用于求取物品和服务(命令),而提供物品和服务可以使用各种语气。[5](P106~115)

语料所有的“I”小句都是陈述语气,那么,语料中书评作者的角色责任类型是给予信息。

(三)主位:角色责任的范围

主位是小句所传递消息的起点,它确定小句在语境中的位置并指明方向[5](P64),小句的主位,特别是主题主位体现了消息的主题或谈论对象[5](P79),那么,小句的主题主位体现了作者角色责任所涉及的范围或者方面。语料中“I”小句主题主位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I”小句的主题主位(作者角色责任的范围)

语料中“I”小句的主题主位主要涉及两个谈论对象:作者和书评,这也正是作者角色责任所牵涉的范围。直接指作者的“I”占大多数(73.50%)。除此之外,还有些主题主位(11.11%)表示作者的身份、行为和情感等,这里统归为表示作者,例如,“as a practitioner myself”、“while writing the review”、“even with my confidence and ease with visual lit2 eracy theory”。表示书评的主题主位(12.82%)涉及书评谈论的话题和在书评中的位置等,例如,“on this very complex topic”、“in the following”。还有些小句的主题主位(如“in many books”)难以归类,列入其他类(2.56%),不详述。

(四)及物性过程:角色责任的内容

及物性过程体现角色责任包含的内容。及物性系统将人类的各种经验范畴划分为六种过程:物质(material)、心理(mental)、关系(relational)、行为(behavioral)、言语(verbal)和存在(existential)过程。[5](P168~259)其中,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或某事发生(doing2and2happening)的过程。心理过程是表示各种感知活动(sensing)的过程。关系过程是表示“是”和“属有”(being and having)关系的过程。行为过程是表示各种生理(physiological)和心理(psychological)行为的过程。言语过程是表示言谈(saying)的过程。存在过程是表示事物存在或发生(exists or happens)的过程。在语料中,“I”小句的及物性过程出现了4种,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I”小句的及物性过程

其中,心理过程小句最多(42.74%),主要用于刻画作者的各种心理活动。言语过程小句(21137%)其次,以说话的方式帮助作者传递信息。物质过程第三(18.80%),用于描述作者所做的各种事情。关系过程第四(17.09%),主要描写作者的各种感受。

这些小句表达的内容,也就是作者角色责任的内容具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作者评价书;第二,作者组织书评;第三,作者读书的过程;第四,作者的其他经历,即作者在读书之外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表3列出了表达不同内容的角色责任的小句在语料中出现的次数,以及这些小句的及物性过程类型。

表3 作者角色责任的内容

作者评价书的角色责任可以通过描述作者的所想、所说和所感来体现,例如:

(5)I like the manner in which information for parents is shared in this chapter.

(6)[…]I can say with conviction that this book is a must for every school district and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

(7)[…]I am never bored going through the exercises[…]

例(5)描写了作者的心理反应,例(6)是作者所说的话,例(7)描绘了作者的感受,这3个小句都发表了作者对书的正面评价。根据作者评价的褒贬色彩,评价书的角色责任(69次)可以进一步分为3种:正面评价(42次,占60.87%)、负面评价(15次,占21.74%)和中性评价(12次,占17.39%)。例(5)、(6)和(7)都是正面评价的例句,例(8)和例(9)分别是对书中内容的负面和中性评说。

(8)I feel it would have been more appro2 priate to highlight the basic principles under2 lying treat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manu2 al and to discuss them more deeply.

(9)I do not think that the two authors necessarily wanted to commit themselves to any claims of this kind[…]

作者组织书评的角色责任主要通过作者的所说和所做来表达,如例(10)中作者通过言语过程小句来说明对书评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例(11)则通过物质过程小句描写作者将在书评中做的事情。

(10)In the following,I will very briefly describe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

(11)[…]I will return to this point.作者描述读书过程的角色责任通过物质过程小句来完成,例(12)就是一例。

(12)[…]I read each of its chapters.作者的其他经历可以通过四种不同的及物性过程小句来体现,例如:

(13)I,and many other teachers,often wished we had more lab time[…]

(14)I would caution school therapists a2 gainst discounting what a parent reports re2

garding the child’s speech in the home.

例(13)说明“我”作为老师的期望,是心理过程小句;例(14)表达作者的观点,是言语过程小句。

(五)情态和时态:角色责任的程度

语篇中表达情态和时态的语言成分(以下简称情态和时态成分)具有增强或者减弱交际者角色程度的作用。广义的情态包括情态和意态。[4](P146~150)狭义的情态①以下都使用狭义上的情态。是指在命题中,“是”与“不是”之间不同值的概率(如possibly/usually/certainly)和频率(如 sometimes/usually/always);意态是指在提议中,“规定”和“禁止”之间不同值的义务(如allowed to/supposed to/required to)和意愿(如willing to/ anxious to/determined to)。在英语中,情态主要由限定性情态动词(如may)和情态副词(如usually)体现,义务主要由限定性情态动词(如should)和被动谓语动词(如be supposed to)体现,意愿主要由限定性情态动词(如will)和谓语形容词(如be anx2 ious to)体现。情态和意态成分对角色责任程度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情态(包括概率和频率)和义务成分具有减弱角色责任程度的作用,意愿成分具有增强角色责任程度的作用。情态成分即使是高值(high value)(如certainly/always)也不如极性形式(polar form)肯定[5](P147),也就是说,情态成分具有使肯定或否定趋向缓和,从而减弱交际者角色责任的作用。义务成分使交际者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只是外力驱使下的被动行为,与交际者本人的意愿无关,因此,交际者应为其行为负责的程度降低。意愿成分强调交际者的行为出于自身的意愿和动机,交际者具有不可推托的责任,其角色责任的程度增强。

英语中的基本时态有三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它们主要表达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说话时间之间的序列关系,是相对于说话时间确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5](P337~342),[9]除此之外,时态还具有语用功能,例如,现在时表示普遍事实和客观真理,过去时表示礼貌和距离,将来时表示未知和推测。[10~12]

体现交际者角色责任的程度是时态的语用功能之一。相对于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具有减弱角色责任程度的功能,这是因为,过去时使作者显得更加礼貌和谦逊,而将来时传达的不确定性减弱了作者对命题的肯定和否定程度。

根据小句体现的角色责任的内容,统计分析语料中“I”小句的情态、意态和时态成分,结果表明,“I”小句中的情态、意愿和时态成分主要用于减弱作者在评价书时角色责任的程度,未出现义务成分。当作者在组织书评、描述自己读书的过程和其他经历的时候,很少使用情态和意愿成分,时态主要表达事件发生时间和说话时间之间的序列关系。当作者在评价书的时候,较多使用情态成分,时态也具有减弱作者角色责任程度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统计的时候遵循“功能至上”原则,如果小句使用了情态和意愿成分,则不考虑其时态,因为无论何种时态的小句,只要使用情态和意态成分,就会影响小句体现的角色责任的程度。

当作者使用“I”小句来组织书评或者描述自己读书的过程和其他经历的时候,情态和意愿成分(包括限定性情态动词,如would,和情态副词,如of2 ten)出现较少(9次,占18.75%)。其中情态成分居多(7次),这些成分降低了作者角色责任的程度;意愿成分很少(2次),如例(15)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意愿成分“would”有提高作者角色责任程度的功能。

(15)I would ad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in2 terview various school staff[…]

时态主要表明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之间的序列关系,如例(10)使用将来时表示书评将要涉及的内容,而例(13)使用过去时表示作者过去的内心希望。

当作者使用“I”小句来评论书(69个)时,较多使用过去时(19个,占27.54%)和情态成分(24个,占34.78%)来减弱作者角色责任的程度。在表示正面评价的小句(42个)中,主要使用现在时(18个,占42.86%),有时候使用过去时 (11个,占26119%)以及情态和意愿成分(13个,占30.95%),其中情态成分居多(10次),意愿成分较少(3次)。其中,有些情态通过小句以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如:

(16)I think this chapter provides an ex2 cellent resource[…]

作为表达情态的一种方式,情态隐喻也具有减缓角色责任程度的功能。表达意愿的成分皆为限定性情态动词(would)。在表示中性评价的小句(12个)中,主要使用现在时(5个,占41.67%)和情态成分(6个,占 50%),很少使用过去时(1个,占8133%)。在表示负面评价的小句(15个)中,使用过去时(7个,占46.67%)和情态成分(8个,占53133%)。

可以看出,作者在对书做正面和中性评价的时候,使用现在时和意愿成分的比例与使用过去时和情态成分的比例相差不大,而在做负面评价的时候,不使用现在时和意愿成分,只使用过去时和情态成分。这是因为,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引发争议和矛盾,从而增加作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后果,而其中又以负面评价最具“杀伤力”,所以,作者在做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时,使用过去时和情态成分来减少角色责任的程度。

综上所述,语料中“I”小句的语态、语气、主位、及物性过程、情态和时态等特点体现了作者角色责任的态度、类型、范围、内容和程度:第一,作者愿意主动承担角色责任;第二,角色责任的类型是给予信息;第三,角色责任涉及的范围为作者和书评;第四,角色责任的具体内容包括作者对书的评价、对书评的组织、作者的读书过程和其他经历;第五,当作者在对书做出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的时候,有意减缓自己角色责任的程度。

三、结语

在语篇中,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是交际者角色责任的标记,交际者的角色责任明确体现在“I”的用法上。以20篇英语语言学书评为语料,分析其中“I”小句的语态、语气、主位、及物性过程、情态和时态等体现的作者角色责任的态度、类型、范围、内容和程度,结果表明,作者愿意主动承担其角色所赋予的责任,作者给予关于自己和书评的各种信息,包括作者对书的评价、对书评的组织、作者读书的过程和其他经历,等等,其中,在评价书的时候,作者力图降低自己角色责任的程度。

在语篇分析中,对交际者角色责任的研究可以有效减缓如今权力研究的消极性。在交际中,交际者的角色责任和权力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平衡。语篇中标记交际者角色责任的语言成分还有很多,它们是理解交际者角色责任的切入口,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语篇中权力和角色责任的关系。

[1]Caldas2Coulthard,C.&M.Coulthard.Preface[A].C.Caldas2 Coulthard&M.Coulthard.Texts and Practices: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London:Rourledge,1996.

[2]Kress,G.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Mew Theories of Meaning [A].W.Cope&M.Kalantzis.Multiliteracies:Literacy L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C].London:Routledge,2000.

[3]Luke,A.Beyond Science and Ideology Critique:Development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2 guistics,2002(22).

[4]Martin,J.R.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Solidarity and Change [J].The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2006(4).

[5]Halliday,M.A.K.&C.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2 tional Grammar(3rded.)[M].London:Arnold,2004.

[6]Hart,H.L.A.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7]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 and NewYork:Mouton de Gruyter,1999.

[8]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2 ic Writing[M].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9]何伟.系统功能语法时态系统概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6).

[10]Fleischman,S.Tense and Narrativity:From Medieval Perform2 ance to Modern Fiction[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0.

[11]Jaszczolt,K.M.Semantics and Pragmatics:Meaning in Lan2 guage and Discours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1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强 琛 E2mail:qiangchen42@163.com

book=337,ebook=337

H313

A

1673-1395(2010)02-0075-05

2010202227

张曼(1976—),女,湖北当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小句书评情态
书评
书评
书评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重读〈石头记〉》书评
短语
主述位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小句翻译研究
话剧《雷雨》的语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