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2010-09-02王启鹏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肇事者话筒艺术性

【摘要】在许多电视新闻及专题片中,我们看到,记者已经开始走进了电视屏幕,使电视观众与新闻事件又多了一种交应互感的中介,这不仅使所报道的内容与观众产生共鸣,调动了电视观众的参与意识,而且使新闻报道更具深度和广度。在记者逐步摆脱了摄像机的束缚,去占领屏幕的大趋势中,记者如何树立自己的屏幕形象已经是一个不可低估的问题了。

【关键词】电视采访;艺术性

首先,记者采访的目的性问题。我们知道,凡事都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性。采访不仅仅是出点现场声音、亮亮相貌、出点风头,而是要通过我们与观众进行交流、与被采访者进行交谈,改变那种画面加解说,千人一画面的状况,增加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觉,增强新闻事件的可信程度。采访意识一经确定,就应立即着手计划采访重点,把握好采访对象,提问哪些什么问题,如何提问问题等等……

其次,记者采访的艺术性或技巧性问题。虽然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记者的亮相只是“昙花一现”,但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却大有学问。这除了要求记者本身的素养和气质外,提问的艺术性尤为重要。假设采访之前设计得很好,到达现场因记者的提问缺乏技巧性,或语言僵硬、呆板,也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以下现象值得探讨:

一、 记者不要满足于当“话筒架”

在一些电视节目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记者或许是采访之前缺乏必要的深入调查,或因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的出场只为了说一句“请你谈谈……”,然后把话筒往采访对象面前一递,接下来,采访对象说什么似乎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了。可见,我们有些记者在报道中缺乏一种驾驭整个事件的能力,缺乏对采访对象必要的引导,不过是当了一回话筒架罢了。象这样的采访,单调、乏味,意义究竟有多大很值得怀疑,也许采访对象说了一大堆,观众所关注和期待了解的东西却寥寥无几,这也就很难满足当今渴望在较短的观看时间内获得充分的信息的电视观众的愿望了。

二、 记者不要明知故问

在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要简洁、明了,要提出一些观众迫切希望知道的东西。画面上已经交待清楚的地点、环境、人物,能不提的就不提,如确需强调,可通过字幕来解决,不要因此提出一些多余的问题。例如:黑龙江电视台曾播过一条新闻,记者是这样开头:“观众朋友,这里刚刚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肇事者和处理这起事故的民警都在现场(画面里的肇事者就在记者身旁)”。记者接着说:“请问,你是肇事者吗?……”。

这里,记者一开始就清楚地交待发生事故的现场和有关人物,这时还要问对方是不是肇事者,就纯属多余了。

三、 记者不要扮演“法官”角色

在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无论是语调的升降还是措词的把握,一定要尽可能地恰如其分,给人以公正的“传播者”的感觉。既不能满足于当话筒架,也不要明知故问,更不要搞“逼供”式采访,这方面的例子不少。比如:中央电视台曾发过这样的系列报道“复旦大学对话形式制度化”。其中有几处记者采访是这样提问的:记者:“开展校领导论坛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她(指校长)了,是吗?”回答:“是啊。”

记者:“你们建立了协商和对话制度后,是不是觉得对学校建设很有好处啊?”回答:“是啊,很有好处。”类似这种一问一答,记者事先已把采访者的思路禁锢在一个指定的范围里。对方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与其说这是一种采访,倒不如说是一种“问卷式”回答。观众会想,你们记者事先什么都知道了,还问什么?如果对方恰好是个不善言谈的人,那么,这种毫无启示、诱导式的发问又能获得多少信息呢?

四、 记者提问不要漫无边际

在采访中,记者向采访对象提什么问题,除应是观众感兴趣和关注的外,还应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选择不同的问话要点,切不可“一视同仁”,动不动便问:“你有什么感想?”、“你此刻的心情如何?”,这种提问本身就抽象无边,让采访对象先是不知如何谈起,继而有三言两语说不清,道不透,陷入既紧张又罗嗦的境地。可见,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不仅要注意技巧,还应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提问弄得具体些、确切些,给采访对象以“明靶”,使其易于切中要点。记者问得贴切,被采访这答得也就自然,电视节目给予观众提供的信息含量也就越充实,也就达到了现场采访的目的。

我们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主动地位,不要像个不尽责的渔民,只管撒网,却不管能否捞得上鱼,更不管捞上什么鱼。认识和理解了这些,对电视采访提问艺术的提高会有一定的裨益。

作者简介:

王启鹏(1982-),男,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

猜你喜欢

肇事者话筒艺术性
谁是肇事者
拿黄瓜当话筒
肇事者
澳男子穿内裤抓肇事者获赞
请“肇事者”解围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自制大话筒
美声话筒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