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原体感染现状与耐药性分析

2010-08-24林南清李珍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类抗生素耐药性霉素

林南清,李珍华

(江西省万载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西 万载 336100)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结构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是能在普通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近几年来,淋菌性尿道炎发病逐年下降,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却不断上升,居于性传播疾病(STD)首位[1]。在NGU病人中大约20~30%的患者能分离出支原体,支原体在尿道及生殖道的感染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2]。由于临床治疗的不及时或不规范,甚至病人自己盲目地滥用抗生素,高耐药的支原体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掌握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笔者对我院150例门诊患者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实验标本均来自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妇科和泌尿科感染的患者,共150例,其中女性108例,男性42例。年龄范围27岁~62岁,平均为38岁。

1.2 标本采集 女性先清除阴道及宫颈口分泌物,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口1~2cm处,旋转2~3周取出;男性消毒尿道口,无菌拭子插入尿道1~2cm处,旋转2~3周取出。

1.3 试剂与方法 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十二种抗生素包括红霉素(ERY),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罗红霉素(ROX)、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左氧氟沙星(LEV)、环丙沙星(CIP)、司怕沙星 (SPA)、四环素 (TET)、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

1.4 结果判定 混浊红色 (污染);黄色或橙黄色(一);清晰透明红色(+)。

2 结果

2.1 支原体培养鉴定结果见表1。

2.2 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表1 150例患者培养鉴定结果

表2 150例患者药敏试验结果(例、%)

3 讨论

3.1 实验结果表1显示:单纯Uu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Uu、Mh混合感染,单纯Mh感染的阳性率最低。

3.2 实验结果表2显示:我院15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最高,敏感性达88%以上,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其中又以交沙霉素的敏感性最高,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则最低。

3.3 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的特殊结构,因此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而常用干扰DNA及蛋白质合成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常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分析表2实验结果,出现高耐药性的原因,可能因时间、地区和该类抗生素的广泛、不规范使用有关。支原体出现高耐药性和耐药性变迁,可能与临床未能及时选用敏感药物及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够,以至不能彻底治愈,使不敏感药物、低浓度药物与支原体长期接触,诱导支原体耐药基因产生有关[3]。本实验为本地区提供了支原体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选药、支原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龚向东,叶顺章,张君英,等.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3):178-182.

[2]林丽珍,温桂林,余世英,等.支原体对十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连续三年监测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4):419-420.

[3]程力明,梁流亚,徐孝伦.550例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14):104-105.

猜你喜欢

类抗生素耐药性霉素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