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
2010-08-30张新宇刘黎雯
张新宇,刘黎雯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
张新宇,刘黎雯
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交流单向性不能满足公共空间艺术对互动性与公众参与性的要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互动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特性与公共空间艺术十分吻合,是理想的表现手段,这两者的结合可以为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法和创作思路。
公共空间艺术;互动媒体艺术;双向交流;互动性;公众参与性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一、公共空间艺术和互动媒体艺术的发展状况
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公共空间艺术已经逐渐上升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它在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活的灵魂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及趣味性的生活环境,并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距离。
然而,当深入研究当代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状况时就会发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状况仍随处可见,如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创作手法的相对单一,环境融入性较差等等。一方面,公共空间艺术作品被要求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公民参与性与互动性;另一方面,传统的创作手法和观念意识上存在的误区,使得现状往往是作品像填空式的随意摆放在城市各个角落,并没有与其所处的公共空间很好的相结合,以体现其公共参与性这一重要特点。因此,如何运用全新的思路和手法在新阶段更好的展现公共空间艺术这一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所重视[1]。
20世纪开始,一种与公共艺术一样强调公众参与性、互动性的全新艺术形态——互动媒体艺术悄然兴起。
“互动媒体”艺术形式最初产生于当代艺术创作,它并没有固定的媒体形式,与以往的艺术门类最大的不同在于互动作品中创作者、作品和受众的新关系。或者说,互动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在于作品与外界有信息传递,并且会因为信息传递而作出相应的改变。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互动装置不但频繁地出现在当代艺术的各种综合或专门的展览上 (如 2007年上海“身体·媒体”国际互动艺术展、上海世博会等),甚至还出现了互动媒体艺术的主题博物馆 (如日本东京“ICC”互动艺术中心、美国M IT媒体实验室等)。
互动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其发展是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的。它属于数字艺术中新媒体艺术的一个新的分支。目前,从大量国内外的展览中可以看到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对其概念的界定却还是一片空白,甚至很多专业人士也仍将互动媒体艺术与多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概念混为一谈。因此本文有必要在这里将这些概念做一些界定,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要理解互动媒体艺术的概念,首先应了解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新媒体艺术、多媒体艺术与互动媒体艺术之间的关系。新媒体艺术隶属于数字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互动媒体艺术、多媒体艺术,还包括早期的录像艺术,以及数位化艺术、互动式电影、情感电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媒体艺术是目前人们相对较为了解的一门艺术形式,虽然人们对它的定义还不尽相同,但它的特征是明确的:即把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整理、存储、加工等处理,并结合交互与网络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艺术。它与互动媒体艺术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多媒体艺术是在二维平面的空间中加入时间的变化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互动的接口大多局限于鼠标和键盘,人只能作为操纵者,而不能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而互动媒体艺术则多是在三维的空间里加入时间变化进行艺术表现,互动的接口更多的是人与机的非直接接触,人有时甚至可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由于互动媒体艺术是一门较新的艺术形式,所以人们对它说法不一,概念混淆。随着互动媒体艺术的发展与完善,它将逐渐步入成熟[2]。
近几年来,不少发达国家的艺术创作者已经开始尝试并利用这些高科技手段来重新诠释艺术创作,从实验性装置艺术到舞台、灯光、室内设计等。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创作者们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的单向的艺术交流模式,而向全新的双向交流的艺术体验方式迈出了前瞻性的一大步。这样的新形式一改以往观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体验艺术创作者所传达的讯息的状况,使观者能在观赏中不自觉的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并能与之形成互动、交流,甚至直接的将观者的感受、反馈也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呈现出来,使得艺术作品更加饱满也更加多元。
二、公共空间艺术和互动媒体艺术结合的基础
那么,互动媒体艺术是否也适应于公共空间艺术创作呢?当仔细比较互动媒体艺术和公共空间艺术时便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共同基础:即公众参与性与互动性。
首先,公共空间艺术是公民社会的产物,它是社会学的概念,在当代中国则是一个正在建构中的概念。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之处在于,其核心是体现“公共参与性”。公共性是公共空间艺术的最基本的条件。公共参与性的核心价值是体现社会关怀,体现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体现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利[3]。可见,作品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公众对作品的反馈和评价,对于一件公共空间艺术作品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互动媒体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强调“互动”概念。互动一词源于英文 Interactive,有时也翻译成“交互”,是近年来在生活、媒体等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的传播方式,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或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信息交流。在此,我们仅就人机互动进行研究。互动要求信息具有双向传递,这种传递在低层次上是一种信息指令的发出与程式回复,在高层次上是一种具有判断性的信息反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编程技术的提高,交互性将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
互动媒体艺术要产生互动必定需要媒介,一般包括信息输入载体 (指人与作品间传递信息的触动装置),比较为人熟知的主要有键盘、鼠标、光笔、跟踪球、操纵杆、图形输入板、声音输入设备、红外线感应器、视频输入设备、电路、激光、自动化等等,以及信息输出载体,如投影、分屏仪、凹面镜、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互动性使得人能够融入环境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并参与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完成。
一般而言,传统的艺术形式——国、油、版、雕,从创作到展览的过程都是一种信息的再现过程。从艺术家到观看者,是一种信息单向的、静止的传递过程。观看者在观看传统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是单向的接收信息,并且与自己以往的记忆和感知反应,从而产生知觉。其中美学意义的产生发生在信息传递与沟通之间的过程中。而互动媒体艺术和公共空间艺术的意义都在于创造观众与作品之间双向的全新艺术体验形式。基于这两者的这一共同特点,相信互动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领域的应用一定能弥补传统艺术形式语言的局限与不足,继而开创一片全新的令人期待的新领域。
三、公共空间艺术中互动媒体艺术应用作品分析
目前,互动媒体艺术应用在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作品还比较少见。国内外绝大多数作品都还只停留在试验性作品阶段,但也有为数不多的艺术家已经成功将一些互动媒体技术很巧妙地应用到现实的公共空间艺术领域。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设计师 Charles For man的《InteractiveWaterfall》(《互动瀑布》图 1)。Charles的创作出发点是想突破传统装饰画的呆板和保守,他认为在空间中展示的视觉作品能够影响人的情绪,而它的形式则会影响人的行为以及注意力,因此他希望创作一种能通过受众者的行为而改变的装饰性互动媒体作品,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家新建成的儿童医院采纳了他的创意。作品呈现为一个巨大的屏幕,装置于一整面墙壁上。每当有人经过屏幕时,画面中的瀑布便会激起涟漪,并且还会根据行走者速度的不同而产生各种色彩的变化。该作品实施后,也确实达到了 Charles最初的设计目的,不仅突破了传统装饰画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予以观赏者参与、交互的乐趣,为公共空间中立面造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另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荷兰设计师 Daan Roosegaarde的互动景观雕塑——《Dune4.0》(《沙丘 4.0》图 2)。该作品是由数百个光纤组成的电子植物,在装置的内部配有麦克风和现时传感器,能实时捕捉人类的活动。捕捉到的活动经过软件计算后,再将结果输出给发光的电子元件,该输出有 70%基于参观者的行动,而其余的 30%则取决于参观者发出的声响。这个软件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会根据周围的情况不断地动态地进行调整。如果有一个空调机始终制造着“呲呲”的噪音,那么这个软件能够了解到空调机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然后开始忽视它的存在。就是这个缘故,使这个装置能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参观者的新的输入。而所有的这些,都将传达给数百个光纤。根据参观者不同的活动,它的灯光有 128种变化,没有所谓的“开”和“关”,完全由参观者的行为控制。作品被放置于Montevideo博物馆的主要走道上。并设置有几种状态,没有人的时候它会进入睡眠状态,变得温柔而黯淡,一旦参观者靠近时,灯光便会立刻亮起来,犹如参观者动作的延伸。当参观者接近和触摸电子植物时,植物会发亮。当参观者大叫时,植物又会变幻出疯狂的灯光,猛烈的闪烁[4]。作品通过参观者的行走和互动,让参观者和整个空间融为一体。设计者 Daan自己将该作品定义为是自然和技术的混杂体,亦是一个平台,参观者的互动这一部分,正是构建这类装置时最美妙的那一部分。从这个装置的存在伊始,这两者就相遇了。不难看出,这个作品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人类交互的本身,参观者能够成为作品的一个参与者,而并非仅仅是一个观察者。观众和作品本身一样,成为了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这种类型的互动景观雕塑无疑为未来公共空间艺术中的景观雕塑设计开启了一片全新的领域。
互动艺术在真正意义上打破了科学和艺术的界限,并将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与此同时,这种新的表现语言在公共空间艺术中的应用也进一步增加了作品的亲和力,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拉近了公共空间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由墨西哥设计师 Rafael Lozano Hemmer设计的《BodyMovies》(《身体影像》图 3)大型互动装置艺术便是一个很好的广场型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范例。该作品使用了一个 90米 ×20米大的露天电影院作为一个投影的荧屏,把鹿特丹的 Schouwburgplein广场变成了一个硕大的互动荧屏。从鹿特丹、马德里,到墨西哥、蒙特利尔,超过数以千计的人像,被广场上自动控制的投影机显现出来。所有的这些人像都是路过的行人经过投影机后面而形成的,人像的高度从 2米到 22米不等,完全取决于人们和广场上强光灯的距离。一个由自动追踪系统所控制的实施摄像机会捕获影像,并与屏幕上所给出的影像配合,控制计算机则会自动切换人像场景。在任何一个时间,这个系统都可以允许 80人在 1200平方米内同时参与互动,很好地让广场上的行人用这种方式来参与并表达各自不同的情绪[5]。
四、公共空间艺术中互动媒体艺术的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互动媒体艺术形式在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中还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局限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并且这些局限也会随着各种条件的完善而被克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公共意识会不断提高,对公共空间艺术项目实施的透明度以及公众参与的程序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会给互动媒体艺术形式应用于公共空间艺术创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将在硬件设备上为互动媒体艺术形式在公共空间艺术中的应用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
(一)互动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艺术中的应用将不断完善
技术设备的不断突破、进步将给这种全新的形式注入无穷的力量。科技的进步必将能打破现有技术下的各种局限性,使互动媒体艺术这种形式的应用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更好地与公共空间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互动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艺术中的应用更加趋于完善。(1)作品本身的耐受度会更好。这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抵抗长时间的自然风蚀考验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不断革新,作品本身抵抗风、沙、雨、雪等自然现象侵蚀的能力会更强,更能适应公共空间各类不同的环境要求,特别是户外环境。二是抵抗人为操作损坏的能力。公众与作品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作品产生损耗,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作品的抗损耗能力会不断提升。(2)作品的可操作性会不断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会使得作品更易被公众操作,虽然技术本身虽然可能会更复杂,但却可能更容易操作 (这是软件技术发展的一贯趋势),所以掌握操作的人会更多;公众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也将更容易和顺畅。(3)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合作会更加密切与完善。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艺术和科技的界限逐渐模糊,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因此,公共空间中互动媒体艺术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一定会更深、更广,作品也将进一步走向普及。
图3 RafaelLozano Hemmer的互动媒体艺术作品《身体影像》(BodyMovies)
(二)公众接受度和参与度将不断加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空间艺术中运用互动媒体这一形式将逐渐得到普及和生活化,相信人们对于这类艺术作品的认识程度也会不断加深。一方面,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会使得公共空间艺术项目的实施更加透明、公开;公众参与的程序也会随之更加成熟、可行。另一方面,公众的公共意识会不断提高,对互动媒体这一艺术形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会不断加深,进而会对公共空间艺术有更深层次的互动要求。与此同时,可供公众参与的这类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会越来越多,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各种规模、层次和形式的活动会非常丰富,更广范围的公众能够参与进来,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将使更多人有能力参与艺术活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将大幅提高。
(三)创作者的认识和创作手段的进步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创作者应该更主动地将互动媒体艺术这一新形式加入到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中去,使作品具有更明晰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要经常关注不断进步的互动媒体技术,使艺术创作与技术革新同步进行,将互动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开去,不应一味追求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多多巧妙地运用简单的感应原理、机械原理,诸如红外感应、声光感应等也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同时,要多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创作围绕特定事物或特定人群活动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从公共艺术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要树立正确的制度导向,保障公众与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之间“自由交流”的合法性,同时,加强和完善公众参与公共空间艺术项目建设的管理机制,保障参与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5-23.
[2]王利敏,吴学夫.数字化与现代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2-13.
[3]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67.
[4]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72-72.
[5]权英卓,王迟.互动艺术新视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81.
Interactive Art in Public Art
ZHANG Xing-yu,L IU Li-wen
(College ofArt,Zhejia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Traditional one-way exchange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annot meet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public artwhich contains interac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These years a new form of art which also attaches importance to interac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has come to our field of vision.Itwill be an ideal solution for the public art design.
public art;interactive art;two-way communication;interactive;public participation
book=3,ebook=120
J042
A
1006-4303(2010)03-0296-05
(责任编辑:金一超)
2009-04-25
张新宇(1969-),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公共艺术研究;刘黎雯 (1984-),女,浙江杭州人,硕士,从事公共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