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0-09-06宋丽华赵晓光王福军
宋丽华赵晓光王福军
(1.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2.吉林体育学院运动系,吉林长春 13002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宋丽华1赵晓光2王福军2
(1.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2.吉林体育学院运动系,吉林长春 130022)
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逻辑推理法等对近10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肯定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今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趋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
1 前言
2008年中国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且金牌数位居榜首,证明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和实力,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源,并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经历了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终于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所指人才培养模式即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它是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的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的总和,它所反映的是位于教育模式之下、具体教学方法之上这样一个区间的教育现象。本文采用该概念为研究基础,分析国内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预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 收集中国期刊网与其他学术期刊网十年来的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论文总计158篇,其中核心期刊48篇、体育类期刊57篇、非体育类期刊40篇、硕博论文13篇。
2.2 统计与理论分析 对查询的资料进行统计并分类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的综合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近10年来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文献的状况分析
3.1.1 各年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99年-2001年间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只有2篇文章。这说明我们在这段时间主要沿袭“举国体制”培养后备人才。“举国体制”是一定历史时期条件下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统一规划、调配、布置,来保证部分重点项目形成、发展的模式,培养目的较单一。第二阶段,2002年-2004年这方面的研究在逐渐增加,约30余篇。且在研究方向上有很大发展,有借鉴国外优秀培养模式研究、还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转化的模式研究等。第三阶段,2005年-2008年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增加更为迅速,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期刊约113篇.硕士论文13篇,且研究向多维度发展,人才培养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
表1 1999-2008年间中国学术期刊网158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分布情况
3.1.2 各年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刊登期刊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总计145篇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方面的论文中有57篇是刊登在体育类期刊上,占总数145篇的39.32%;有48篇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包括体育类的和综合类的核心期刊,占总数145篇的33.10%;这些数据说明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的论文发表的层次还应进一步提高,重点应集中到核心期刊。而非体育类期刊论文有40篇,占总数145篇的27.58%。从论文的质量方面看,可以说发表在非体育类的期刊中的论文质量不高,且论文重复性较高,例如有些论文只是在题目上改换了城市或地区,其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些都说明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论文在发表的期刊档次还有待于提高。相比之下发表的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质量还是很高的,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表2 1999-2008年间中国学术期刊网145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刊登期刊情况
3.1.3 各年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的选题情况
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内容的选题看(表3),理论研究111篇占总数158篇的70.25%,实验研究39篇占总数158篇的24.68%,还有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8篇占总数158篇的5.07%,如上数据看出理论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原因是理论研究较容易些,特别是一些非体育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理论研究多停留在体制、资金、项目、保障等的阐述上,且各省市在培养模式上相互借鉴,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处甚少。相比之下实验研究很难实施与具体操作,因为原有的体制已是根深蒂固,改革和发展需要很长一个周期,且未知因素非常多,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纠正,因为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要在实践中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理论的升华。
表3 1999-2008年间中国学术期刊网158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选题情况
3.2 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方面取得成果分析
3.2.1 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
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深刻了解国家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因为核心价值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事物的“特质”与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依据宋继新教授在《对国家竞技本质及核心价值的追问》一文中,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是“与育人夺标,和谐世界”一个国家竞技的基础和支配地位的思想要素,是国家竞技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国家体育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对于促进竞技与教育结合,调节夺标与育人的矛盾,抵制竞技异化,促进国家竞技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这种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思想,在中国首次将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统一起来,剔除了单纯“夺标”的竞技旧思想,建立了一种既有普世性,又有民族性的高品位的竞技新思想,是我们确立国家竞技体育核心价值的重要依据。
3.2.2 “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格局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同时兼顾培养社会就业前景好、具备体育职业技能、具备相当文化素质的人才。目前有许多学者纷纷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了众多的后备人才培养方案,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如:唐红明在《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中认为“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出路,以教育为依托,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实践证明体教结合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丰厚的土壤,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缓解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一些矛盾,如运动员文化素质问题、退役运动员就业问题、竞技体育科研人才培养问题等。随着我国“体教结合”模式的不断探索,业已发展成多种模式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熊炎在《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中谈到“开放的大教育”模式-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又一趋势。“开放的大教育”模式是指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教育资源,从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完善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体育领域教育资源与非体育领域的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是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进行全面的、开放的和与时俱进的培养。
2008年国家体育局局长刘鹏提出,继续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又提出了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社会部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将成为“举国体制”模式的有益补充。
3.2.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功案例的研究
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对提高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案例有:周国海《从案例分析看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模式》一文详细论述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学校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刘志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文阐述了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等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研训结合,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培养高素质、高文化、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训练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周建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及投资状况研究》一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温州模式:利用多种力量投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按需办学,大家办学,培养主体多元化,培养形式多样化;注重文化教育,发挥体育特色主动进行体教结合;实用为主,讲求效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通过率先改革和建立多种培养形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促进区域体育迅速发展的一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
3.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3.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价值理念陈旧
经总结资料可知,一部分权威人士认为:“竞技体育是以运动竞赛为特征,通过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潜能,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活动,表现为锦标主义、金牌至上。”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运动员长期处在运动训练、比赛的状态下,同时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学习,导致运动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退役运动员安置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频繁发生。
3.3.2 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状况
“举国体制”是为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所具有的竞技体育的特色制度。确实为我国迅速改变竞技体育的落后面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这种机制日益显现出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体育行政机关政管没有分离。机构没有精简而是变相的膨胀,从行政机关内设机构中分离出去的各项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只是政府职能的转移和延伸,各运动协会成为政府的另一张面孔。
3.3.3 体教结合是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在82%的资料显示“体教结合”一直是我国许多学者对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已经在部分大学取得了成功案例。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毕竟竞技体育的主体是少数精英,需要进行专门化训练,如果需要在更多大学推广,还需要在更多的大学给予招生政策与培养政策的倾斜,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总结经验在大学推广。高校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利于我国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快速发展,真正使我国高校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摇篮。
3.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3.4.1 关注竞技教育的核心价值,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
在国家竞技体育核心价值构成中,夺标育人是竞技的“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它是我国竞技和谐世界的基础,和谐世界是竞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竞技夺标育人的崇高境界,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统一的国家竞技的核心价值。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将以往“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向“体教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使处在学生年龄段的运动员在确保从事文化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运动训练,同步提高文化知识和运动技能,为每个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4.2 整合资源,实现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多样化
在体育和教育两部门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将现有的场地(土地)、器材、师资、运动员、教练员等有形资产,划归到本地区的体院、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或中小学,包括国家对有关学校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项拨款等与教育系统的体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全国范围的“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体制。另一方面又使各层次竞技后备人才彻底融入学生大家庭,根据自身的潜力和发展状况及时灵活地在学习与训练中调整主攻方向,逐渐走上最适合自己天赋的职业发展道路。
3.4.3 健全法规,加强法制化建设
在竞赛、选拔、招生、考评、注册、交流、输送等方面达到公平、公正、公开都应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以确保“以人为本,学训自由”的工作有序进行。并严格履行合同,违规者按法律程序裁决。后备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九年义务教育法。高中、中专、大专、大学阶段,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证竞技体育人才的其他专业学习时间。
3.4.4 “以人为本”注重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在使大多数运动训练者成才的根本利益上,把合理安排运动员学训问题作为人文关怀的起点,在遵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教育规律和普通人塑造成体育人的运动训练规律中,注重运动人才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
3.4.5 “体教结合”是后备人才和谐发展的保证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事实证明,国家的竞技体育也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构建和谐体育、和谐教育的过程中,体教结合无疑是一个明确的方向。体教结合实质就是通过普通学校的教育来造就和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它要求在保证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其运动才能进行开发和训练,使运动员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这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外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证明这一点,这种体教结合是世界体育发展的方向。
4 结论与建议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根据社会的需要又要依据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理念。科学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一般要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运动员们除了追求优异的运动成绩之外,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个人、家庭、社会的共同愿望。所以研究人员应该即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又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当前社会发展是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提出“对于举国体制,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一要坚持,二要完善。”这说明我国要继续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关心关注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鉴于此近年来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在逐年增多,特别是一些专业人员的研究较多,基本体现在高学历的研究论文上。但研究者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因此建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专业人士应加大力度研究和制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策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郭修金,虞重干,平杰.上海市实施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审视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447-449.
[2]周映春.我国“体教结合”系统工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21-24.
[3]宋继新.对国家竞技本质及核心价值的追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1-3.
[4]熊炎,杜鹃明,王涛.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24(2):10-12.
[5]周建梅,钟秉枢,张志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及投资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594-596.
[6]刘志云,王晓芬,王伟明,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85-86.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raining Modes of Talent Succession for Competitive Sports
Song Lihua1,Zhao Xiaoguang2,Wang Fuju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li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6000,Jilin,China;2.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training modesof talent successionfor completive sports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with the methodsof literature and documentation,theoretic analysis,and logic reasoning.The article gives affirmation about the achievement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ies of the training modes of talent succession for completive sports,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alent succession for completive sports in the future.
talent succession for competitive sports;training modes;development trend
G80-05
A
1672-1365(2010)06-0018-03
2010-11-03;
2010-11-15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247)。
宋丽华(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