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儿童武术练习者锻炼动机的研究

2010-08-28郭照宇曹庆华

武术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练习者动机武术

郭照宇 曹庆华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大众武术研究】

少年儿童武术练习者锻炼动机的研究

郭照宇 曹庆华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少年儿童武术练习者的参加锻炼动机和坚持锻炼动机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少年儿童 锻炼动机 武术

武术是我国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虽然仍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但将其作为首选健身方式的人群却集中于中老年群体,少年儿童(以下简称“少儿”)已经很少关注武术,甚至将武术与跆拳道混为一谈。本文以6-13岁的少儿武术练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锻炼和坚持锻炼的动机,希望为武术能在少年儿童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天山区、乌鲁木齐县部分学校、武校、文化宫、武术俱乐部中的6—13岁少儿武术练习者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1.2.2 访谈法

对部分教练、少儿武术练习者的家长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

发放参加锻炼动机问卷400份,回收390份,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98.72%;坚持锻炼动机问卷400份,回收390份,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98.72%;采用两轮特尔菲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参加锻炼动机问卷r=0.90,坚持锻炼动机问卷r=0.83,p<0.01,说明问卷的可靠性显著,问卷的信度符合调查要求。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少儿武术练习者锻炼动机分析

2.1 动机和少儿武术练习者锻炼动机

动机是指一种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因而,锻炼动机可理解为:由锻炼需要所推动,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锻炼的原因,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锻炼行为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少儿武术练习者的锻炼动机定义为“在锻炼需要的推动下,激励少儿武术练习者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从事武术健身活动的内部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武术健身行为的作用”。

2.2 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锻炼动机与坚持锻炼动机

参加锻炼动机是指在参加锻炼需要的推动下激励少年儿童

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参加武术锻炼的原因;坚持锻炼动机是指在坚持锻炼需要的推动下激励少年儿童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坚持参加武术锻炼的原因。参加锻炼动机和坚持锻炼动机对锻炼行为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的作用。对于同一位武术练习者来说,参加武术锻炼动机和坚持武术锻炼动机处于锻炼者不同的锻炼阶段。当少儿最初产生了参加武术锻炼的动机后,他们不一定立刻参加武术锻炼,即使参加了武术锻炼也不能说明他们就一定能够终身坚持。因为动机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动机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参加锻炼动机和坚持锻炼动机是相联又有区别的。

2.3 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锻炼动机的调查分析

表1 参加锻炼动机的因素分析表

从表1中可看出影响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锻炼动机的因素包括武术魅力、社会认同、他人影响、美的追求、健康生活、健康生存、社会责任、精神解脱8个因素,其中每个因素都由不同的题项组成。这8个因素包含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从研究结果来看,武术魅力、社会认同、他人影响、美的追求属于外在动机,它们在累积贡献率上达到60.57%,明显比属于内在动机的健康生活、健康生存、社会责任、精神解脱四个因素的所占比例46.44%高,因而可以说明外在动机在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锻炼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人影响”这一因素排位虽然不在第一位,但由于少儿正处于身体、心理发展期,因而更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与其经常接触的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的影响,从“他人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可看出,他人影响对少儿参加武术锻炼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为了让更多的少儿参加到武术锻炼中来,有关部门要重视“他人影响”的动力作用,通过多渠道宣传和引导少儿参加到武术锻炼中去。例如,体育课中多编排一些武术游戏,教学中配以《中国功夫》等歌曲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历史课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武术发展史、武术名人励志片等影片,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了解通过锻炼武术可以培养勇敢、坚毅等优秀品德。

2.3.1 不同性别的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武术锻炼动机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注重身体形态的培养,他们倾向于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和防卫能力,这与男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是相符合的,即父母更愿意称自己的儿子为“小男子汉”,要有强壮的身体,广泛的人际关系等。在此次调查中,少儿武术教练大多是男性,他们在日常武术训练中对少儿的熏陶比较多,因而,男生更多地崇拜自己的教练或者说是男性教练。此外,在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的影响方面男生也要比女生高10.2%。

项目10对女生参加武术锻炼的影响比男生要高4.36%,这与大部分女生更具依赖性是相符合的;同时女生参加武术锻炼的动机中项目15所占的比例要比男生高出2.55%;此外,项目11对女生的影响也比男生高出4.48%。由此可看出,男生参加武术锻炼更多是受到外在动机的驱动,而女生则是受到内在动机的驱动。

2.3.2 不同年龄的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武术锻炼动机的差异

本次研究中,年龄在6-10岁的儿童在项目10、项目5、项目7等方面所占的比例要比11-13岁的儿童分别高出16.67%、14.62%、14%,这与少儿在儿童期先是对父母和老师等权威人士过多的服从逐渐转变为少年期的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进一步发展的心理发展特点是相符合的。

从表2中还可看出,11-13岁之间的儿童更多的关注学习,注重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参加武术锻炼时,更倾向于体验锻炼时的乐趣,并将武术锻炼作为丰富自己课余生活的内容之一,从中学到更多对自己有益的知识。这与当代少年儿童具备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特点也相符合。

2.4 少儿武术练习者坚持锻炼动机的调查分析

从表2中可看出,影响少儿武术练习者坚持锻炼的动机依次为:群体互动、能力体现、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武术探究5个因素。从各因素的具体项目来看,其本质上仍然是活动后的愉悦感受和良好的身心状态。

尽管有研究表明,外在动机难以维持体育活动参与的持续性,但表2中所显示的“群体互动”因素以贡献率22.8%排在坚持锻炼动机的第一位。这其实与当代少儿生活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本次调查年龄最大者也是1995年后出生的,即“90后”。“90后”在家庭中是父母的“掌中宝”,他们享受到的待遇是独一无二的,平常交往最多的是父母、老师,而与自己同龄的伙伴却很少接触,因而,他们渴望能跟更多地同龄人交往。此外,国外研究也表明,社会环境能增加或减弱锻炼坚持性。所以作为体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创造武术锻炼的群体互动环境,让更多的少儿加入到武术锻炼中来,并将武术作为他们终身体育的一部分。

2.4.1 不同性别的少儿武术练习者坚持武术锻炼动机的差异

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被认为应该是独立的、竞争的和权力取向的;而女性则被认为应该是依赖的,有爱心和人际关系定向的。本文研究结果也显示,影响女生坚持锻炼的动机中项目1和项目2所占的比例都要比男生高,这与传统教育基本吻合。融洽的人际关系,即外在动机让更多的女生坚持武术锻炼。

由于男生被认为应该是独立的、竞争的和权力取向的,因而他们更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心理健康”因素的四个题项中有三个体现了自信心的增强更能促使他们坚持武术锻炼。

表2 坚持锻炼动机的因素分析结果

2.4.2 不同年龄的少儿武术练习者坚持武术锻炼动机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在幼年期,且年龄越小,个性心理倾向性发展越不稳定,越显示出较大的可塑性。因而,周围环境包括父母、家长、同伴对他们的成绩所做出的评价,更能促进他们坚持锻炼。项目5、项目6在6-10岁儿童和11-13岁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差正说明了这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智力也不断增长,他们对事物的认知逐渐由直接的感官认知转向对事物的抽象认知。从表2中可以看出,6-10岁的儿童更注重体验武术锻炼时的乐趣,而11-13岁的儿童对武术知识以及武术内涵的理解更渴求一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影响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锻炼动机的因素包括武术魅力、社会认同、他人影响、美的追求、健康生活、健康生存、社会责任、精神解脱8个因素,并且外部动机对参加锻炼动机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性别特点上,男生参加武术锻炼更多的是受到了外在动机的影响,而女生则受到了内在动机的驱使。在年龄特点上,6-10岁的儿童更依赖于权威的影响。11-13岁儿童更倾向于个性的独立性,注重对武术知识的了解和体验武术锻炼时的乐趣。

(2)影响少儿武术练习者坚持锻炼的动机依次为:群体互动、能力体现、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武术探究5个因素,其中“群体互动”因素占据首位。在坚持锻炼的动机中”群体互动”因素对男生的影响比较大,由于自身的能力能够通过武术锻炼得到实现,男生为此而坚持锻炼;女生则由于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比男生更优,因而促使她们坚持锻炼。在年龄特点上6-10岁的儿童由于得到社会的认同而乐于坚持锻炼,11-13岁的儿童则更多受内在动机的驱使。

3.2 建议

(1)少儿武术练习者参加锻炼动机的培养。首先,使他们明确参加武术锻炼要达到的目的及社会意义,才能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毅力去努力达到锻炼目的。其次,培养参加武术锻炼的兴趣。可以通过套路对练的形式让他们明确武术的攻防含义,了解某一动作的实战用途,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培养锻炼兴趣的目的。再次,帮助他们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感。例如,可以通过为他们树立成功的榜样,当某个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同学某个动作练习成功,就会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增强自我效能感,使他确信自己也能完成相应的动作,从而推动锻炼行为。

(2)少儿武术练习者坚持锻炼动机的激发。首先,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激发他们坚持锻炼的动机。教练应该即时地反馈学生的练习效果,不论效果是好是坏,让他们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更好地为自己定位,从而达到坚持锻炼的目的。其次,科学使用惩罚和奖励。教练应合理地、不过分地使用奖励和处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不断坚持锻炼的动力。再次,训练中应劳逸结合。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做一些集体性游戏,达到活跃锻炼气氛,促进交流的目的,从而激发他们坚持锻炼的外在动机。第四,引导他们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教练或家长应正确引导少儿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时出现的进步和失败进行归因,激发他们坚持锻炼的内在动机。

[1]季 浏,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周宗奎,等.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刘金花,等.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郭力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张春华.武术健身态度动机与群体互动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6]沙莲香. 社会心理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庞元宁,等.试论中国不同年龄人群体育现状[J].体育科学,2000(1).

[8]刘树军.对武术运动员训练态度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学位论文,1994.

On Wushu Exercising Motivation of Children

Guo ZhaoyuCao Qinghua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ing,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 analyzing,the paper does some analysis on Wushu attending exercising motivation and keeping exercising motivation of children in Urumqi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children exercising motivation Wushu

G85

A

1004—5643(2010)03—0036—03

1.郭照宇(1 9 8 5~),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练习者动机武术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中华武术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武术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