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与痰抗酸染色实验室分析

2010-08-24朱同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抗酸结核结核病

朱同华

(江苏省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吴江 215200)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回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的患病人数在世界居第二位。因此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经典的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为痰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检查,但该方法存在操作繁琐、灵敏度较低、受检测者主观因素影响及实验室交叉污染风险高等缺点,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导了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结核菌重组蛋白抗原16KD和38KD等在结核杆菌抗体检测中的作用[2-3],本实验采用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蛋白芯片阅读仪及结核分枝杆菌lgG抗体检测试剂盒,探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痰抗酸染色法涂片镜检进行方法学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肺结核患者均为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确诊患者共计88例,正常人86例为体检健康的某单位职工,均经胸X拍片检查,无结核病史。

1.2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操作,血清标本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备用。痰液标本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清晨温开水漱口后的晨痰。

1.3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由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PBT-X2型生物识别仪、试剂为由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结核分枝杆菌lgG抗体检测试剂盒。痰抗酸染色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2 方法

2.1 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结核分枝杆菌lgG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反应结束后30min内将蛋白检测芯片放入PBT-X2型生物识别仪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根据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芯片阅读仪设置参数自动判别后,直接打印结果报告。

该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试剂盒采用基因工程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16KD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38KD蛋白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三种结核菌复合群特异性的抗原来检测待检血清中的抗体,如果三者之中任一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结果可判定为阳性。三种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可判定为阴性。

2.2 痰涂片镜检 操作方法参见 《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4]。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血清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与痰抗酸染色的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法对174例各类标本的检测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灵敏度为83.0%,特异度96.5%,阳性预期值96.1%,阴性预期值84.7%。

4 讨论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回升,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很多,如经典的痰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分离培养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IGFA)、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斑点免疫层析试验(DIC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基因工程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6KD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38KD蛋白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三种抗原均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较高的抗原,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中,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适用于血清学诊断。一般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大都采用上述抗原之一,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蛋白芯片技术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抗原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蛋白芯片的原理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利用微阵列技术将纯化的结核分枝杆菌16KD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38KD蛋白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三种抗原固定在同一膜片上,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微孔滤膜上快速进行,以胶体金为标记物在膜上直接显色,通过芯片阅读仪和特定的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判定,从而实现快速、灵敏、多通量的检测。

早期快速诊断对结核病鉴定是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对蛋白芯片检测血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镜检结核菌结果对比,由表1可以看出,临床实验及方法学比较显示,对结核病人的诊断中,蛋白芯片法检测血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镜检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9.56 P<0.05,蛋白芯片法的敏感度为83.0%,特异性为96.5%,结核抗体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痰涂片阴性者的检出率,同时具有简便、快捷和受主观因素影响较低的优点。但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使用血清样本的测定和对免疫力极度低下者可能无法检出及其它分枝杆菌的交叉反应等。在痰液检查中,痰涂片、抗酸杆菌镜检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它具有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各级医疗单位应用,但其敏感性低及操作者的个体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大也是其比较大的缺点。故血清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1]汪谋岳.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简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115-116.

[2]吴玉平,赵月娟,王永明,等.血清抗脂阿拉伯甘露聚糖抗体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6):344-345.

[3]张小刚,庄玉辉,何秀云,等.重组结核分枝杆菌38KD和16KD蛋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5):281-283.

[4]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J].中国防痨杂志,1996,18(1):18-31.

猜你喜欢

抗酸结核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